有哪些历史真相让人吃惊?

乐同乐同


唐朝人口实际上远超隋朝

隋文帝实行一个个按人头清查户籍,检查相貌、年龄对不对的上,统计相当严格。而唐朝在此方面管的松,民间多有人口隐匿不报的情况,所以表面上看起来,隋朝的户口数自然大于唐朝。

今天的《中国人口发展史 》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在玄宗天宝年间,人口数量大致在7500——8000万之间,所以可以看出,唐朝人口实际上远超隋朝。


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宋体字并不是秦桧所创的,事实上,它是一种适应雕版印刷而逐渐出现的字体,与个人关系不大。

此字体出现于宋代,但盛行于明代。其实宋体并不是很漂亮的书写题,它只是比较适合雕版而已,宋代官员正式文件多用楷体,称为“正书”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中国先发现的

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数学公式仍然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中国古代的数学一直很先进,祖冲之也好,秦九韶也好,他们的悲哀在于没人理解,要不是现在的我们重新发现历史,也许再过几百年也不会为人所知。


光绪皇帝确实是被人毒杀的

在各方面设备都很差的情况下,专家们历时5年,对光绪皇帝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分析,结果可以推断出光绪皇帝死之前服用了大剂量砒霜。

秦始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暴君

秦始皇为了一己私欲修剪阿房宫,但是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只有一个地基而已。

秦始皇在位期间,考虑到百姓的生活,制定了关于农业、医疗等领域的法律。

万里长城并不是秦始皇一人修建的。

以上回答并不是绝对正确,只供参考,欢迎有人指正。


爱情里的那些事


提着丈八矛天天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的张飞竟然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美男子,实在出乎我的想象。

去年五一,我去四川阆中,在古城区西街游览了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此行,竟刷新了我对张飞40多年的看法。

枪弄棒浴血厮杀的张飞竟然是个能诗会画的文艺青年。

我脑海中的桥段都是听单田芳讲的评书巜三国演义》而来,耳熟能详的有: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中,张飞就是一个冲锋陷阵、打打杀杀的虎将形象。看了张飞庙才知道,张飞竟然会写诗善作画,是个舞文弄墨的儒将。

他出生高贵——河北涿郡的贵族家庭,从小聪明机智,精通草书,擅长画美女,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骑马攻击胡野,并下马书写草书”,是不是能文能武呢?

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中有记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

清代的《历代画征录》也有记载:“张飞,涿州人,喜画美人”网上说:“现如今,如果你到涿州,那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就出自张飞之手。

而且张飞故里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据说也是出自张飞笔下。”

除了书法,张飞还能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队巡游真多山,一时兴起便写下了《真多山游记》。

原来历史资料上有鼻子有眼儿,张飞不是一个只会骑马打仗的武夫啊!

无论是电视、电影、文学书籍、雕塑,张飞给我的印象早已经根深蒂固:黑炭头、满脸络腮胡、豹头环眼、怒目圆睁、声若奔雷、拉里邋遢、咋咋呼呼的一介赳赳武夫。

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刘备帐下数他最丑。诸葛亮是“面如冠玉,仙风道骨”。

赵云更是“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关羽则是“身长九尺,威风凛凛”……个个都是要么儒雅,要么威武的美男子。

在各地名胜与寺庙的塑像中,张飞总是以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糙汉形象出现。 

网上资料给张飞平反昭雪:张飞是个大帅哥。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

据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扎寨处专门雕塑的。

据说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白面无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张飞形象大相径庭。

难道张飞在此处安营扎寨的时候有刮胡子的习惯吗?不然他的满脸络腮胡又跑到哪里去了呢?哈哈哈

张飞的女儿是皇后!刘婵的妻子!这点可以佐证,张飞是一个文武双双的美男子,不然怎么会养育出美丽端庄母仪天下的皇后呢?

