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和農業大帝,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圖騰,開啟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中華農耕文明,神農氏是真正的中國農業第一人!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炎是指"炎帝"。

炎帝,也稱神農氏,比和他並稱的黃帝大28歲。

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和農業大帝,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圖騰。神農氏開啟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中華農耕文明,持續領先世界4000餘年。

奇人“神農氏”

傳說神農氏樣貌奇特,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稼穡,就是播種和收割莊稼,泛指農業勞動。俗話說三歲看老,神農氏註定這輩子與農業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後來神農氏長大了,長成什麼樣了呢?龍顏大唇,還是個大高個,身高八尺七寸(按周朝的標準換算,已經突破一米八)。

又有傳說,神農氏樣貌奇特,除了四肢和腦袋,身體都是透明的,可以看見各種植物在肚子裡的反應。只要吃了有毒的東西,相對應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所以在他親嘗百草時,能辨別藥物的作用。

神農氏4大貢獻,改變了中國農業!

“神農氏”,是農業的始祖。神農氏一生對農業的功績可以概括為:育五穀以豐民食,發明耒耜以利農耕,遍嘗百草以醫民疾,日中為市以利民生。

一個一個來說。

育五穀以豐民食

《論語·微子篇》有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由此可見,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社會,識五穀就已經被當作一項重要技能了。

那麼五穀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五穀指五種穀物,具體是“稻、黍、稷、麥、菽”,即“水稻、黃米、小米、麥子、豆子”。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五穀由來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最耳熟能詳的當屬炎帝神農氏與五穀的故事。

遠古的時候,人們群居在一起,靠打獵為生。後來,人慢慢多了,獵物漸漸少了,人們常因打不到充足的獵物常常捱餓。

一個名叫稷的青年人下定決心,要走遍天下,為大夥兒找些能做主糧的糧種。

首領女媧聽說了稷的打算,非常高興,當即把她束髮的紅頭繩解下來送給稷,讓稷做成鞭子去鞭打草木,開路找糧種,還讓她的五個兒子稻、黍、麥、菽、麻給稷做侍從。

臨行時,女媧拿出五條顏色不同的袋子,把白袋子給了稻,把黃袋子給了黍,把紅袋子給了麥,把綠袋子給了菽,把黑袋子給了麻。

稷的隊伍出發了。他舉著紅繩鞭在前面開路,稻、黍、麥、菽、麻身背五色袋子在後邊跟著。稷不管見到什麼草子,都要捋下來放在嘴裡嚼一嚼,品一品。他覺得好吃的就讓稻、黍、麥、菽、麻去採集,按顏色品種分別裝在五條袋子裡。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就這樣,他們周遊四方,慢慢把五條袋子都裝滿了。這天,他們登上一座高山。幾個人四下瞭望,天地無邊,群山起伏,連綿不斷。俯視山下,只見有五條山谷,山泉湧流,土肥草綠,真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稷望了望那五條山谷,又望了望那五條裝滿各樣草子的五色袋子,對他的五個侍從說:“要使人們永遠不捱餓,單靠採集野糧是不行的。你們跟著我走了這麼多路,知道了什麼草子可當糧食,必須學會耕種。

現在這座山有五條谷,土肥水足,你們每人可選一條谷,把你們袋子裡的種子種下,精心管理,細心觀察,摸索出種莊稼的經驗。然後我們大家都照著那樣種植,這樣我們才會永遠不捱餓。”

稷說完,他的五個侍從各選一條山谷,在臨水的地方砍草開荒,下種子,幹了起來。稷為了兼顧各條山谷的莊稼,就住在山頂上。他一面管理自己種的莊稼,一面指導稻、黍、麥、菽、麻的耕作。就這樣,他們在山上住了三年,摸準了各種作物生長的習性,總結出一套耕作經驗,然後教人耕種。

後來,人們把稷種的莊稼叫稷,把稻種的莊稼叫稻,把黍種的莊稼叫黍,把麥種的莊稼叫麥,把菽種的莊稼叫菽,把麻種的莊稼叫麻。因它們是在五條山谷裡種成的,就把糧食總稱為五穀。

稷死後人們懷念他,為了不忘他嘗百草,分五穀,開創農業的功績,稱他為神農氏。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在農業發展的早期,主要技術進步表現在馴化野生植物上,經過嘗百草和試種,古人們初步確定了適合栽培的幾種主要野草,野草種類因地區而不同,收穫的種籽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們會選擇飽滿的籽粒留作種子,這其實就是對野生動植物的馴化過程。慢慢地,古人們栽培的植物、養殖的動物與其野生原種的差異越來越大,分別成為農作物和家畜。

