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經典名句非常多,您最推崇哪一句?為什麼?

郭哥81336547


我最喜歡的《道德經》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飉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老子的感嘆

在《道德經》全篇中,我們看到的是滿篇的智慧、哲人的思考,老子用客觀、冷靜的角度在講述一個又一個事實、道理,或站在君王的角度,或站在修身的角度,但是老子很少用他自己的角度來描繪他所感知的道。

道德經地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開始,明顯帶有相當的感情色彩在裡面,這裡運用的也是詩賦體的形式,如“兮”,如“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的對照,如“澹兮其若海,飉兮若無止”的藝術誇張,都讓此章具有獨特的美學色彩!

老子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凡俗的人生活在“阿諛和斥罵”,“非美即醜”,“非善即惡”的世界中,用簡單的對錯來分辨是非,沒有人願意沉下心去思考這“美醜”、“善惡”背後的根源,只是人云亦云,隨大流的生活在世上。

“智者”雖然已經覺悟,卻不得不畏譏憂讒,不得不附和眾人的看法,將自己的智慧深深地埋藏在心中,因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麻木而無知的群眾,是不會體會到這一切的!

而這一幕,又似永無止境那樣,“荒兮其未央哉!”

沉淪苦海,流浪於生死之間的凡俗之人,他們的表現是怎樣呢?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大家熙熙攘攘,好不開心,就像是在享用太牢之禮,參加豐盛的宴席一樣,又好像是春天登上了高臺一樣,心情無比的愉快。

而身為智者的老子,又是怎樣觀點呢?

老子一個人淡然的看著這一幕幕,沒有表露任何的喜悅之情,好像嬰兒一樣只是睜眼看著眾人而無言,這一幕幕看得太多之後,老子甚至感到一陣疲倦,發出了“儡儡兮若無所歸”的感嘆,天地之大,沒有同行之人,也沒有真正的歸宿。

眾人一副有所得、志得意滿的樣子,智者卻好像什麼也沒有,兩手空空。

對比眾人,智者卻好像是一個愚蠢之人了!

老子發出了強烈的感慨:“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真是隻有一顆愚人的心啊!

凡俗的人看上去明白四達,我卻渾渾噩噩似愚昧無知;

凡俗的人智珠在握似能察見淵魚,我卻靜默不言似無所用心。

恍惚啊,像大海洶湧;

恍惚啊,像飄泊無處停留。

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

我唯獨與人不同的,只是我以“道”為貴。


談者無語


太極圈的陰陽平衡,真是奧妙無窮。佛性與魔性永遠互為制約。為什麼是魔性激勵佛性變強變大,而不是相反?魔性始終以索取、外擴為手段,以成就其顯耀人前的強大。而越是外強,則越是中幹,這裡頭也有陰陽平衡。佛性正相反,外在表現為內斂、空無、弱小、虛化,而內核卻因此而蓄積起無邊的能量。

所以太極圈裡最先擴張的,一定是魔,只有魔不滿足於只當眼,它要成為全部,舉世無雙,獨霸天下。於是,佛要想不被吞噬,就必須數以百千萬計地被激發,成為更大的佛,才能重新涵容住這顆新的眼珠。內在的強大,讓佛絕對可以做到,成為全新的白魚。而魔又怎會甘心失敗?黑魚奮起直追,太極圈也因此一圈圈地變大,直到成為道。《語山師姐節選》 微博:靈芝師姐



自然之家阿杰Jay


答:論《道德經》句句是真理,字字放光芒。明德知道義,核心耀八方。必須要讀懂第一章和二章,知陰先陽後兩道天理之序,明其日月核心以高下相盈恆之道的邏輯,能辨陰陽兩性核心,有以圓月中天為新的起點至西落再有紅日東昇至中天兩個陽性重點方位,才有兩性核心有高下相盈的認知,就有崇天道為上德崇日為主,有輝耀四面八方徵照。尊地道為厚德從歷史轉型以九齒白月圓滿敬仰歷史為次,又有地道有舊與新對接的兩半白月運行中的理性歸屬與女性傳承和對接兩者合一的倫理觀念。有從地道與天道至人和正道的三個必然階段經歷的總體概念。就能辨別出道義有地天人三道的史序,德有月日明的核心轉變與和合觀念,經有一二三個必然的階段歷程,才能畫出道德經總體價值有各方特色歸屬的最大同心圓。就可順理成章地讀懂《道德經》的深遠內涵和最高境界思想的價值理念和文明的和合觀念。也就是以天理中的自然變化規律和不變的永恆邏輯,為人類規範出了共同遵循的一部普遍的真理所在和文明的道德禮儀形象的標識認同與認崇有共識的理念所見屬。如果斷章取義,就會失出真理的辨證觀念與認知,所以說章章涵精髓,句句都蘊意義,字字都重要,有著一以貫之相連的道理所在。


夢仙曲


無為而無不為


中醫韓慶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東霖1406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順道隨心而為


可是毛澤東對老子《道德經》卻提出了不同的批評意見。認為他保守無為。你是怎麼看的呢?


ty487960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現代科學說宇宙是大爆炸產生,大爆炸之前的“奇點”不可研究。這句話不僅與大爆炸學說不謀而合,甚至研究了大爆炸之前的“奇點”——宇宙之母,非常震撼。


暢想30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很經典,可以說是《道德經》中最具有現實意義的真理。指明瞭世界萬物都是以週而復始、弱肉強食的形式發展的這個規律,讓後人受益匪淺。


自由需自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悟透了可以成為下一個世界首富,加油吧同志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