我一向把他与董卓、典韦及巜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这些五大三粗行为鲁莽的人合并同类项。大错特错了。


有书博物馆


提起郭沫若,大家印象恐怕是扬名中外、闻名古今的大文学家。当然,作为新诗奠基人之一的郭沫若在在文学方面的造诣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他的人品确是为人所诟病,不仅在某些文学领域抄袭他人作品,狂妄自大,在感情方面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郭沫若的原配妻子叫张琼华,这门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她守了六十多年的活寡,帮他照顾双亲,换来的仅仅是郭沫若的一个鞠躬。

后来,郭沫若去了日本,在日本认识了佐藤富子,为了他,富子跟家人断绝了关系,郭沫若为其取名"安娜"。安娜为他生了五个孩子,可郭沫若回国后就与她断了联系,安娜带着五个孩子来中国找他,他却不承认他们的关系,这样忘恩负义,真是令人发指!

郭沫若的确是一个文学巨人,才华横溢,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还称不上是德艺双馨。这样的他,是不是刷新了你的认知呢?


奶茶加椰奶


孔融让梨,一直是我们教导孩子的榜样。三岁小孩,就懂得礼让兄弟,长大了一定是个孝顺父母的君子。

当我们看到历史真相,简直惊掉了下巴。孔融长大后,他当着众人面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父亲不值得孝顺,孩子不过是其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没什么恩情,十月怀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器物与瓶子就没关系了。

不要说以“百善孝为先”的古代,就是现代说出这种话,也是“大逆不道”、“禽兽不如”。当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孔融这就是“作死”。这下连曹操都看不下去了,以“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的罪名给杀掉了。


江上弄舟


在这里我介绍几个近代史让我感觉到吃惊的真相,其中包括了孙立人杀俘的真相、也包括了曹汝霖与梅思平身份转变的历史真相。

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中并没有活埋日本士兵

每当谈论到孙立人将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兴高采烈地说到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中的各种骄人战绩、说到他在缅甸战场中活埋日本士兵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说法中,说当时有1000个日本士兵成为了孙立人手下的俘虏,那时候面对着这些俘虏孙立人非常的果决,直接下命把去过中国战场的日本士兵全部活埋,只剩下了一个台湾籍的日军逃过了一面。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未发生过在历史中,根据当时一些随军记者的记载,孙立人从未俘虏过近千人的日本士兵,那时候日军是非常凶狠、悍不畏死的,面对着孙立人的军队,他们宁愿自杀,也不肯成为俘虏,因此孙立人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俘虏1000多士兵。


不过当时孙立人的运气好,倒是俘虏了少数几个日本士兵,只不过受到过西方教育、非急于从这几个日本士兵手中撬到军事情报的他也并没有取走这几个日本俘虏的性命,而是让人好生安稳这几个日本士兵,打算从他们的口中获知一些军事情报。

以上这些才是孙立人面对日本战俘的历史真相,与传言中的故事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区别。

当然说这件事情也并不是说指责孙立人,在我看来,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中建立了很多功绩绝对是值得我们肯定与尊敬的。

但是尊敬的同时,我们还得尊重历史的真相,这些流言都是后来的一些小说家编造出来的,我们不能让这些流言蒙蔽了历史的真相。

令人惊讶的身份转换

但凡了解过近代史的人,必然都听说过曹汝霖这个名字。

曹汝霖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官员,曾经代表北洋政府跟日本人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在签署了这一系列的条约之后,他一度成为了万夫所指的大汉奸,这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

所以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他的居所赵家楼就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被愤怒的学生们一把火给烧掉了。

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曹汝霖是活该的,根本不值得同情。

就连日本人,也因为曹汝霖曾经表现出来的亲日态度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好友,所以在日本人侵占华北的时候,就专门找上了他,想让他这个曾经的大汉奸成为华北地区汉奸政府的首脑人。


但是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曹汝霖当时竟然拒绝了日本人,放弃了原本可能拥有的高官厚禄。

