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购买重疾险时不被套路?

彭彭保险财富经纪人


要想在购买重疾险时不被套路,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重疾险的坑在哪里?

重疾定义:其中6种可调整年龄

这其中有6种是保监会规定条款,所有保险公司必须包含,其他的病种,除了个别保险公司,基本也都包含25种重疾,但定义有些许不同,有6种是可以保险公司自行调整年龄的。

说明:红色部分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条款里的副标题中注明。

重疾险一向具有较高的理赔门槛,这与重疾险的设计初衷是分不开的,重疾虽然是针对疾病赔付,但实际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于收入补偿,作为弥补生病期间的误工费用及生活费用,以及后续的康复费用。


理赔标准:不是全部都确诊即赔

重疾险不是像那些谈险色变人群所说的,不死不赔。死了才赔的那个叫寿险!

同时也不是某些业务人员说的确诊即赔。

除了5种,其他都是有赔付标准的。

像是脑中风后遗症这种,必须在疾病确诊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其中:

(1)指:上肢(肩关节、踝关节、腕关节)或者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任意两个或以上关节的功能丧失;

(3)指:穿衣、如厕、移动、行动、进食、洗澡中的任意三项或以上存在障碍。

条款规定如此,在签合同之前要详看条款,能接受再签,等到理赔的时候再说不能接受,就不是保险公司的责任了。

这个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即使是不合理,修订也不是保险公司能独立做主的。


健康告知: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依然拒赔

很多时候为了促成交易,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只要没住院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一定赔,因为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的保护,这也让很多人深信不疑。

根据《保险法》16条“不可抗辩条款”内容,超过两年后不能解除合同,这的确对消费者有利,但不能把解除合同和一定能理赔混为一谈,若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依旧可以拒赔的。

所以健康告知时如实告知,核赔时保险公司会通过医院获知病史,发现不实则有权利拒赔。



返还型重疾险,有病治病,没病返本

保险销售员在推销返还型重疾险时,你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有病治病,没病返本。而对于用户来说:最起码我买了返还型保险,最后会退给我钱啊,不会亏,消费型的买了就没了。

就同样的保额来说,返还型的保费要比消费型的高出至少一倍,有人会说,高出的这一倍的保费拿去做理财投资,所获得的效益远远高出了返还型期满后返还的金额,这里还不算上可能的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在选择重疾险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需求去选择购买,不要被返还等因素所迷惑,要记住:花最低的保费,买最高的保额。

正解: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为了返还保费而使保费增长,降低保额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保额选择:越高越好


保额的确是越高越好,但是并不是说你买一次重疾险就要买到上限。

同时需要考虑的还有保障责任,保障期限,如果说你买的100万保额种,有一半是不适用不实用的保障,那还不如直接买50万合适的,可以省下不少钱。

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可以一步一步的增加保额,先买个30万,之后经济情况变好后再进行补充,而不需要一蹴而就,一次就买个上百万。


小雨伞保险


防止被套路,看这个文章就懂啦

慧姐来做一个总结,记得拿好小板凳记笔记。

重疾险只买一次?

很多人认为重疾险就买一次就够了,保个50万,就可以安枕无忧,但是这个额度放到了40年后真的购吗?

通货膨胀肯定会让保额的购买力下降,所以慧姐建议重疾险可以分几次循序配置。

重疾险从疾病类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种:防癌险、重疾险、单病种险

防癌险

大白话,只要得了癌症便能拿到钱。

以市面上大多数的防癌险都比较便宜,大概年交1000多,交满20年,最高能获得20万的保障。

癌症在重疾发病率中比例相当的高,女性为80%,男性为70%。

慧姐建议年轻人如果没钱买重疾险,先买份防癌险顶一顶也是不错的啦。

对于买了重疾险之后还想扩充保额的朋友来说,加一份防癌险的性价比也特别高。

而且防癌险的核保比较宽松,对于心脏病之类的,癌症不涉及这种器官,那些朝九晚五回家后还要通宵蹦迪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重疾险

一般都说得了重疾就赔钱,但要拿到这个赔偿可不简单,很多人在理赔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一定要看清楚重疾种类!

