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圓缺,人有虛實。陰虛體質調養是個“慢功夫”,不僅僅是節慾~

編者:陰虛體質是中醫九種體質之一。由於體內陰液虧虛、水不制火所而導致內熱。常表現為形體消瘦,兩顴潮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還容易肝火旺,導致心煩、生氣、發怒等。“滋陰大家”朱震亨的滋陰調體養生思想在體質養生學領域頗具影響,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倪誠研究和總結了他的養生思想,對於陰虛體質人群給出了調養建議。

1.情志:收心養性抑陽

陰虛體質人群容易心煩氣躁,因此平時須注意加強自我修養,克服各種私慾妄念,“主之以靜”,防止相火妄動。

陰虛體質的人要常懷淡泊之心,儘量減少與人爭執、動怒,與人為善,凡事不必太較勁,培養自己的耐性,不宜參加競爭勝負的活動。

多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有條件者可以選擇在環境清新涼爽的海邊、山林旅遊休假,可在安靜、優雅環境中練習書法、繪畫等,以利於平心靜氣。

亦宜欣賞曲調輕柔、舒緩的音樂,如《小夜曲》《搖籃曲》《夢幻曲》《沉思》等,以舒緩緊張情緒。

2.起居:節育保精護陰

熬夜、工作緊張、酷熱環境均會加重陰虛體質的偏頗,出現不適。因此,陰虛體質人群起居應規律,工作需有條不紊,避免在高溫酷暑下工作。

住所最好選擇安靜、坐北朝南的房子。陰虛者,怕熱喜涼,喜歡冬天,不喜歡夏天。所以,有條件的人,每逢春夏季節,可到海邊、林區、山區去旅遊、休假。

朱震亨認為,青年人應當晚婚以待陰氣成長;婚後應節制房事以保護陰精。

每天應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子時)和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午時)入睡。古人認為,此時陰陽盛衰轉化,人體應該入靜,以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尤其是子時入靜更為重要。但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無法在晚上10點多睡覺,但至少要保證晚上12點之前上床休息,避免過度熬夜。

陰虛體質的人以乾性皮膚居多,需要防曬,注意保溼、滋潤皮膚。宜選擇蠶絲等清涼柔和的衣物,不宜洗桑拿、泡溫泉,勿吸菸。

3.飲食:茹淡甘涼養陰

朱震亨指出:“谷、蔬、菜、果,自然沖和之味,有食人補陰之功(《格致餘論·茹淡論》)”“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格致餘論·飲食色慾箴序》)”。因此,宜選用茹淡甘涼滋潤的食物。

動物性食物:鴨肉、豬瘦肉、海參、鱉、海蜇等。

穀類及豆類食物:黑芝麻、小麥等。

果蔬類食物:百合、枸杞子、桑椹、梨、荸薺、甘蔗等。

其他食物:蜂蜜、銀耳、燕窩等。

  • 鴨肉:味鹹,性微涼。具有滋陰養目、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改善陰虛體質的口乾、眼乾、咳嗽、盜汗、小便不利等較適宜。鴨肉性涼,對於陽虛體質者常見胃部冷痛、腰痛、腹瀉清稀等都應少食。
  • 海參:味甘、鹹、溫。有補腎、填精、滋陰、補血、潤燥的作用。海參富含黏多糖,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其營養豐富,易於消化,適合老年人陰虛體質者食用。洩瀉者忌用,脾胃虛弱慎用。
  • 黑芝麻:味甘、性平。其功擅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適用於陰虛體質者兩目乾澀、鬚髮早白、耳鳴耳聾及習慣性便秘等。因有致瀉作用,故對於氣虛、陽虛體質及脾虛便溏者勿用。
  •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於陰虛體質者咽喉乾燥、鼻腔乾燥、乾咳少痰及心煩失眠等。
  • 蜂蜜:味甘、性平。有安五臟、益氣補中、潤燥止痛的作用。適合氣虛陰虛體質兼夾之人。

陰虛體質人群應少吃的食物有哪些?

少食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茴香、辣椒、蔥、蒜、葵花子、酒、咖啡、濃茶,以及荔枝、龍眼、櫻桃、杏、大棗、核桃、栗子等。

推薦食譜

1

蜂蜜銀耳蒸百合

【原料】 百合120克,蜂蜜30克,銀耳30克

【做法】 將百合、蜂蜜、銀耳拌和均勻,蒸令熟軟。

【功效】 滋陰潤燥。適合陰虛體質者長期食用,有習慣性便秘者尤宜。糖尿病患者忌食。

2

蓮子百合瘦肉粥

【原料】 蓮子(取心)20克,百合20克,瘦豬肉100克

【做法】 將蓮子、百合、瘦豬肉加水適量同煲,肉爛後用鹽調味食用。

【功效】 清心潤肺,益氣安神。適合陰虛體質常感咽乾口燥、心煩失眠者。

3

雪梨膏

【原料】 梨1000克,蜂蜜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 將梨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將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梨塊,燒開後轉小火將梨汁熬至黏稠狀,加入蜂蜜和冰糖即可。

【功效】 養陰生津,潤燥止渴。適合陰虛體質常感咽乾、口渴、咳嗽者。


月有圓缺,人有虛實。陰虛體質調養是個“慢功夫”,不僅僅是節慾~


4.運動:強度適當存陰

陰虛體質的人,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不足,所以運動的時候往往容易出現口渴乾燥、面色潮紅、小便少等症狀。所以,陰虛體質的人,只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練習,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進行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同時避免在炎熱的夏天或悶熱的環境中運動。

可選擇八段錦,在做完八段錦整套動作後將“搖頭擺尾去心火”和“兩手攀足固腎腰”加做1~3遍。也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等。

除了上述生活幹預以外,對於陰精虛而相火旺的人可用大補陰丸,陰血虛而相火旺的人可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以降火清熱堅陰。(藥用應諮詢專業醫師)

穴位保健:可選太溪穴、三陰交穴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為腎經原穴,具有滋陰補腎、強健腰膝的功效。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具有健脾益血、調肝補腎之功。

按法:兩穴可採用指揉的方法,每個穴位按揉2~3分鐘,每天操作1~2次。


月有圓缺,人有虛實。陰虛體質調養是個“慢功夫”,不僅僅是節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