而他之后虽然担任了一些华北汉奸政权的“最高顾问”等虚职,但是那些虚职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华北汉奸政权的一些高官在他没同意的情况下给强行挂在他头上的。

然后他考虑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并没有强行拒绝。

而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细节是,他虽然被强行挂上了一些职位,但他却从未为日本人效过力、从未在战争中做过任何实际的汉奸行径。

反倒是华北地区的一些大学生在准备离开日本人控制下的华北地区时,他在其中帮了很大的忙。

那时候在他的劝说下,日本人才放过了那些准备南下的学生,他也算是在那个年代做了一些贡献。

在日本人占领了一个专为穷人开办的公益性医院后,更是在他的劝说下,日本人才放弃了那个医院,使得那个医院不至于成为为侵华日军疗伤的场所,能继续为更多的穷人治病。

而说到曹汝霖有一个人我们是不得不提的,这个人就是曾经参与过火烧赵家楼的北京大学学生领袖梅思平。

在火烧赵家楼的时候,梅思平还是一个非常热血的学生,打砸赵家楼时,他也是没有丝毫的手软。

不过他的热血在他走到了权力高位上后,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汪精卫和日本人商谈成立汪伪政府之时,梅思平就是主要的参与人。

在汪精卫的汪伪政府成立后,梅思平更是积极地参与到了各种汉奸活动中,先后担任过汪伪政府的各部部长以及汪伪浙江省长等重要官职。

这种种的作为,无疑为他战后被枪毙埋下了伏笔。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让我感觉到吃惊的真相,特别是第二个案例中的两个人,他们身份互相之间的转换,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孤客生


袁克定虽穷困至极但保持民族气节

袁世凯长子、前“皇储”袁克定,晚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完余生的。这人虽留下很多历史骂名,但也有其原则。

本来,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离世,是留下大量财产的。当时,野心不小的袁克定主持家族财产分配,虽然袁克定分给自己与其生母的数目到底多少,一直是个谜,但仅从“克”字辈每人单单现金就有249万元,加上他独吞的那些银行存款、文物等来看,几乎可以用价值连城形容。

可仅仅分家20多年,袁克定的荣华富贵就被他挥霍一空了。到了1930年代初,他就已穷困潦倒到要靠一忠于他的老仆人,在街上拣菜叶,蒸窝窝头充腹度日。可就是这样搞的跟“流浪大师”一般落魄的袁世子,他的原则依然是极其坚挺的:

一,虽穷但风度不失:每饭,要老仆人端上饭菜,他则不改贵族老作派,像吃西餐一样,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非得将窝头像面包一样切成片,再佐以咸菜进餐不可。

二,他的民族气节是不堕的:抗战兴起,北平沦陷,王克敏伪政权想以高位拉他下马,他马上登报声明,宁死不屈。时人很为之感动,有人将那张报纸装裱为册页,并题诗表彰其气节。

这些记录,来自他的亲戚、关系很近的张伯驹的一些回忆文字。


军阀吴佩孚一生洁身自好,私德甚好

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在历史教科书上是负面人物,但其人私德、大节也有值得称道之处。

比如,他虽为军阀,实一生都以关羽、岳飞自期,不赌不嫖、不抽大烟,对贪官污吏极为痛恨。他饮食起居都很简单,就是面食米饭,最爱吃的是烤白薯,偶尔“大餐”,无非就是喝少许山东黄酒或绍兴酒,早睡早起。平日爱好,也只是读书写字画画。这在当时军阀中是非常罕见的。

不仅如此,他也容不得手下那些人乱来,什么抽大烟、卖大烟,什么嫖妓,什么贪污,一经发现,轻则撤职,重则枪毙。他有一部下,为炮兵团长,曾经嫖妓,某次战场中丧生。追悼会上,他竟然说,“战场是神圣的,哪容得下不洁净之人,这种人就必须死”。当时,很多部下是为他的冷酷倍感伤心的。