一定要看清楚重疾种类!

一定要看清楚重疾种类!

只有符合保险条款中各种条件和要求,才能算是重疾。

很多人都会问重疾险的额度大概是多少合适?

慧姐觉得如果有了重疾,肯定就不能工作,保额最好是现年收入的3倍。

至于保障期限:最好是保障终身。

数据显示,60岁以上重疾发病率贼低,只有3.54%,大部分人60岁以后基本上不生重大疾病了,此时对于资金有限的朋友来说,保到70岁是最优选择。

单病种险

放在最后讲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只保一种病,例如少儿白血病险,一次性缴费1000多,保到25岁。

对于成年人来说,单买很多份单病种险的钱,不如一步到位买一份保障全面的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可不全是一年期的

周末慧姐与大家分享了储蓄型重疾险和消费型重疾险,但是还是很多朋友认为消费型重疾险都是“交一年保一年”的产品。

虽然1年期的重疾险都是消费型的,但是反过来说就不对了,消费型重疾险可不全是一年期的

消费型重疾险和1年期重疾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大家看看下面的图就明白了。

根据保障责任的不同,重疾险大体可以为分三类:消费型重疾、储蓄型重疾和返还型重疾。

消费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

保障责任内没有出险,到期产品就“消费掉了”,不会返还保费的重疾险产品

消费型重疾一般价格都很便宜,并且保障期限比较灵活,有1年/70岁/终身。

▲ 1年期的重疾险

<strong>

一年买一次,只保你一年风调雨顺。

现在很多都是线上在卖,慧姐之前体验了以下,真的是很便宜,但是有一个大问题:续保。

如果这款产品停售,便无法再购买了。

还有如果今年的核保出现问题,那么对于投保也会有障碍。

但是慧姐觉得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在被保人年轻时十分便宜,在没有购买长期重疾险时,可以把它作为临时补充。

长期重疾险则不存在这些问题。长期重疾险购买之时,保障期限就锁定了,只不过是分期缴纳保费而已。

所以,“续保问题”只与产品的期限有关,而与产品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无关。

如果是1年期的短期险,停售便无法购买;如果是保至70岁或终身的长期险,即使未来产品停售,由于保障期限已经锁定,只要继续缴纳保费,保障就依然存在。

储蓄型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也是不返还保费的,它的特点是含有身故责任,而且一般为终身保障,相当于“终身消费型重疾险+终身寿险”,价格自然就要比纯消费型重疾险贵一些。

不过,重疾和身故共用保额,如果重疾理赔过了,身故就不再赔了。

因为人终有一死,这类保险无论如何都会赔付,所以保单后期现金价值较高,年老时可退保,当做养老金使用。

由于价格会贵一些,所以这类产品更适合预算充足的客户。相关产品大白曾做过推荐,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返还型重疾险

这类产品不仅含有重疾和身故保障,而且活到一定的年龄后,还能返还保费或者保额,在普通消费者中颇受欢迎。

不过,慧姐一般不推荐这类产品,原因有两点:

首先,返还的钱并不值钱,经过几十年通胀的侵蚀,返还的钱的价值会大大降低,比如30岁购买50万保额的返还型重疾险,按照3%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50年后返还的50万,只相当于现在的11.4万。

其次,想拿返还的钱也不容易。能拿到返还的前提是保障期内不出险,如果保障期内发生重疾,合同终止,返还的钱自然也就拿不到了,但是你却为此多付出了不少保费。

标准型重疾

最后市面上还有一种标准型的,它既不属于消费型也不属于返还型,很normal,两边都不得罪。

这种类型目前仅存在于保障时间为终身的重疾险当中,是市场上最流行的型号,100%赔付,生病了就赔保额,不生病死了之后也返还保额,反正就是一句话,钱都给你。

这种就要仔细看清重疾保障的病重和附加险种。毕竟保险公司也不傻,怎么可能做赔本买卖。

市面上赔付越多次的重疾险越好?

