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决定东征伐吴,赵云极力劝阻,为何诸葛亮一声不吭?

明天坏女人


阿呆认为,蜀国的内部情况,自从刘备称王汉中后,变得很微妙了。

这个很好理解。蜀汉集团,从刘关张184年涿州创业开始,经历了几个阶段:四处投靠、徐州立足、寄居新野、荆州发家、夺益州取汉中,三分天下。35年的漫长历程。这期间经历是非常坎坷不容易的。

称汉中王,就意味着创业成功了,即将上市了。

蜀汉集团成功之后,就面临着新的目标和方向了。而不是当初的一个目的:打仗,打胜仗。

面临着什么问题:利益分配。

蛋糕做成了,怎么分配,怎么切,谁都有多大的利益。这是他们拼死拼活地奋斗大半生要的结果。

赵云,是除了刘关张三位股东之外的第一元老了。

赵云的最大特点就是:忠心、耿直、不懂政治。


《三国志》记载:刘备终于拿下了益州,“时议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赐诸将。”开会讨论,准备将成都的田地豪宅分配给将士们。这可是这些浴血奋战的将领们的期盼啊。他们打仗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财产,而不是解放全人类。

满朝文武都期盼着,能分到田地和房产。当然,诸葛亮、法正、谯周等一帮聪明人,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利弊关系。他们没有反对,是因为这样将激励将士们在以后更加努力。

唯独赵云站出来反对:“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又说:“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

赵云这段话的意思是:以霍去病为榜样,必须等到平定天下后,各自回老家种田才合适。现在,益州人民刚刚安定下来,他们的田地房屋,应该归还他们,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能强占。

看到了吗?赵云是想解放全人类的。赵云的这个建议,有利于对益州的统治和长远发展,以及符合刘备的雄心壮志。所以,刘备欣然同意了。

但是,赵云不懂政治,他这次是给刘备挡子弹了。所有大臣们的利益泡汤了,心里那个气啊,不怨恨刘备,却怨恨赵云。

所以,当以马超为首的一百二十个马屁精,联名上疏劝刘备进位汉中王,唯独没有赵云。为啥?赵云不愿意,他的目标是“平定天下”,而不是安居蜀汉。这一次,他又把所有文臣武将们得罪了。

从这些事情上看,赵云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的人,是个忠心、耿直的人。


刘备决定东征伐吴,所有聪明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个错误的行为,不合时势。

反对最强烈的是赵云,《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赵云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

为什么只有赵云极力劝谏,极力反对?那是因为赵云没有私心。

诸葛亮等人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更了解刘备想干什么。他们更清楚,刘备这次伐吴,无论成功失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更不愿意去得罪气势正旺的刘备。

只有赵云这个没有私心,不懂政治的人,去极力反对。

赵云就是个理想主义的代表。他不懂蜀汉的政治纷争和利益权衡。


阿呆梦话


事实上,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地位是相当的尴尬,而且个人觉得诸葛亮不但不反对,很有可能是支持刘备伐吴的。

一方面,诸葛亮在《隆中对》已经清楚的说明了北拒曹操,东联孙权,也就是说在大的战略上,诸葛亮的战略是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

之所以说诸葛亮尴尬,是因为在这个时候,是东吴不愿意和刘备联合,不愿意看着刘备坐大,因此在襄樊之战中,孙权偷袭了荆州,并且杀死了关羽,孙权已经和刘备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联盟是需要双方共同的意愿,不是一方一厢情愿就能够结成联盟的,东吴偷袭荆州的行为,已经让蜀吴双方反目成仇,更不可能结盟了。

这个时候诸葛亮能做什么呢?再次出使东吴联盟?这肯定不可能,人家夺你城池,杀你大将,你还去联盟,你让天下人怎么看你?如果诸葛亮真想和东吴再次联盟,唯一的办法,就是与东吴开战,就是打疼东吴,让东吴尝尝挨打的滋味及两线作战的威胁,然后在曹操的威胁下,这样东吴才有可能再次与蜀汉结盟。



当然除了这些外部原因,还有相当大的内部原因,让诸葛亮觉得必须对孙权开战。

刘备建议的蜀汉政权,虽然主要是在益州一地,但其统治阶层的骨干成员,基本上都是相对于益州来说的外地人,主要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

诸葛亮本人就不用说了,他和荆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魏延,义阳(今河南桐柏)人,荆州派;

董和、董允父子,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荆州派;

马良、马谡五兄弟,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荆州派;

刘巴,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人,荆州派;