1924年,吴佩孚以“中国最强者”的身份,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成为中国人的首位。 卢沟桥事变后,吴佩孚誓不与日方合作。最终,他死于日本医生谋害之手。死前,他最后的事业,是笺注《春秋》和《左传》,认为国家即便灭亡,此文化星火也应该传承下去以求起复。


鲁迅抨击政府得以安然无恙,与浙江同乡掩护有关

鲁迅长期攻击当时的民国政府,但他可以全身而退,其实也和背后很多浙江人大佬力挺有关。

在一九二三年代,掌控上海文网乃至全国舆论生杀之大权的,其实多是浙江人,有名的如潘公展、穆时英、朱应鹏都是。这些人都和鲁迅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包括作样子呈请通缉的许绍棣、叶溯中等均是。他们都对鲁迅有网开一面的嫌疑和记录。

而且,鲁迅背后更大的“保护神”,如蔡元培、陈布雷、邵力子等大佬,更是浙人中的开明分子,在幕后给予鲁迅很多通融。比如,现在所知道的是,当初鲁迅的抨击著作得以流通,陈布雷就指示过方便。邵力子甚至还专门批文,说,“对此一代文豪,决不能有丝毫之摧残”。

况且,蒋氏本是也是浙人,根据增田涉回忆,甚至私下也想会见鲁迅,只是被鲁迅拒绝了。后来鲁去世,蒋也是发了大银的。历史,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暗沟”,需要我们挖掘。


刘愚愚


既然问的是历史真相,那就必须是真实的事,而不是后人推测的诸如"纣王不是暴君"这类不明确的事。鲁迅家族真实发生过一些让人有些吃惊的事。


第一件事,鲁迅的爷爷曾经被林则徐的女婿弹劾过,因此改变了鲁迅家族的命运。当年林则徐外甥兼女婿沈葆桢任两江总督,刚好鲁迅爷爷周福清那会在他辖下当县令,沈葆桢曾经上过一封奏书,弹劾周福清等人办事糊涂,于是原本前程看好的周福清被降职了,改变周家的命运。

第二件事,鲁迅家道中落是因为一个仆人坏事。当年鲁迅父亲参加科考,主考官刚好是鲁迅爷爷的好友,于是鲁迅爷爷想花钱买通主考,派仆人给主考送去一个信封,信封里的东西大家也能想象的出吧。当时那主考正在与人交谈,所以不便和仆人多说什么,便打发仆人回去,结果那仆人死脑筋竟然破口大骂主考收钱不办事,这下事情就暴露了。于是那主考为了撇清责任,就把信封上交上级,并揭发了周家贿赂,然后鲁迅爷爷就被抓了,原本光绪是判他死刑的,后来周家花钱运作了改成长期监禁。鲁迅父亲也因为这个事的影响英年早逝,周家也从原本的殷实走向中落。


神是的念着倒


最近正在读《晋书》,发现晋朝真是一个奇葩的时代。晋朝的人物事迹随手扒拉出几个来,就足以震惊时人以及后人。说一说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偷情的事吧,哎吆,简直难以置信!

贾南风绝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丑的皇后,个儿矮,肥胖,皮肤黑。相面的都说这样的女人性欲旺盛。果不其然。这贾南风贵为皇后,绝不允许晋惠帝司马衷碰别的女人。如果司马衷犯了她的禁令,她不敢把皇帝怎么样,但敢跟皇帝睡觉的女人,贾南风就不会让她再醒过来了。有一次她发现一个妃子怀孕了,这贾南风亲自操刀,一刀砍在那妃子滚圆的肚皮上,腹中婴儿应声血粼粼滚落在地。如此狠毒!——剖腹产是不是受了贾南风的启发?