挑选一款重疾险,赔付次数是必须了解清楚的。

在定期重疾险中,重疾赔付次数往往只有1次,保险公司只管你一次重大疾病,再生第二次他就不管了。

但在终身重疾险中,多次重疾赔偿已经成了标配,无论你生多少次重大疾病,只要在规定范围内,保险公司都保你相安无事。比如说哆啦A保就有多次重疾赔付

如果有不懂的朋友可以看看前期文章:

《重疾险 | 为什么要买多次赔付,用上的概率有多大?》

多次重疾保障中,套路最深的就是分组和间隔期。

以弘康的哆啦A保为例,王先生今年30岁,给自己投了50万的保额,分30年付清,每年缴费8600多元,王先生就能享受3次每次保额为50万的重大疾病赔偿。

哆啦A保涵盖了105种重大疾病,几乎全面覆盖99%的重疾。

事实上哆啦A保将105种重大疾病分成了四组:

恶性肿瘤类、脑部疾病类、心血管类、肾病及其他

王先生虽然能生三次重大疾病,但这四组的病,老王每组只能生一次。

比如王先生第一次得癌症,保险公司赔钱之后,老王隔个半年又得癌症,此时保险公司是一分都不会赔的,但是如果老王第二次得的是心脏病,那他还是能拿到50万的赔偿。

怎么分组合理?不懂的可以戳:《重疾险 | 疾病保障种类真的越多越好吗》

哆啦A保的分组还是比较良心的,把高发的几款都分在不同组里。

市面上也有不分组多次赔付的产品,但是30岁的时候就要交等同于总保额的保费了,太贵了。

最后我们聊聊间隔期,一句话,越短越好!

间隔期是指两次重疾之间的间隔时间,在间隔时间内发生第二次重大疾病你是拿不到钱的,只有过了间隔期,你才有资格获得理赔。

得过一次重疾的人身体是非常虚的,短时间内得二次重疾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间隔期越短越好。


慧眼看保


有人说

重疾险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公司不同,都各有优势

……

忽悠!忽悠!忽悠!

一丝之差,优劣分家

任何产品都有优劣之分

以重疾险的“保障范围”为例

那些把1个病种拆开成几个

人为地做多病种的保障数量

故意增加产品的保费

这样的产品就不是好产品

举个例子

脑瘤

有的重疾险会把这一种病分拆为

脑垂体瘤、脑囊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瘤···

把一个本是保障30种病的保障范围变相增加到60种

再增加产品的费率

理赔时再因不在保障范围内为由拒绝理赔

甚至,个别重疾险

在中国不可能发生的病种列入保障范围

增加产品的保费

让客户花冤枉钱

还有“共享保额”的产品

搞组合保额,迷惑大众

······

此类产品都不是好产品

一定意义上

保障种类越多

赔付次数越多

产品组合越多

产品构成太复杂

······

这样的产品

产品利润空间也越大

客户花的冤枉钱也就越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

《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

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

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47.8%受访者认为有必要买商业健康保险

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看来,很多人还是很明智的!

对于买过重疾险的保民们:

恭喜您早日获得了保障

相比大跌的股市,您赚大了!

对于没有购买重疾险的保民们:

恭喜您,你很明智

会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今天

保民公社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

以重疾险的基本功能、理念入手

进而介绍重疾险的分类

再告诉大家购买重疾险的一些技巧

保民公社已经向大家介绍了

重疾险的鼻祖及诞生过程

参见

【一位心脏外科医生身患癌症后却……】

而如今的重疾险

不仅保障重大疾病

还保障中症疾病、轻症疾病

还有多次赔付、保费豁免

······

保障全面了,功能多了

这与重疾险鼻祖巴纳德的初衷是一脉相承的

对于保民而言是福利

对于病人而言福音

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然而

有些公司却以此做文章

利用产品的复杂性忽悠老百姓

赚取更多利润

科技让产品更简单更透明

部分科技公司正在庖丁解险

拆解、透析复杂的保险产品

看起来一目了然

再结合服务与费率

显现出其性价比

保民公社也提醒广大社员朋友们:

不知道的产品不买

不了解的产品不买

不轻信营销员的误导宣传

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财经老编


购买重疾险要想不被套路,你得先懂重疾险的套路。静下心来听我慢慢给你解剖。

重疾险是在1983年由南非的心脏外科医生马里优斯.巴纳德联合当地的一家保险公司推出。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巴纳德医生有一句话世界闻名:医疗手段挽救得了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挽救不了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人们需要保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人们将会死亡,更是因为人们要活下去。

1995年,重疾险传入中国。2005年,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人保健康成立。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

《规范》使用原则:保险公司将产品定名为重大疾病保险,且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阶段的,该产品保障的疾病范围应当包括本规范内的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除此六种疾病外,对于本规范疾病范围以内的其它19种疾病种类,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使用;同时,上述疾病应当使用本规范的疾病名称和疾病定义。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这个《规范》中的二十五种重大疾病,主要是针对成年人的高发疾病,小孩并不完全适用。

多年医疗数据显示,《规范》中的针对成年人的6种必保重大疾病,在所有重大疾病中,发病率高达95%;而《规范》中所列全部25种重大疾病,发病率高达99%。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购买重疾险,不要看重疾保障范围的疾病数量,只要它包含有《规范》中的25种高发疾病就可以了。花更多的钱买一大堆名词,没用。

重大疾病保险是健康保险的一个分类。2006年保监会审议通过《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除长期疾病险外,其他健康险不可以含有死亡赔付条款,但死亡赔付不得超过疾病赔付额度。

目前市面上,除了极少一部分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产品为纯重疾险,绝大多数为寿险公司的产品。而这些寿险公司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寿险(死亡赔付)为主险,重疾险为附加险的形态。这样的重疾险其实你是花了俩份儿保险的钱。但是它的赔付条款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示:身故,重疾只赔一项,不可兼得。

我给你的第二个建议:买重疾险,要买不带死亡赔付的,也就是消费型,保费会便宜很多。可以买一年期消费型,定期消费型或者长期消费型。

这样可以让杠杆最大化。如果想要有死亡赔付,建议单独购买寿险。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对每一种疾病的理赔条件做出了规定。有的疾病是确诊赔付,有的疾病是实施了相关治疗赔付。

总之,所谓重疾,它一定具备几个特点:1.伤害严重花费巨大;2,后期治疗康复难,治疗时间长;3,长期不能正常生活,长期不能参加工作。4,生存率低。

同时,各项医学资料证明,重大疾病的"五年生存率"目前在中国只有30%左右。同时也证明,一个人如果患重疾后能存活5年,后期的复发率是很低的。

介于以上原因,我给出你第三个建议:不要购买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尤其是重疾分组,再次赔付条件在3年以上的。

用同样多的保费,换取更高的保额,一次赔付就够了。 下次赔付,也许你等不到。

患了重大疾病,前期的医疗费用只是冰山一角。后续长期的医疗,护理,康复费用会更高。同时,你会因重大疾病失去工作,失去收入。哪才是更可怕的。

给你最后一个建议:重疾险,住院医疗保险同时购买。住院医疗负责住院期间的费用支出,重疾险负责后期的治疗,护理,康复,收入损失补偿。

记住关键词:不贪多,消费型,单次理赔,重疾医疗结合。

我是庖丁解险,关注我你不吃亏,谢谢转发。





庖丁解险


 

怎么才能在买重疾险的时候不被套路?

 

为什么买重疾险会被套路?

总保费和保额倒挂了吗?

这是评价一款产品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买保险重要的是提供杠杆。

 

计算一下总保费和保额有没有倒挂,如果总保费比保额还高,这个产品就是不值得,反之则然!

