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天蚨園會議室

嵩山天蚨園位於登封少室山清澈崖下,佔地60餘畝,黛瓦白牆,茂林修竹,古樸秀麗,環境幽美,宛如世外桃源。非常適合研學旅行、企業培訓、旅遊接待、團體聚會、禪修辟穀、書畫寫生、丹道修真、道醫養生等活動。歷史上 、 、 、 、 等均在此隱居耕讀,號稱天蚨園五友。天蚨園是嵩山的“隆中”,座標對比史上之春秋孔夫子杏壇、戰國鬼谷子道場、隋唐文中子龍門等。蚨子學堂是以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稷下學宮”概念建立的一個國學講堂,追慕春秋古風,學習吸收春秋戰國“士”的精神,蚨子學堂所教乃大人之學,定位為實學。追求真才實學,修煉雄才大略。不袖手空談心性,也不沉迷逐物異化。憑盛德立命,以大業安身。

今天講講先秦”諸子百家“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

近代呂思勉認為:“故論先秦學術,實可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縱橫、雜、農、小說、兵、醫十二家也。”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

一、儒家(崇古思想)

代表人物:孔丘、曾參、卜商、公羊高、卜商、左丘明、穀梁俶(chù)、顏回、孟軻、荀況、魯仲連、告子等

作品:四書五經、《荀子》、《景子》、《徐子》、《羋子》、《宓子》、《世子》、《羊子》、《甯越》、《子思子》、《王孫子》、《漆雕子》、《公孫尼子》、《魯仲連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孔丘像

二、道家(退讓無為):

代表人物:李耳,黃帝、關喜、莊周、朱楊、宋鈃、尹文、彭蒙、環淵、接子、季真等

作品:《道德經》、《黃帝陰符經》、 《周易參同契》、 《周易》、《文子》、《倡子》、《列子》、《莊子》、《田子》、《捷子》、《力牧》、《長盧子》、《公子矣》、《關尹子》等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李耳像

三、墨家(博愛非攻)

代表人物:墨翟、禽滑(gǔ)釐、公尚過、孟勝、公輸班等

作品:《墨子》、《田俅子》、《我子》、《隨巢子》、《胡非子》等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墨翟像

四、法家(法治思想)

代表人物:商鞅、李悝(kuī)、管仲、子產、慎到、吳起、申不害、韓非、李斯等

作品:《法經》、《管子》、《申子》、《李子》、《處子》、《慎子》、《商君書》、《韓非子》等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 韓非子,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韓非像

五、名家(邏輯方法):

代表人物:惠施、鄧析、公孫龍、尹文、田巴、桓團、兒說等

作品:《惠子》、《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等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公孫龍像

六、兵家(軍事戰術)

代表人物:孫武、田穰苴(ráng jū)、吳起、孫臏、司馬錯、王廖、尉繚、魏無忌、白起等

作品:《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等

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創始人是孫武,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各家學說雖有異同,然其中包含豐富的樸素唯物論與辯證法因素。兵家的實踐活動與理論,影響當時及後世甚大,為我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吳起像

七、陰陽家(玄學預測)

代表人物:鄒(zōu)衍、鄒奭(shì)等

作品:《鄒子》、《黃促子》、《黃帝泰素》等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鄒(zōu)衍像

八、縱橫家(外交捭闔baǐ hé)

代表人物:鬼谷子、蘇秦、張儀等

作品:《鬼谷子》、《蘇子》、《張子》、《闕子》、《蒯(kuaǐ)子》等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鬼谷子像

九、雜家(綜合並序)

代表人物:呂不韋、屍佼、劉安等

作品:《呂氏春秋》、《淮南子》、《屍子》等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呂不韋像

十、農家(農業發展)

代表人物:許行,辛計然等

作品:《神農》、《計然子》等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許行像

十一、醫家(中醫藥學)

代表人物:扁鵲

代表作:《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

中國醫學理論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到公元三世紀中葉,共經歷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到封建制度確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動盪的時期.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意識型態、科學文化領域出現了新的形勢,其中包括醫學的發展.醫家泛指所有從醫的人.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扁鵲像

十二、文家(文學著作)

代表人物:屈原、宋玉等

代表作:《離騷》、《神女》、《九辯》、《高唐》等

文家,即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志》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天蚨園之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概述

屈原像

擴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