晋惠帝司马衷根本满足不了她。她就想了一个主意,也给后代的官员开了一个特别坏的先河。贾南风看上了哪个大臣,就请哪个大臣到皇宫里谈工作,谈着谈着就谈到床上去了。毕竟能有资格到皇宫里谈工作的官员太少,而且都是岁数偏大。这贾南风就开始打太医的注意,毕竟太医看病不需要级别限制,看上哪个就让哪个来看病吧。风流大夫程据是最早跟贾南风在床上看病的太医,看久了,程据受不了,就想了一招给自己解了套。他给贾南风出主意,说:“皇后贵为国母,应该和皇帝拥有万千美女一样配备大量美男才对。皇后可派人到皇宫外面寻找美男子,然后车载入宫,这样皇后才不白活一辈子啊!”

贾南风一听对啊,就派人到民间寻找美男子,不管在哪儿发现目标,就直接装入竹条编的大箱子,拉进后宫,供贾南风享受。如果贾南风满意,过几天就放回。如果不满意这娘们儿就亲手杀死了事——男人长得好看也不是什么好事啊!好好的在路上走着,一不留神就被装进大竹箱被一个黑胖娘们强奸了!据说,每晚贾南风需要三四个男子才能满足她。马车上的竹条大箱子源源不断运进皇宫,又源源不断运出来。可比唐明皇快马加鞭运送荔枝好看的多!

话说洛阳城南有一个小科员,长得一表人才,纯正的小帅哥一枚。但家里并不富裕,平日穿得也不怎么样。突然有一段时间他却暴富起来,全身名牌,出手阔绰。正好贾南风一个亲戚家中被盗,官府就怀疑是这个小科员干的,就把他抓了起来过堂庭审,小科员辩解说:“前些时候我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妇人,说家中有人生病,巫师占卜说只有请洛阳城南的青年去家中住一晚才能镇住邪气,所以特恳求我去她家一趟,还说事成后有重谢。我当时就同意了,上车后她说要避光,就把我装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大箱子里,大约走了十几里路,过了六七道门,才打开箱子放我出来。我睁眼一看,嚯,只见到处是亭台楼阁,金碧辉煌,就像天宫一样,我问老妇人这是什么地方,她说是天上的宫殿。她把我带到一个房子里,让我用香汤沐浴,又给我端来了精美的食物。吃完饭后有人带着我去见一个中年妇人,大约三十五岁模样,个子矮小,皮肤黑黑的,眼眉处还有一块青记,长的十分丑陋,当晚她就让我服侍过夜,还一连让我陪了她好几天。这个中年妇人十分喜爱我,临放我出来时赠了我好多衣服和钱财。”贾南风家的亲戚和官员听他所描述的妇人样子就知道是贾南风,也就没再声张,此案不了了之。后来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小鲜肉小帅哥都以为是到天上仙界转了一圈。可怕的是,床上功夫达不到贾南风的满意,可真是费力不讨好白白丢了性命。一时间,洛阳城外的美男子就如同惊弓之鸟,谈起神秘的马车和大竹箱就不敢出门。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窝囊废,典型的脑缺氧,举一例说明:有一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大臣上报晋惠帝说老百姓没米下锅充饥,晋惠帝大不解,连连摇头,说:“老百姓真愚蠢啊!没米吃,不能吃肉粥啊?!真是的!哎,死脑子!”

这样的一位皇帝自然管不了他的皇后,于是才有了贾南风到民间劫色的千古奇谈!不是正史记载,谁敢相信这是真事啊?


淘不尽风流人物


陈炯明:中国的好人,国民党的敌人!

陈炯明是第一个被黄埔学生军打倒的军阀。

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以后,打的第一仗就是东征陈炯明。而且,在课本里,陈炯明不仅炮轰孙中山总统府,甚至还投靠北洋政府和和洋人,妄图剿灭革命!总之,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在此背景下,国民党两次东征,将其剿灭。

但是,陈炯明是个好人,他是中国的好人。可惜,他因政见不合,得罪了国民党,国民党要将他搞臭搞烂。

陈炯明死的时候,香港《工商日报》评价道:“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陈炯明虽是秀才出身,却投身革命。