 

在选购重疾险产品时,有三个字请记住:低、高、宽。

 

同样的重疾险产品,同样的保障责任:保费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宽。这就选购重疾险产品是的不二法则。

能少花钱多办事的重疾险产品,就是好产品,就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

 

买任何健康险请做好如实告知,这是健康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也是以后能顺利理赔的重要依据。

 

 

买健康险,也可以参考我的保险方案。

 

选保险,是个文字条款、专业技术活。

 

想不被忽悠?想货比三家?

想节约保费?想快速好赔?

想保单托管?想维护权益?

 

联系专业的保险经纪人,都可以解决。

 

因为保险经纪人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利益,只推荐适合客户的保险方案

 








悦悦说险


当然是要懂!自己懂了,别人就忽悠不了你。


买之前,你最好了解以下这些关于重疾险的点,然后再对照产品看:

  • 重疾险所保的疾病(包括重症、轻症等)的种类和数量;

  • 重疾险是否带身故责任;

  • 重疾险的保额和保费。


01 重疾险所保的重症的种类和数量

1995年,中国大陆市场引入了重大疾病保险。但是,当时的重疾险有三大问题:

  1. 各家公司所保病种各不相同;

  2. 相同的病种,各家的定义也不相同;

  3. 重疾定义,普遍严苛,有的甚至与临床上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于是,一部分客户在被拒赔后,投诉的、诉讼的、赵媒体曝光的,层出不穷。

2006年,发生了著名的友邦重疾险事件。

2006年1月20日,6名投保人以其购买的《友邦守护神两全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保死不保生”,合同条款存在明显欺诈内容为由,将友邦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此事件经媒体报道,迅速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对重大疾病保险的质疑风波,并惊动了监管高层。

2007年4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组成“重疾险专家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官方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和相关保险术语进行了统一,做了明确表述。同时保监会要求,自2007年8月1日起,各保险公司新开发的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防止重疾险产品华而不实。

此后,凡是叫“重大疾病保险”的险种,都必须保障这6种疾病。这25种重大疾病可以涵盖90%以上的重疾发病情况。

所以,现在的重疾险,可以理解为:

重疾险疾病=

6种必保疾病

+19种其他疾病(行协统一规定)

+其他疾病(保险公司自行添加)

<strong>


02 重疾险所保的轻症的种类和数量

随着2007年《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出台后,围绕重疾数量和种类的竞争告一段落。

同年,信诚人寿率先创新,在保险责任中加入了轻度重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轻症”。

此后各家公司争相效仿,纷纷在产品中加入轻症责任,从早期的10种左右,到今天动辄30-50种。

然而,轻症的“轻”是相对于重大疾病而言。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轻症绝对不“轻”。

对于轻症,更恰当的理解应当是“重大疾病的早期或极早期表现”。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与高发重疾的关系来判断这些轻症责任是否重要,如果6种最高发的重疾对应的轻症都有涵盖,那这样的轻症责任应当可以算是保质保量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因此轻症用到的概率很大。

目前,轻症责任不像重疾责任一样有官方的《规范》,不同产品中轻症的种类和定义尚无统一标准。

从重要性来说,轻症的常见的高发轻症(包含上述所说的6种高发重疾对应的轻症),主要有9种:

  1.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原位癌);

  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3. 轻微脑中风;

  4.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5. 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6. 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7. 视力严重受损;

  8. 特定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比例在10-20%之间);

  9.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如果一款重疾险,包含了以上9种轻症,基本已经覆盖了大部分风险。

PS:因为对于轻症疾病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规范,所以有些公司会在轻症上动“小脑筋”。

比如某安的某某福,号称保障20种轻症,但实际3种高发的轻症不保,即不典型心肌梗塞、轻度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不光如此,还将【极早期的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这一种病拆成了三种:早期恶性病变、原位癌、皮肤癌。

