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创科技:利润大减下的风险释放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博创科技:利润大减下的风险释放

专注于向电信和数据通信市场提供高质量光器件产品的博创科技(300548)最新公布了2018年财报,上一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7.08%,这比之前业绩预报预测的74.37%的降幅更甚。也就是说,与以往的年度相比,博创科技2018年基本上没赚到什么钱。而GPLP犀牛财经发现,在更早前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中,博创科技也做出了利润同比下降60%~85%的判断。

可以说,博创科技的业绩正在经历低谷。

博创科技是一家美国通信行业资深人员回国创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营业务为光通信领域的集成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光有源器件和光无源器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6年10月登陆创业板。

收购行为的前因后果

按照公司的官方说法,博创科技在2018年利润下减的主要原因是其客户Kaiam公司进行产品战略调整,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减小,影响整体业绩。GPLP犀牛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要产品中,光有源器件和光无源器件的销售收入分别同比下降8%和44%,贡献的利润同比下降16%和63%。

不过,博创科技采取了大胆的做法:他选择了对其客户公司Kaiam进行收购。2019年3月初,博创科技公告称将收购Kaiam美国公司PLC业务所涉及的部分资产,收购所用的550万美元来源于其自有资金。

公告称,此次收购的目的是使公司具有PLC芯片的生产能力,稳定产品供应源并获得新的生产基地。这一纵向一体化的行为是打通产品渠道的重要一步,对公司未来经营的各环节起到了润滑作用。同时,博创科技为完成收购使用的是自有资金,比起其他公司常用的更加激进的融资方式,这也是公司的行事风格显得更加稳健,不至于埋下财务隐患。

但另一方面,由于美国Kaiam公司上一年度业绩大幅下降,博创科技已经对其在这一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减值计提。收购行为本身产生的交易成本,也部分反映在了公司2019年一季度预告的预减利润里。不论是股权减值,销售下降还是收购交易成本,博创科技近期的消息都或多或少地与Kaiam公司有关,这使得市场不得不对这一笔交易的未来抱以谨慎的态度。

行业的前景与机遇

博创科技对Kaiam的收购前景存疑,但从基本面上看,这一交易是能够满足博创科技在业务层面的需求的。具体而言,就是获得PLC芯片的生产技术。这一技术的输入,能够使博创科技在5G的抢位战中相对其竞争对手获得优势。

作为一家主营光学器件的公司,它实际上位于整个通信行业产业链中靠上的位置。华为和中兴等通信设备的生产商位于它的下游,依靠它的元件来生产产品。而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则流向电信、联通等运营商进行装备使用。而5G设备被大面积铺开之时,市场上对通信设备、光学元件的需求必然会迎来一个高峰。

博创科技如果能够在元件制造方面获得较大的优势,也就有更大的可能从以国家意志通过政策推进的5G战略中分一杯羹。因此,尽管收购的细节尚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对于博创科技在新领域卡位战中的“矫健身手”,我们还是应当有正面的评价。

风险释放得够不够彻底

在2018年度报告中,博创科技分别对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等项目计提了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共计约5800万元。计提完成后,公司剩余应收账款价值0.81亿元,存货会计价值1亿元,商誉会计价值0.93亿元。一般而言,这几项往往被视作“有减值空间”的资产,而对于具体的公司,这两项资产的实际质量如何,不得而知。

不过,总体而言,博创科技的资产负债结构非常合理。资产负债率仅有15%左右,而且备有充分的现金资产可以覆盖所有负债,这可能也是公司选择使用自有资金来完成收购的原因吧。由于负债少而股东权益多,即使上述资产再发生减值,也仅仅是对业绩数据产生影响,而不对公司债务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此次减值计提总额达到在险资产计提后总额的约20%,已经对其总价值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被视作或许不完全,但至少非常有效的风险释放。

而对于公司后市走向,如果其收购Kaiam的资产业务不出现大的问题,应该能够在5G的建设阶段抓住机会并获得不错的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