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女子胡廣芬,從“打工妹”到企業家!

1989年初春的一天,一輛長途汽車緩緩駛進東莞汽車站,一個20歲出頭的女孩揹著行李從車上下來,用懵懂的眼神環顧著周遭的一切。彼時的東莞市,每天不知要迎來多少個像這樣的外來打工妹。找一份工作掙錢,是她們共同的願望。

然而,誰也沒想到,30年後這個當年的“打工妹”,一步一步打造起屬於自己的“辣椒王國”,現在她的公司資產過億,已經成長為黔北最大的辣椒加工企業。她,就是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鬍廣芬。

從打工妹成長為企業家,胡廣芬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創業之路。

創業初期遭遇坎坷

“公司年生產能力已超過10萬噸,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在新蒲新區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辦公室,胡廣芬向記者介紹自己的企業。

談起自己的成功,她毫不掩飾地說,這都跟她當年打工的經歷有關,如果不出來打工,說不定自己仍是一名鄉下妹。

事實上,早年的打工經歷,賦予了她經驗和堅韌,最終完成了從打工妹到女企業家的華麗轉身。

遵義女子胡廣芬,從“打工妹”到企業家!

今年50歲的胡廣芬,出生於綏陽縣鄭場鎮的一戶農村家庭,由於家庭貧困,家裡兄弟姐妹多,1989年,懷揣夢想的她和幾名同鄉一道南下廣東,在東莞一家鞋廠打工。

胡廣芬心靈手巧,不怕累,肯吃苦,很快掌握了從半成品到成品等一系列製鞋工序。那時候,年輕人跳槽是常態,但胡廣芬在這家鞋廠一干就是7年,從一線工人幹起,最後升到管理崗位任職。

1996年,有了一點積蓄的胡廣芬辭職回到家鄉,嫁給蝦子鎮一位青年,夫妻二人在鎮上開了一家汽車保養場。

不過,胡廣芬始終認為開保養場只是小打小鬧,她想尋找更大的商機。善於觀察的她發現,前來修車的大貨車很多都是來拉辣椒的。“蝦子辣椒一直就很出名,何不開一家辣椒廠?”胡廣芬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說幹就幹,胡廣芬開起了自己的辣椒廠。“說是廠,實際上當時就是一個小作坊,面積也就100多平米,員工不足10人”,胡廣芬說。

遵義女子胡廣芬,從“打工妹”到企業家!

和所有創業者一樣,胡廣芬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她的辣椒廠只有油辣椒一個品種,包裝也很簡陋,因此銷路一直打不開。短短几年下來,她不僅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還欠下幾十萬元外債。

怎麼辦?辣椒廠難道就這樣垮掉不成?面對窘境,胡廣芬沒有氣餒,她親自帶著幾名員工走南闖北,到處跑銷路。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她甚至端著辣椒罐站在農貿市場和超市門口讓路人免費品嚐。

市場是跑出來的。就這樣,一個訂單一個訂單地做,一個困難一個困難地克服,漸漸地,胡廣芬的油辣椒有了銷路,生意走上了正軌,欠下的外債逐漸還清。

辣椒品牌走向全國市場

2003年,對於胡廣芬來說是收穫的一年。那一年,外地一家大型集團超市來她的辣椒廠實地考察後,與她簽了一年的合同。

此時的胡廣芬,覺得作坊式的工廠已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為此,她成立了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擴大生產規模,產品也由單一的油辣椒,增加為糟辣椒、香酥椒、辣椒麵、泡椒等多個品種。

經營管理中,胡廣芬秉承“誠信為本”的理念,重視產品研發,增強了競爭力,也贏得了更多的市場。

2017年,胡廣芬再次創新,根據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推出新品牌“辣三娘”開胃佐餐系列產品。如今,這一系列產品已經走進了全國各地的超市、便利店、農貿市場等零售終端。

經過十多年的堅持和打拼,胡廣芬的辣椒食品贏得了市場認可,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也已成為黔北最大的辣椒加工企業,年產值超過兩億元。

遵義女子胡廣芬,從“打工妹”到企業家!

雖然事業取得了成功,但在很多熟悉她的人看來,衣著樸素,做事低調的胡廣芬和她億萬身家的“企業家氣質”毫不沾邊。

“一人富沒什麼了不起,能帶動老百姓共同致富才是讓我更有成就感的事!”胡廣芬說。

她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綏陽縣、播州區以及貴陽、畢節等周邊縣(區、市)發展辣椒種植基地20萬餘畝,與椒農簽訂種植合同,設定保護價收購,帶動10多萬椒農走上了富裕路。

此外,胡廣芬在做大做強公司的同時,積極參與“百企幫百村”、“春暉行動”、“貧困大學生捐助”等幫扶活動,受到社會普遍好評。

從“打工妹”到企業家,胡廣芬不僅成就了事業,還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於今後的目標,胡廣芬的臉上充滿了自信:5年內讓公司實現主板上市,走集團化、國際化發展道路,把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