蒋琬,零陵郡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荆州派;

费祎,江夏鄳县(今河南罗山县)人,荆州派;

杨仪,襄阳(今湖北襄阳)人,荆州派;

向朗、向宠叔侄,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荆州派;



还有很多,不列举了,你可以看到,蜀汉政权的大部分官员及统治阶层,都是以荆州人为骨干的,这些骨干的家乡现在被孙权夺去了,他们也就不能再回去家乡了,这些人肯定或多或少都有亲属或亲戚是留在荆州的,之前荆州在刘备手中,他们还可以回去看看祖庙什么的,现在荆州没了,这些人肯定不愿意了。

在刘备看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对内对外,都必须出兵攻打东吴,于公,夺回荆州这个战略要地,于私,为跟随自已三十多年的兄弟关羽报仇。对内,安抚荆州派,伐吴夺回荆州,对外,向天下宣告刘备有能力有信心夺回荆州,刘备必定出兵。



同样,诸葛亮也明白这个道理,不攻打东吴,如何让诸葛亮向这些荆州派骨干交待,祖籍地没了,就这么算了?不把东吴打痛了,东吴会和蜀汉再次联合吗?

诸葛亮之所以一声不吭,就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1、打痛东吴,再次促成联盟;

2、夺回荆州,安抚内部荆州派;

3、战略需要,隆对中要求据有荆州,当然得夺回。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决定东征伐吴,赵云不知刘备真实目的,所以赵云劝刘备不要为报仇去征伐东吴,诸葛亮知道刘备真实目的,劝也没用,所以诸葛亮一声不吭。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是假,图谋扩张是真。经过长期准备,刘备的蜀汉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这时的刘备雄心勃勃,意欲先吞东吴,再举蜀汉东吴两国之力,一举攻克曹魏,完成吞并中原的宏图大业。诸葛亮很清楚,谁也劝不了雄心壮志信心满满的刘备,所以,极忠于刘备的诸葛亮干脆什么也不说,赵云也极忠于刘备,但忠勇过人的赵云以为刘备是为关羽报仇,赵云觉得为了报仇而破坏联吴抗曹策略是得不偿失,所以,心机比诸葛亮简单的赵云,就劝刘备不要去报仇.不要去伐吴。但踌躇满志的刘备会听劝吗?刘备大军一路过关斩将闯关夺隘,在白帝城附近,一老汉找到刘备,对刘备说:玄德公,你从一卖草鞋的起家,现在都混成三分天下的汉中王了,你也应该知足了,不要再去挑起战乱,再说,吴候是你大舅哥,你还是适可而止,也许可以安享天年,如果一意孤行,人心不足蛇吞象,必遭天遣。刘备大怒:哪来狂叟?给我轰出去。老汉找来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人,大人旁边写一白字,然后,老汉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刘备兵败,刘备死于白帝城,正应了老汉写的白字。那个老汉是一个修行得道的高人,刘备人心不足蛇吞象,神仙也救不了刘备。





66华99


诸葛亮有三不劝的理由,他知道刘备势在必行,劝也劝不住,也没用。



一是诸葛亮知道刘备的心病在哪里!



公元220年,刘备称王,建立蜀汉,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刘备是读书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曾经颁布过一条诏令,60不死就活埋,刘皇叔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这是他最后的机会,诸葛亮知道,这是刘皇叔最大的心病,这事他不劝,刘备的原因。

二是刘备选择的时机比较好。诸葛亮没有话说,刘备东征之前,北方的魏国,曹丕悍然称帝,虽然采用的是禅让的模式,但是天下群雄并不服,叛乱四起,让魏文帝自顾不暇,魏国在这一时间没有更大的力量,来骚扰刘备的东征,诸葛亮没有话说。



三是刘备东征胜算的概率较大。诸葛亮从内心上是支持的,刘备在220年选择东征,此时的东吴,周瑜,鲁肃,张昭老一代的革命斗士都死了,新一代陆逊、吕蒙在能力方面,和刘备相比,属于二流选手,刘备取胜的把握,刘备此次东征,采用给兄弟报仇的名义,符合天道人心,正义之师,在名分上是属于胜利一方,诸葛亮不能在此事上,乱发议论。