陈炯明在1909年,加入同盟会。之后,他配合黄兴策划了多次起义和暗杀行动,包括黄花岗起义,刺杀水师提督李准。武昌起义爆发后,陈炯明马上召集了一万多人的队伍围攻惠州,之后转战广州。广州光复后,陈炯明出任广东副都督,都督是胡汉民。不过,胡汉民能力有限,陈炯明开始主政。

陈炯明在政权建设上提倡“联省自治”,各县长民选。然后,再通过各省自治,以联邦身份加入中央政府,建立与美国类似的政治体制。陈炯明这么考虑,是考虑到当时国内军阀林立,外国干涉严重,通过军人武力夺权革命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军阀割据。而且,军人武装革命,必然会产生独裁政府!

陈炯明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妄想依靠武力革命的国民党,最后建立的蒋介石政府就是“独裁”政府。而陈炯明希望的是“真正的民主”!

同时,陈炯明还坚决禁烟禁赌。禁烟禁毒一直不好实行,是因为政府对这块的税收收入很大。仅广州一年就有几百万两银子税收。可想而知,陈炯明顶了多大的压力。不过,在他的努力下,广州风气锐变:“前清官绅兵役之威、省城嫖吹赌盗之害,一扫而空”。在陈炯明的努力下,广州省成为全国的“模范省”。

陈炯明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

新文化运动有三位领军人物,第一位是胡适,第二位是陈独秀,第三位就是陈炯明!

1921年1月中旬至9月,陈炯明邀请陈独秀到广州开展新文化运动,发展教育。当时,军阀混战,广州也面临着桂军等军阀进攻。而陈炯明不顾军费紧缺,依然拿出10%的财政收入做教育。当年,预计是141万的教育支出。虽然遇到打仗,财政困难,单陈炯明依然拿出了110万支持教育,创办学校。

陈炯明因为和孙中山的矛盾,被国民党恶意搞臭了。

孙中山和陈炯明是在护法运动时开始合作的。

孙中山一直坚持“武力统一”全国,建设“独裁”统治。而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搞类似美国的联邦制。他希望各省军阀能摒弃前嫌,先做好一省的民主,然后,再实现全国一统和全国民主,不要仗着武力互相攻击。1915年,袁死,黎元洪出任总统后,陈炯明做出表率,主动北上交出兵权。

而孙中山就不一样了,他在搞中华革命党的时候,让加入者“绝对服从党魁”,并在党章下签字和打指模。这不符合“民主”。这无疑就是君主专制,只是把君主换成了党魁。

1921年4月,孙中山剧集200名议员召开非常国会,进行记名投票。孙中山被选为非常大总统,一切政务、军务、内阁任免等均由他一人独断。陈炯明反对此次选举,认为议员人数不到三分之二(580人),而且不是使用无记名投票。所以,陈炯明没有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

1922年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下台。按照之前孙中山在护法运动中的政治宣言: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将同时下野。在徐世昌下台后,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两百多位各界名流,致电孙中山,让他一起下野。希望这样,就能结束内战,和平统一。孙中山却公然拒绝履行承诺。社会各界人士对孙中山大失所望。

6月3日,叶举准备武力,决定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下台。而孙中山此时也很强硬,声称要用永丰舰炮轰广州城:

“人家说我孙文是车大炮,但这回大炮更是厉害,不是用实心弹,而是用开花弹,或用八英寸口径的大炮的毒气弹,不难于三小时内把他六十余营陈家军变为泥粉。”

陈炯明是不支持叶举的武力行为,还让秘书陈猛荪持亲笔信劝止叶举。可惜,叶举觉得陈炯明“不知军事”,没有听陈炯明的劝诫。陈炯明气得把茶盅摔碎。

6月16日凌晨,叶举开始武力逼走孙中山。不过,叶举不想真的杀了孙中山。所以,叶举在开炮前让人打电话给孙透露了消息,让他赶快逃跑。粤军围攻总统府时,为了吓唬守军,才开了三炮。这既是“六一六事变”。