因此,在评估一款产品的轻症责任是否完备时,还是要看具体条款,不能单凭病种数量来做判断。


03 重疾险是否带身故责任

根据身故责任的不同对重疾险做一个分类,可分为传统重疾险(含身故责任)、纯重疾险(不含身故责任)。

传统重疾险基本都是含身故责任的,也就是身故可以赔付保额。比如某人买了传统重疾险,到老死前都没有患过重疾,那么他老死的时候会赔付保额。人终有一死,传统重疾险的保额,终究会拿到。

而纯重疾险是不含身故责任的,比如某人买了纯重疾险,到老死前都没有患过重疾,那么他老死的时候所有的保费都没了。

重疾险是否带身故责任对保费价格有着分水岭的影响,顺着这个分法,将重疾险进一步分类,其中每个分支的保费都有区别。


04 如何购买重疾险

保额

保险做为一种金融工具,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当重疾发生时,治疗重疾需要花钱,还要考虑到康复费用,以及重疾大病导致的收入损失。所以买重疾险的时候,目标就是:考虑了重疾的治病费用+康复需要的时间+治病时的收入损失这些,并且至少能够维持5年的生活。

重疾险是给付型的,一旦达到理赔条件,赔付保额,至于你想怎么用,随便你。比如,你觉得如果赔付10万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么50万昵?100万昵?所以,

买重疾险就是在买保额。保额高低是非常重要的。

保费

从保障来说,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比纯重疾险保障更好,当然,费用价格也更高。

多次赔付比单次赔付好,费用价格也是更贵。

不分组赔付的产品比分组赔付的产品好,同理,费用价格也更高。

当然,还要考虑到预算。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选择不分组多次赔付的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是最优的。

如果预算不够的话,建议配置带身故责任多次赔付的终身重疾险+纯重疾险,做高保额。

为什么不推荐单单只投纯重疾险呢,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重疾治愈率越来越高,但是一个人患重疾后,基本很难再买保险,不同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让被保险人有机会得到2倍甚至5倍的保额赔偿。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可以给自己更周全的保障。

除了以上我们谈的这些大的点,还有一些其它的细节,比如,豁免,多次赔付的时间间隔,现在市场上又引入了中症的概念,等等,你也可以找我继续深入沟通。


热带雨林札记


我们买东西会被套路往往是因为本身不懂,只要弄懂了,就不容易被套路。

买保险也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要购买保险,强烈建议花一些时间去弄懂它。我们买一件衣服几百块钱,可能都要看评论,或者说看材质研究半天。而像重疾险这种产品,一交就要交30年,每一年要交好几千块钱。就更加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究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保险条款这么很复杂,特别难懂,但其实如果真的去花心思了解的话,会发现非常的简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非常的全。我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找资料把重疾险弄得很明白了。虽然不能说非常的专业,但是给自己配置,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我们买保险很难买到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好的保险,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只有自己去了解他,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配置,才能买到真正好的保险。

具体如何选,之前已经回答过了,可以看文章呦。

纯属个人经验,谢谢!


自由在左


其实用“坑”这个词不是很准确,为什么呢,保险产品都是经过保监会审核备案才能上市的,是符合保险法的。我们总不能说保监会给我们挖坑啊😄。开个玩笑,言归正传。

我觉得买重疾险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形态是不是比较简单易懂,越简单越有诚意,普通人能看懂了也就不会踩坑。太过复杂的设计肯定是有些东西不想让你轻易弄懂,比如说附加了一堆附加险,各种条款极其复杂,设计了很多理赔的前提条件,这种险就一定要小心。

2.不要纠结险种数量,重点关注高发病种,一般产品重疾25种都有,多出来的就当添头。至于轻症,高发25种重疾对应轻症都有最佳,底线是10种高发轻症要比较全,比如轻微脑中风,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等。那种轻症看起来数量很多,实际高发轻症没几种的果断不要,太没诚意。

3.多次赔付重疾险里重点关注多次赔付的条件设置,优先选择顺序是:重疾不分组>癌症单独分组,心、脑疾病分开>癌症没有单独分组,间隔期短的好。不分组的也要注意是不是含有隐性条件,比如因第一次重疾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第二次重疾不赔。

4.癌症多次赔付重疾险重点关注赔付间隔,3年最好,5年的明显没有诚意,因为5年后还存活基本视为治愈了,5年后转移复发几率比较低。

5.被保人轻症豁免应该都是自带,在另外掏钱附加的也是掉钱眼里的产品。

6.打着重疾险旗号,实际上是理财型保险的产品就要注意了,重疾保额很低,性价比太低,不值得买。

7.强制捆绑长期意外险或医疗险的,性价比也不高,我只想买块肉,你非要卖我一头猪?

