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蕪湖縣灣沚鎮的歷史?

灣沚鎮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即是“鹽艘鱗集,商販輻輳”的地方(見《漢書》)。青弋江從西面流來,至灣沚急轉向北,形成水灣,又因流沙淤積,淺灘較多,故名“灣沚”。它上有“蟹籃渡”,下有“關王渡”,文人雅士又替灣沚取了一個別名曰:“沚津”。

據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6年)修《寧國府志》記載:“寧國府轄宣城縣有遠近市鎮二十一,灣沚鎮在縣西北八十里,青弋江所經也(採大消統一志、江南通志合纂)。這段記載,是指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這裡已有渡(灣沚渡,俗名李家渡,《府志》卷十五,關津附)有鎮,為皖南重要鹽埠。“每年與毗連的鹽關向國庫交納鹽稅銀達三千兩之多。”

《府志》載:“嘉慶八年(公元1796年)安徽巡撫兼理提督統轄軍務節制官弁管轄駐防:宣城縣地方與馬步戰守兵丁一百四十八名,塘撥兵丁十四名,汛兵九十名,駐紮宣城縣城,墩汛十二處,趙家渡汛兵五名,灣沚汛兵二十八名,黃池汛兵八名……”

“縣險隘處所設巡檢司署,黃池鎮為宣城縣北通姑孰之重鎮,設黃池巡檢司署,巡檢司一員,司吏一人,弓兵三十名。明知府袁旭建駐灣沚。”可見灣沚鎮在明、清時期已是官弁駐防之要地。

另據《蕪湖縣誌》(民國八年修)記載:“清嘉道年間(公元1796—1821年)蕪湖的米業、錢業、商業等市面均不若灣沚。”當時“米幫(即糧食行業)尚通用沚(灣沚)斛”,以沚斛為標準量具。

又載:“咸豐年間(1851年)太平軍義起”,清政府水陸興師,在“蕪湖、清水河、黃池、灣沚一帶駐紮重兵。”太平軍與清軍拉鋸式惡戰達4年之久。公元1858年12月25日,清浙江提督、侍王李世賢指揮的大軍在灣沚給清軍以重創,清浙江提督鄧紹良斃命。

還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本省紳商奏請開辦蕪(蕪湖)廣(廣德)鐵路,測定線路自蕪湖陶溝至灣沚”,完成路基橋樑。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江南鐵路通車,從蕪湖經灣沚至宣城孫家埠。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灣沚小學一百多名師生積極響應,就地舉行遊行示威,搭臺演戲,進行反帝愛國宣傳。

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抗日戰爭前),灣沚鎮有較大發展,被譽為“小上海”。這時,全鎮擁有“三衝、九街、九甲、十三巷”,管轄範圍方圓五華里,居民三萬多人。商業店面五百多家,個體手工織布機坊上千家,銀樓、當鋪、油坊、冶煉(鍋坊)、皮坊、曲坊各一處;電燈、電話、郵政、火車站、汽車站均已建立。糧行礱坊十餘家,李慶懷礱坊加工糧食己由人工舂米發展到用機器(柴油機)加工,人們開始食用“機米”(即用機器加工的米)。灣沚紅壇窯貨,永濟雜貨店的捏酥、方字糕,老正匯醬坊的豆腐鍋巴、乾子等土特產品,名馳省內外,暢銷大江南北。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入侵灣沚,先是狂轟濫炸,繼之是燒、殺、淫、擄,實行“三光”政策,灣沚變成廢墟。市面遂一蹶不振。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統計:全鎮僅有8保80甲,928戶,6724人。

1949年4月21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路渡江部隊的第七、九兵團,突破了敵軍安慶蕪湖間的防線,乘勝追擊南逃之敵,二十五軍七十四師在師長張懷忠的指揮下,以一個師的兵力,在灣沚一帶擊潰了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第二十軍,擊斃軍長楊幹才,生擒敵133旅旅長,繳獲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

1949年4月24日,灣沚解放。從此,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灣沚鎮獲得新生。1971年1月3日,蕪湖縣治遷來灣沚,這裡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0年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改歸蕪湖市管轄。灣沚這個古鎮新城,煥發青春,展現新姿。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在闊步前進。

有誰知道蕪湖縣灣沚鎮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