而孙先生却“当了真”,登上永丰舰以后,命令军舰向广州城开炮。可是,舰艇上的士兵因为没有海军司令命令,不敢开炮。气急败坏的孙中山亲自动手,向广州城开炮。第二天,孙中山以海军大炮乱轰广州就成了各家媒体的大新闻。可能,这就是孙大炮的由来。

孙陈两人,至此彻底决裂。

后来,孙中山曾对人说,“如他肯写悔过书,可不究既往”,两人可以“破镜重圆”。可是,陈炯明很有骨气的说,我没有错,“无过可悔”。!

1925年1月7日,陈炯明不满国民党“武统”主张,率先对广州革命军发动进攻。为了还击,广州革命政府发动东征。两次东征后,陈炯明兵败,远走香港后。

在孙中山死的时候,陈炯明为他写了一副挽联:

唯英雄能生人杀人,功首罪魁,留得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私情公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孙中山曾评价陈炯明:"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俭朴,我也不如"。

等陈炯明远走香港时,大家才知道这位“广州皇帝”竟然是廉洁奉公的好皇帝。陈炯明没什么家产,在香港生活的很拮据。

九一八事变时,日本人给他送来5万元,想拉拢他。陈炯明在支票上打了一个叉,退了回去。

1933年9月,穷困潦倒的陈炯明病重入院。在病危之时,家人问他对家里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说:“吾家事无可语!”

在弥留之际,陈炯明连声高呼:“共和”、“共和”

陈炯明死后,没钱买棺材,下葬的时候用的是老母亲的寿棺。

<strong>

陈炯明死后,香港《工商日报》就刊登过这样一个讣告:

“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文|勇战王聊历史)

<strong>


勇战王聊历史


第一,桃园三结义

我们知道,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成为千古的佳话,但其实这里面有多个不为人所知的事情。

刘备的年纪不是最大的,关羽的年纪才是最大的,据一些出土的文物碑文记载,关羽生于公元160年,而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其实刘备才是大哥,那为什么关羽与张飞愿意跟随刘备呢?

原因是刘备是汉室宗亲,还是大儒卢植的弟子,还是涿郡的一个豪侠,而关羽本来是河东郡人,亡命逃至涿郡,依附在刘备身边。

张飞既不是屠夫,家里也没有酒馆,也没有桃园,也没有散尽家财资助刘备,刘备是中山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的,因为他们在中山与涿郡两地贩马,见到了刘备,所以对刘备资助。

张飞的真实形象与历史上的,其实差不多,三国志对其的评价是“雄壮威猛、虎臣、万人敌“,其实关羽与张飞的形象也差不多,不过张飞有特长,那就是画画与书法,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张飞喜欢结交士大夫的原因了,他也是一个文艺小青年。

第二,神机妙算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与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差距很大,这个主要是在情节上面,但就能力上面来说,历史上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的诸葛亮还要更强,天文、地理、艺术、数学、发明、兵法、教育、文学那是样样精通,比曹操更强。

诸葛亮的主要舞台,是在刘备死后,而在之前,诸葛亮是建安十二年才成为刘备的军师,赤壁之战的时候,他做为刘备的使者,与鲁肃共同促成了孙刘联合,而刘备拿下荆南四郡的时候,是由诸葛亮负责后勤与内政的。

可以这样说,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除了给刘备提点意见之外,就主要是负责蜀汉阵营的后勤保障工作,就有点像西汉的张良加萧何,而打战的事情,诸葛亮基本不参与。

诸葛亮是唯一个,君主去世的时候,明确跟他说,如果嗣主不能辅佐的时候,他是可以取而代之的,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此一例的,也可以体现出刘备之信任,诸葛亮之忠诚。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诸葛亮,这仅在于诸葛亮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像曹操与司马懿那样有野心,魏篡汉、晋篡魏,而是忠诚于国家与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