综合以上因素,诸葛亮在劝刘备这件事上是很尴尬的,因此诸葛亮没有劝他。


少华聊史


实际上刘备东征,已是关羽死后一年有余,所以刘备的东征绝不是心血来潮意气用事,而应该是再三考虑的结果!史实中诸葛亮确实没有劝阻刘备,为什么没有劝阻?一是诸葛亮此时的身份应该是治理国政,管理内务,军事不是其份内之事,而古代君主对军权是极为看重的,也是臣下忌惮和回避的,从《三国志,刘备本传》:刘备成都称帝,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就可以看出,法正是刘备的头号军事参谋长。二是诸葛亮自认为劝不止刘备,后刘备败后,诸葛亮曾说,若法正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可见说得上话且刘备听得进的是法正,至少在军事上是这样。三是诸葛亮知道刘备东征非一时心血来潮,思定而后动的事,劝不了。那么为什么刘备一定要东征?一是兄弟情义,关羽死了,毕竟张飞还在,凶手东吴就这样放过,说不过去。二是更重要的话怕是要夺回荆州,这才是刘备本意,失了荆州对蜀汉来讲就象断了条腿!而不出兵,是拿不回荆州的!待东吴人心安定,民心思稳,再夺荆州更难!三是如果万一能灭了东吴,蜀汉就有了与曹魏叫板的实力,即使灭不了,打压一下孙权气焰,夺回荆州也不错!只是没想到败得这样惨?其小看了陆逊!这个教训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小看年轻人!以上仅个人观点!


梁溪居士陆建荣


刘备为什么恨孙权,就是因孙权翻脸太绝情不留余地,不但联合曹操夺了荆州,还杀害了关羽。荆州是刘备第二故乡,关羽与刘备情同手足。于情于足,刘备都必须伐吴。为什么极为劝谏刘备用兵的是赵云而不是诸葛亮?我认为有三个因素:

一、诸葛亮劝了,但劝不到。出于对刘备深入了解,知道刘备主意已定。

二、赵云出来极力劝谏刘备,很可能是诸葛亮让他这么做的。

三、赵云追随刘备日久,二人感情深厚,他说的话更管用。


羽书迟


诸葛亮曾说“若法孝直在,必能劝阻主公伐吴”。为什么诸葛亮不劝阻刘备伐吴呢?诸葛亮不是想劝阻,只是不敢开口!


刘备生前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诸葛亮最大的功绩就是一力促成了孙刘联盟,从而在赤壁大胜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谨在吴国也是高官,虽然刘备后来娶了孙尚香,但是孙刘联盟的纽带还是诸葛兄弟。



刘备伐吴是不得不为,不伐吴重新占据荆州,恢复汉室的历史使命基本就断送了;刘备以仁义著名,如果不为关羽报仇,自己一生的仁义之名就完了。诸葛亮自然也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但是如果诸葛亮此时提出伐吴不利,肯定是适得其反。刘备难免不会误解诸葛亮是否别有用心。所以诸葛亮才说法正在,才能劝阻刘备。一来法正和吴国没有纠葛,二来法正名声很正,道德楷模,法正劝阻刘备不替关羽报仇不至于让刘备收到道德谴责。

诸葛亮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做适得其反的事。刘备如果成功,诸葛亮保障后勤,最后也可以落得个蜀国“萧何”的美名。刘备的失败,如果蜀国不想灭亡,必然重新和孙吴联盟,诸葛亮必然权柄必然更重,就如同历史发展的那样。所以诸葛亮选择不说,是最好的选择!


汉征西大将军


刘备当初打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拉拢天下英才,首先在道义上,刘备是大汉皇叔又奉天子血诏,登高一呼就有汉室遗忠响应。因为他的口号是恢复汉统江山,他占据着道义的最高点,在这一方面他比曹操孙权更有号召力。

不过口号再正再响有什么用,在那个用实力说话的年代,实力才能说明一切。刘备之前是无立足之地,好不容易夺得了一块肥肉,东吴的人还说那是我的。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联盟出现了裂痕。外患已除,内部的利益之争成了主要矛盾。围绕荆州,孙刘两家早晚必动刀枪。果然,孙权趁关羽对抗曹仁之际,趁着荆州防务空虚,吕蒙白衣渡江,夜袭荆州,不费吹灰之力夺得荆州城,然后又将关羽带领的残破荆州兵团逼到麦城这个小地方。在外无增兵救援,内无兵力战斗的情况,不得已出走麦城。由此落入埋伏圈被东吴算计。

