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眾金融:如何服務好“小農戶”值得互金從業者深思

掌眾金融:隨著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服務“三農”已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趨勢。近年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巨頭紛紛佈局農村市場,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破解農村金融難題,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可享受到互聯網金融服務。

在互聯網金融不斷成熟完善及巨頭機構先行探索的基礎上,互聯網金融在“三農”領域可發揮的作用日漸凸顯。有專家分析認為,這一現象與傳統金融在服務“三農”方面缺乏動力有密切的關係,原因主要在於高成本和高風險兩個方面。高成本方面,由於農村地域的特殊性:徵信覆蓋面低、地理位置偏遠、客戶教育成本高、營銷難度大,這些因素都會加大金融機構隱性的管理成本。由於傳統銀行經營模式的限制,其在服務“三農”領域時的邊際成本難以降低。高風險方面,對於銀行業來說,涉農信貸屬於典型的高風險業務,壞賬率明顯高於業界平均水平。

“技術可以有效突破這兩個難題。”掌眾財富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金融能夠有效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和風險,讓農村人享受到更高效的金融服務。

同時,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為技術的快速落地起到了促進作用。根據《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7億人,網民普及率為55.8%,相比2005年的1.11億人增長了5.95倍。其中,農村網民超過2億人,網民普及率為36.2%,相比2005年的1931萬人增長了近10倍。

掌眾財富相關負責人表示,網貸平臺肩負著服務大眾、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責任,而互聯網金融則是提供資本、提供資金、使用資金的“金色橋樑”。未來,如何為“小農戶”提供優質服務是互聯網金融從業者以及網貸平臺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作為網貸頭部平臺,掌眾財富在服務“三農”方面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和基礎。掌眾財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在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搭建一個平臺,實現雙方信息的有效對接。隨著四年來服務的延伸,掌眾財富對接的借款人早已覆蓋至鄉村乃至貧困地區人群。2018年4月,掌眾集團創始人、CEO帶隊在四川扶貧調研時透露,掌眾在馬邊、雷波兩個貧困地區覆蓋的用戶近5萬人。

上述掌眾財富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二線城市匯聚了大量的資源、財富,在這些城市生活並不缺少獲取金融資源的渠道,但廣大的農村地區卻十分需要寶貴的金融資源。同時,由於獲取金融資源的渠道匱乏,更需要技術創新,讓互聯網金融精準對接服務好“三農”,把低成本的金融資源向這些人傾斜正是“普惠金融”的題中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