至于返还保费或保额、附加中症、附加投保人豁免等造成费率偏高,这属于出钱买服务,值不值看个人喜好,不算坑。


互联网保险经纪人


这话真扎心!“重疾险很复杂,总是不敢轻易买重疾,怕坑。”

说复杂,确实复杂,中文系、博士生,任你语言专业,任你高学历,没有个专业培训,你还真会被天书一样的保险条款和口吐莲花的代理人、经纪人给弄晕掉......咋办?真的去学?

让消费者仔细认真去学,不失为免责之路,也是甩锅妙招。其实,也不太难,掌握三点,基本上风险不大。

一是粗暴看数字。

先看长期重疾险,就是遇到那种交费几十年,一管好多年甚至一辈子的定期、终身重疾。这个办法简单粗暴,就看谁家的保险险种上面列的各种重疾的数量多,买那个数字最多的就对了。至于数字包含什么、专业术语,不怕晕就去钻研,怕晕就只看数字。

一定会有人告诉你:数字多有什么用?有些数字少,但是指的是病种的类别,有些数字多,但是指的是具体的病种,所以有时候,数字少的反而管得多。

对不对呢?说的对,所以,为了降低风险,接着来第二招。

二是加百万重疾。

现在很多中小保险公司,喜欢推出额度动辄百万的各类“短期”的“百万重疾”,不仅额度高,而且病种范围之广令人瞠目,那就来一套。

这类险种,往往只管一年,免赔额度还高,还有可能停售之后就没得买了,因此保费并不高,可能仅仅几百块或者小几千块钱。没关系啊!花费不多,而且今天这家的停售了,明天那家的又会出来,干嘛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当你有了上述两个,一相当于是个兜底的基础,二则是灵活的补充,漏赔的风险概率就很低了。反正重疾险这玩意儿,是可以重复赔付的。

三是找对营销员。

不管大公司小公司,不管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还是代理公司的代理人还是经纪公司自称经纪人的代理人,在专业性上都没啥高低好坏,都有满嘴跑火车的,也有较真儿死抠的,问问是不是IQA,是的话,就放心买他/她推荐的。不是的话,鼓励一下,提出上述的一加二,看看他/她的说法。反正,那些跟你说“保险公司不会倒闭”、“大小公司都一样”的保险营销员,都不怎么靠谱。

总结下来,防止被套路,就两个办法,一是自己钻研,二是听上面的建议:看数字、加百万重疾、找IQA营销员。


吴军


如何才能不被套路?

重疾险确实是众多保险产品比较复杂的。想要不被套路从三个方面判断:

1.保什么?

重疾险一般保障责任有重疾、中症、轻症、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同样的保费、保额一定保的越全面越好。

2.病种质量与数量

同样前提下病种数量多的好。与数量相比质量更重要些,质量注重两方面一是病种是不是高发疾病,二理赔的宽松程度。举个例子高发的疾病轻微脑中风一些产品要求有后遗症一些不要求后遗症,脑膜炎同样有的产品要求有后遗症有些不要求,哪个好哪个差就不言而喻了吧。

3.保费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同样条件下保费越低越好。

4.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避免套路最重要的是,投保前理性思考清楚自身需求,根据自身情况规划保险。让马云买一份200万保额的重疾险,符合马云的需求吗?肯定不符合,所以即使产品再便宜也没有意义。

只要注意这4点,避免被套路是没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