关羽的死是真正造成孙刘联盟彻底破裂的直接原因。刘备也深知早晚必有一战,只不过没想到会是以关羽以及荆州兵团的覆灭为战争开端。

并不是说刘备背弃了孙刘联盟,背约的是孙权,孙权以关羽的人头为加入曹魏的见面礼。试想一下,昔日同仇敌忾的盟友不但杀死了自己的心腹大将还投入汉贼曹操的怀抱,打曹魏肯定是打不过了,那只能打也必须打东吴。论实力来说,蜀汉跟孙吴实力差不多,可能还要略胜一点点。思虑再三,打孙吴打胜了蜀汉将更有实力跟曹操抗衡,打曹操是消耗战,打孙吴是闪电战,是我我也打东吴。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劝谏,可能他也劝过刘备让他不要意气用事。一代枭雄要是只会意气用事的话还怎么管理队伍,刘备反问诸葛亮,别人挑衅到家门口了,我不打他,我还去打曹操,他俩分兵两路对我蜀汉同时开战当如何?诸葛亮无言以对,刘备白了他一眼,诸葛亮只好识趣的站到一边不再说话。把诸葛亮归结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可以,军事家感觉很牵强。毕竟在刘备得到庞统跟法正之后,诸葛亮就很少插手军事了,更多的是帮刘备稳定后方。





晓风残月136218791


曹魏篡汉,是为国仇,刘备称皇裔,自当应该是蜀汉为正统,与篡位逆臣势不两立!以恢复汉室之名北伐才是最伟岸光正的政治决策。

刘备称帝后,却决心东讨孙吴,实在是幼稚且失策的。孙吴背信弃义,偷袭盟友,直接导致刘备所属的关羽荊州兵团全灭!打乱了蜀汉集团的战略布局,损害了反曹魏的总体战力。

刘备想继续“隆中对”中定下的恢复汉室战略,必须要夺回荆州失地。赵云是个实在人,认为此时此刻要调整战略,应该先北伐,夺取关中,还都长安!然后用外交手段,挑起孙吴的扩展,以孙刘两家之力,先诛曹魏,事成之后,再灭东吴,完成统一。

诸葛亮虽然也是这个战略构想,可是“隆中对”是自已的出山之策,晋身之谋,他的政治态度只能是:反对东讨孙吴,建议北伐曹魏,而不能反对,甚至不敢修改“隆中对”战略。

故而刘备东讨孙吴,却大败而回,无颜面对诸葛孔明,只有病危之机,才托孤诸葛亮,恢复汉室!诸葛亮接手了蜀汉这个烂摊子,先平孟获之乱,发展经济,然后才开始北伐。

可是曹魏代汉,时间已长,士族百姓已忘汉恩,恢复中原,举步惟艰啊。诸葛孔明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病故五原丈,全尽了刘备三顾茅庐,提拔知育之恩。


神兵利剑1


这个问题有点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画面感。我觉得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之后。蜀汉刘备和东吴决裂,夺回荆州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荆州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对东吴和蜀汉都是不容有失的。刘备要实现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三分天下,然后再统一全国光复汉室的目标,荆州是一定要拿下的。有了荆州,川蜀盆地才可以伸展:从北经汉中威胁曹魏的关中平原;往东控制了长江上游,基本上就掐住了东吴的喉咙。这样才有机会慢慢扩充地盘,壮大实力以图中原。

同样的对东吴来说荆州如果被蜀国掌控,孙权是会坐立不安的。这相当于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都可能有队人马顺江而下杀到家门口。后来建都在江南的王朝,比如东晋,南朝甚至南宋的历史都证明了,如果荆襄失守,南方王朝肯定得灭亡,所以大侠郭靖要义守襄阳,襄阳破了,首都也就危险了。

赤壁之战时双方有共同的敌人曹操,所以只能联盟一致对外。赤壁之战后,曹魏威胁暂时解除,所以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

其次,刘备起家靠得就是讲仁义。自己的兄弟被杀不去报仇,以后也就不要混了,他靠忠义聚起来的队伍也会散掉。

另外,当时吴蜀联盟已经破裂,双方实力也差不多,这个时候不抢回来,以后事态平息了再找借口也难了。到时东吴消化掉了荆州地区,那要再夺回来就更难了。

最后,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的地位还只是军师,没有白帝城托孤之后的地位那么一言九鼎。当时他在刘备心里的份量不一定会比关羽重。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让诸葛亮去守荆州可能更好一点,因为诸葛亮一直在荆州混,人脉比北方来的外来户关羽强多了。关羽在当地牛皮哄哄的,瞧不起本地人,也造成了他后期的孤立无援。选择让关羽守荆州就说明他还是更相信自家兄弟。

所以对刘备来说,这仗是一定要打的,诸葛亮劝也没用,还不如省省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