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雅安將再建2個智慧農貿市場

今年雅安将再建2个智慧农贸市场

未來已來

我們的衣食住行逐漸被智能化服務內容變得越來越便利

關係著千家萬戶的生計問題的農貿市場

是雅安“菜籃子”工程的重要平臺

更是打造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的重要陣地

今年雅安将再建2个智慧农贸市场

根據《2019年全市32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

今年雅安將深入實施市縣(區)長“菜籃子”工程

要求除了完成常年菜地150畝示範園、50畝設施蔬菜(食用菌)示範建設、2000畝蔬菜示範片區建設外

還要再建2個智慧農貿市場

一季度已經結束

智慧農貿市場建設情況如何?

智慧菜市實現了哪些“便捷”

23日,走進雨城區姚橋和平路市場,記者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市場佈局有序,分區明顯,乾淨整潔。正在買菜的市民劉敏說:“如今逛家門口的農貿市場就像逛大超市一樣舒服。”說話間,她拿出手機對準攤位上方的二維碼掃了掃,便完成了支付。

【曾經】

此前,這個市場由簡陋的雨棚搭建,是個臨時菜市,商販的菜品都擺放在地面上,市場購物環境較差。

【現在】

考慮到百姓的“菜籃子”問題,市委、市政府決定投資上百萬元,對市場軟硬件進行智慧升級。於是,一場圍繞“建設管理規範、功能齊備、配套完善的綜合型、標準型、智慧型農貿市場”要求而進行的改造提升行動打響。今年2月,佔地近4000平方米的和平路智慧市場開始試營業。

“這樣的改造可以說實現了質的飛躍。升級後,市場環境更好,分區明顯,商品更加豐富,也更加智慧化,市場裡銷售的蔬菜、水果等商品都實現了可追溯。”市場管理方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改造升級後的市場板塊內容主要包括經營幹雜調味品、水產、糧油綜合檔口區,肉類、果蔬等農超區,以及市場配套用房等市場分區。

市場還設置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配有專職快檢人員,每日開展快速檢測。

“市場實現了WIFI全覆蓋,每個攤位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等

移動支付方式付款;同時,還實現了產品溯源、信息公開、信用公示等智慧功能。”該負責人介紹。

農貿市場實現質的飛躍,受益的不僅是周邊群眾。攤主黃勇做蔬菜零售已四五年,以前都是打游擊、四處擺攤:“攤位的生意比以前好很多,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2000多元。”他告訴記者,這次提升改造後,市場大變樣,一些年輕人也進來購物了。

【未來】

不過,和平路智慧市場的改造提升還未全面完成。今後,還將逐步實現O2O線上線下交易,打造網訂店取、網訂櫃取等智慧微菜場,通過微信公眾號或手機APP等多種途徑,為居民提供市場商品訂購服務,方便消費者需求。

智慧菜市的“智慧”在哪裡?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智能化、高科技、大數據等話題的熱度從未減退。農貿市場與互聯網的融合也是自然而然,智慧農貿市場的出現,成了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

今年雅安将再建2个智慧农贸市场

智慧農貿市場的智慧體現在哪些方面?它的智慧就是以智慧、安全、誠信為服務理念,結合物聯網、電商模式、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新零售、共享服務等智能技術和模式,通過整合農貿市場的物品生產、運輸、存儲、經營檔口等信息,進行人工智能數據處理,搭建食品安全、交易公平、產地溯源、智慧支付、品牌推廣、供應鏈服務及文明和諧的服務體系,打造智慧社區的新型物聯網平臺,實現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管理服務和監管的信息網絡化、工作規範化、管理現代化。

市場內的大數據展示平臺將數據電子平臺、商戶信息、銷售情況等形成

數據分析,只要動動手指點擊,就能查詢到農殘檢測信息、實時交易數據、成交總金額、商戶進貨憑證等信息,實時將數據顯示在大屏幕上,可按照日期進行查詢。不僅方便消費者、商戶查詢,也方便市場管理者智慧體系後臺電子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有了數據支撐,真正實現智能化管理。從根本上徹底告別菜市場往昔的“髒亂差”。

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產品溯源這一“智慧”。溯源系統的好處是,一旦產品出了問題,可以第一時間找到源頭進行銷燬,防止危害擴散。在農產品的流通環節,溯源系統利用大數據對食品進行監控,依法打擊“問題商品”等違法行為,讓違法者付出沉重的代價。

智慧城市讓生活更有溫度

雅安未來可期

記者:張雨蝶

今年雅安将再建2个智慧农贸市场
今年雅安将再建2个智慧农贸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