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双休日里,闲下心来,翻阅几本在书店里买到的新书。在电子阅读、手机阅读早已普及的当下,我却仍然痴迷于纸质阅读,喜欢那种手指触碰书页的心动感觉,更喜欢翻开书页闻那淡淡的书香。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楼下的花事纷繁,那小鸟的呢喃,成为透窗而来的仙乐,让人忍不住屡屡推窗远眺或是俯瞰,用眼睛或耳朵贪婪地追寻春天无处不在的足迹。而摊在案头的书本,不识字的清风趁我离开的时候,胡乱地翻动几页,走回来的我并没察觉,接着读下去,没有不连贯的感觉。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我喜欢读书,这是我业余生活的首席爱好。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人的精力有限,虽不能全部涉猎培根所说的各个方面,但也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了解或者精通某几个方面,因为每一个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愉悦你的身心、造就你的人格,而且能够为你打开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此时春光正好,于是有人吟了首打油诗,里面说春天不是读书天,春天是要有一日又一日的资媚,而书斋苦读,不是空负了大好时光么?于是把书放归高阁,与青春作伴去也。可那首打油诗还有后面三句: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有雪, 收拾书本好过年。原来,写打油诗的人是一年四季都不想读书啊。所以且不可听他们乱讲,春天新鲜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正是读书好时节!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元代诗人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的《春》里描绘了春天读书的适意:“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在花香鸟语里,在正当时之际,读一本正对心思的书,还有什么比这更其乐陶陶的事呢?在阅读里,春华相随,绿草蔓生,书页间摇曳着新芽初绽的树影,偶尔有袅袅的花香传来,不正是古人向往的“红袖添香”?虽为男儿,然也迷恋美丽芳华,爱那长久阅读带来的倦涩。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这时泡一杯花草茶,看那些旧时的花朵缓缓复苏,在水中重新回到那个已经久等的春天,带来些同样陈旧的故事,在染了花色的水里蔓延开去……偶尔从书中抬起眼,端起水,看窗外蓝的天,心里默念着那些心仪的文字,当做背诵,亦当作与佳人的唱和。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在春日里夜读,也是很惬意的事。清寂的光阴里,握一杯淡茶在手,当做暖手的炉,当做驱散倦意的锥。而书和茶均是需要细品的,茶香萦绕舌际之时,书香亦拥鼻侵襟。琥珀色灯光下触手的书页细腻温婉,似佳人的肌肤,一寸寸的拂过去,落到了心里,发出一声轻叹,入目的字也成了一道逶迤的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仓促的时代让这些清俊的唐人诗意、宋人词意已成残山剩水,可我还是愿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方静谧的空间,默默和这些文字温存,也愿给自己的内心留一个寄托的空间,尽情地享受与书相对的时光。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有个读书“四当”的名言。他说:“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这虽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读书的感觉,但在特定环境下,对相当一部分读书人来说是适时的。聊斋先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记述了一个书痴的故事,与之相比,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书痴,但确是以对红颜知己的心来看我的书,期盼得到一份内心的愉悦和寄托,与尤袤的读书“四当”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读书好时节,有书读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在这样的一个春日里,我翻开买到的新书,搬出那些发黄的藏书,在明媚的阳光下捡读。书页翻动的当儿,我闻到自己在岁月的每个季节留下的气息,隐隐看到自己心灵空间里坚定的足迹。酒肉岁月太匆匆,书墨情怀始终是我内心的青山绿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