中國人非常重視留種工作,總是千方百計地保護作物種子,甚至有“餓死不吃種子”的說法。這一習俗更加有利於農作物品種的選育工作。可以推測,在神農氏中期,中國就已經基本培育出各主要農作物品種,即五穀。

發明耒耜以利農耕

傳說炎帝神農氏歷盡艱辛,巡遊至林竹茂繁、古樹參天、奇峰入雲、土地肥沃的汝城耒山,看到一群野豬用嘴巴拱土,由此靈感迸發而發明了耒耜。

耒耜是起土用的農具,通稱為耜頭,是犁的前身。因其作於耒山,故以耒冠其名。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神農先創水稻於嘉禾,後製耒耜教農耕。”這是最早發現的“神農制耒耜教耕於耒山”的文獻。

後來神農氏又發明了鋤頭。傳說他在種莊稼時,用石片在地裡敲著、走著、喊著:"草死,苗長。"後來,人們變懶了。天熱時,用繩子把石片吊樹上,人們坐在樹下敲著,喊著。草也不死了。沒辦法,人們拿鏟子剷草。地曬乾了,剷草費力氣。有的勁使猛了,鏟子也彎了,翻過來扒,比鏟著得勁。從此有了鋤。

《白虎通•義》記載:“謂之‘神農’何?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勞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

在生產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耒耜、鋤等工具的使用,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過渡創造了條件,炎帝因此被先民尊稱為“神農”。

神農氏所開創的原始農耕文明,使先民們改變了茹毛飲血,以漁獵和採集野果為全部生活來源的狀態,神農氏教人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養家畜,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開始走上創造性的社會,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次“綠色革命”。從採集狩獵生產轉變為原始農業生產,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一次質的飛躍。

遍嘗百草以醫民疾

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的說法,“藥食同源”指,許多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並無絕對的分界線。

《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神農氏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後因誤食"火焰子"腸斷而死。

《神農本草經》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該專著共記載了365種藥物,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是中藥理論的精髓。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日中為市以利民生

中國最早的集市也和神農氏有關。《周易·繫辭》曰:“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農氏讓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東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換,從而出現了中國原始的商品交易。

日中時設立集市,聚集四方貨物,以物易物,這是社會分工出現後必然產生的貿易活動,神農氏“日中為市”,組織老百姓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奠定了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基礎,首開中國市場經濟之先河,並一直延續至今。

神農氏爭奪戰,全國五處故里都是真的?

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市境內),隨著歷史發展,其後代又沿渭水向東南又遷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廣義上,炎帝是一個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

全國有五處炎帝故里:陝西寶雞、湖北隨州、湖南炎陵縣以及會同縣、山西高平。

炎帝一,二世均生活在陝西寶雞,如果按照一世的說法,炎帝只存在於寶雞。寶雞為炎帝故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一說隨州是華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的故鄉。傳說在距隨州城北60千米的九龍山南麓有一座烈山,此為神農出生處,所以神農又被稱為烈山氏。魏晉南北朝時,這裡便建有神農灶、神農觀、炎帝廟等建築。

湖北省每年舉辦“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還在神農洞遺址附近修建了神農廟、神農紀念館、紀念廣場、烈山大宗祠,合稱“炎帝神農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來隨州祭祀朝祖的聖地。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拜謁炎帝神農大典

湖南炎陵縣原名酃縣。因炎帝葬於此,1994年更名為炎陵縣。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廟之後,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神農氏故里在湖南會同縣,主要的佐證有:會同眾多古地名與炎帝神農氏密切相關、連山八座古廟佈局與炎帝首創《連山易》方位驚人吻合、連山地形地貌與史書記載的炎帝神農故里特徵相同、若水與金龍山的記載與黃帝封子入主炎帝故里的歷史相符、會同及周邊大量考古發現、會同話是上古漢語的活化石等。

在“炎陵”的爭奪戰中,山西高平在接受採訪時最為低調,雖然這裡有不下於30處關於炎帝的遺存。

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是黃帝的簡稱,炎是誰呢?

神農,華夏農業文明的基石,他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心繫民生,惠澤天下的奉獻精神和開創華夏農耕文明的創新精神,為中國農業注入五千年砥礪前行的文明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