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母嫌犯吳謝宇持多張身份證背後:網絡暗藏黑色產業鏈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吳榮奎)4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福州警方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被抓獲。據內部人士透露,逃亡期間他通過網絡購買30多張身份證,一直在國內活動。 今日(4月26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出售身份證已成黑色產業鏈,賣家手中持有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大量身份證,可供買家選擇,價格在500元至800元不等。

明碼標價 帶芯片磁條

隨著吳謝宇落網,其被抓時的細節曝光——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被機場公安民警抓獲時,吳謝宇隨身攜帶了30多張身份證,且逃亡期間一直在國內活動。

那麼這些身份證是從何而來?有媒體報道稱,這些與吳謝宇身份存在較大差異的身份證,或是其從網絡渠道購買而來。

隨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兜售身份證等證件現象存在已久,甚至從網絡暗藏售賣信息、專人對接溝通、提供身份證選圖鏈接到最後交易、發貨,都形成了一整條流程嚴密的黑色產業鏈。

今日(4月26日)上午,一名賣家向諮詢的新京報記者稱,一張身份證500元,貨到付款,可當場驗貨,全部證件均為白戶,有效期不低於5年,帶芯片磁條。

另一名賣家也對新京報記者稱,一張身份證500元,真實有效。甚至還有賣家告訴新京報記者,不單獨銷售身份證,只售四件套,一套1000元,而四件套包括手機號、銀行卡、U盾和身份證。

弑母嫌犯吴谢宇持多张身份证背后:网络暗藏黑色产业链

一賣家稱,身份證“真實有效,一張500元,不支持講價”。 聊天截圖

分類整理 可供選擇

這些證件是如何進行售賣的?

今日(4月26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帶著疑問,以相關關鍵詞在搜索引擎網站上檢索相關內容,發現在很多法律諮詢網帖和問答下面,一些“賣家”冒充身份證購買者提出諸如“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的法律問題,與其他諮詢者不認同的是,他們在問題中,除了有關於出售身份證的暗示引導還附有微信號、QQ號等網絡社交方式。

隨後,新京報記者通過微信以買家身份聯繫了一位“賣家”。對於是否有正規身份證可購買的問題,對方劉斐然(化名)在微信上明確回應稱,“有的,真實有效,一張500元。”

劉斐然隨後向新京報記者提供了選圖鏈接,稱可挑選與記者本人樣貌相符的身份證。

在記者收到的文件鏈接中,有幾百張身份證的翻拍照片,還細分為“90男”“90女”“80男” “80女”等類別。

一段時長為1分24秒的視頻中,劉斐然展示了自己在“騰訊微雲”的上百張身份證照片,並按照性別、年齡段分門別類歸納成文件夾。而這些證件,其稱都可供記者選擇、購買。

弑母嫌犯吴谢宇持多张身份证背后:网络暗藏黑色产业链

一賣家稱,除身份證還可搭售銀行卡、手機卡、U盾,簡稱“四件套”。 聊天截圖

真證件來源 “別人撿到的”

除了問答網帖,新京報記者還發現,這些售賣假證件的商戶還隱藏在電商平臺。

今日(4月26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在淘寶輸入“證件定製”,出現一家“專業定做獎狀、個性外殼設計”的商戶。通過旺旺與該商戶打招呼後,收到一條回覆,稱可定製成品,“請您根據提示操作,旺旺拒絕回答一切問題”,並提供了微信號碼。

新京報記者根據提示添加微信後,商家林偉(化名)通過語音形式與記者溝通。林偉稱,可根據買家的需要,進行身份證定製。隨後,他向記者發來信息填寫表。

新京報記者看到,除了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地址、身份證號碼,甚至發證日期、照片都可進行私人定製。

林偉向新京報記者坦言,這些定製的證件沒有芯片,不可乘車使用。林偉還稱,真證件也有,不過價格相對昂貴,“一張800多元,微信付一半定金,做好給您驗貨,確認後付尾款發貨。”

在諮詢過程中商家一直很謹慎,關於這些身份證的獲取源,林偉不願意多說。問及發貨地址,林偉說,“我肯定不能告訴你”。他擔保,這些證件來源都從合法途徑獲得,“真身份證肯定是別人撿到的。”

多地警方曾披露,近年來網上販賣身份證、銀行卡日益猖獗。身份證的來源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丟失的,另一部分是本人自己賣的。城郊或農村地區的人,對身份證會被利用從事違法活動缺乏認知。

新京報記者 李一凡 吳榮奎 編輯 白馗 校對 危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