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因何無人接盤

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因何无人接盘

在昌九高速新祺周出口西側,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已初現雛形,但大門緊鎖,無人問津。工程爛尾直接導致近400套已售出的商鋪無法交付,數百名業主房款凍結。

2016年12月,本報曾報道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逾期兩年未交房一事,當時,留守負責人陳經理表示,大市場資金斷裂導致停工,正在等其他企業“接盤”。然而,2年多過去了,市場仍未復工。一些業主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而更多業主還在艱難還貸中苦苦等待。“我們什麼時候能拿到店面?”是業主們的共同心聲。

■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沈冠楠 文/圖

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因何无人接盘

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銷售中心

不到一年資金鍊斷裂 大市場至今未復工

4月24日上午,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大門前聚集了七八名業主。

業主鄧軍軍告訴記者,2013年,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鋪天蓋地的宣傳,讓他覺得有市場前景,所以借錢買了兩個商鋪,並與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有限公司簽訂了委託經營管理協議,按照合同約定,該公司應在2014年12月31日前將商鋪交付給他。

“可沒想到的是,2014年,開發商的資金鍊就斷了。當年12月,剛剛建成主體的市場停工了,至今沒有復工。”鄧軍軍告訴記者。

有的買下兩三套商鋪 月還上萬元貸款

鄧軍軍告訴記者,他們都曾在大市場購置商鋪,有的買下兩三套,每月要還上萬元的貸款。

根據統計,從2013年至項目爛尾時,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商鋪網籤391套,還有部分商鋪收了定金。以每套平均50萬元的價格計,開發商已經收取投資者近2億元的購房款。此外,還有近900套商鋪尚未售出。

“開發商收了錢,還有這麼大一筆資產待售,為什麼資金鍊這麼快就斷了?”這是讓不少業主感到匪夷所思的一個問題。

4月24日,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銷售中心留守負責人陳大偉告訴記者,之前交的房款都用在市場建設上了。“付了承建商1.2億元以上,158畝土地,每畝19.8萬元,總計3000多萬元,利息付了幾千萬元,再加上2000多萬元廣告費。”陳大偉稱,2014年資金鍊斷裂,通過民間借貸借了4000萬元撐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徹底停工了。

開發商曾與數家企業洽談最終都談崩

記者瞭解到,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有限公司2016年年初和一家深圳公司洽談相關事宜,包括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有限公司將大部分股權出售給深圳方,由對方接手整個苗木市場。2017年11月,開發商法人李章作發文告知業主,表示該家深圳企業近期會來南昌簽訂合作協議。然而,記者24日從陳大偉處瞭解到,由於債權等問題,這一合作最終還是談崩了。

2018年,河北一家房地產公司本已初步同意出資入股苗木市場,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合作也沒有下文。

漫長的等待讓業主們日益焦急,一些業主想幹脆不要商鋪了,只盼開發商能把房款退還。另一些業主則走上法律維權的途徑。2018年7月起,鄧軍軍等業主以逾期交付和未辦理房產證為由,陸續在新建區人民法院起訴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有限公司及法人李章作。

要價高債務多致其他企業不願“接盤”

新建區溪霞鎮黨委書記餘耀武認為,這個項目起不來,主要還是市場現象,政府已經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和行動為開發商解決困境。“比如招商引資,在我印象中,政府最起碼找了10多批客商來談合作或收購,但最終,要麼因為價錢談不攏而告吹,要麼因為項目債權債務太多太複雜,企業不敢接,所以一直沒談下來。”餘耀武告訴記者,他認為,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開發商“要價太高”。

銀行貸款方面,“也協調了很多次,但開發商已經沒有能抵押貸款的資產了。”餘耀武坦言,“他(開發商)總想不虧本,但是拖得時間越長,利息就越多”。

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留守負責人陳大偉坦言,政府確實介紹了很多合作伙伴,“但很多都是來撿便宜的”。

開發商擬變賣灣裡苗圃“盤活”大市場

24日下午,記者聯繫上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場法人李章作。他坦言,幾年間確實接洽了不少意向合作企業,但不少都是“攔腰斬”,即僅認可基本費用,其他如返租租金、投資商借錢的利息,則難有企業“接手”,“這樣談不成。合作雙方必須‘雙贏’,把債務一同承擔,才是真正的合作。否則,即便我同意,債主們也不會同意”。

就市場目前的情形,李章作告訴記者,其名下在灣裡區羅亭鎮有苗圃資產,灣裡區政府準備開發收儲這塊土地,目前已經完成了土地評估。“現在就等著把羅亭苗圃資產變賣,資金收回來,把市場做起來。”另一方面,李章作表示,將爭取政策貸款,將羅亭苗圃和大市場的資產打包,爭取國家政策解決融資難問題。

陳大偉告訴記者,今年3月已經把貸款材料報送至省農業廳。

“請大家再稍微等一等。”李章作最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