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雖然中國的古典園林以江南園林為主要代表,但在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上也有幾處古典園林,比如杜甫草堂、崇州罨畫池、新都新繁東湖。而其中新繁東湖建園時間最早,它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近1200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僅存有跡可考的兩座最早古典人文園林之一,而另一座則是建於隋朝的山西絳守居。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園林就以簡單的苑、囿等形式存在,而古代園林的成熟階段則是在唐宋時期,尤其是在隋、唐兩代時,興起了文人造園,古代文人雅士們喜歡遊歷山川,追求自然環境之美,於是園林便成了他們寄情于山水的對象,位於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上的東湖公園,便是唐代時文人造園的產物。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新繁鎮歷史悠久,在1965年被併入新都區之前,一直都是以縣制存在,唐代時期,當時有名的宰相兼政治家、詩人李德裕曾在新繁當縣令,在他任職期間開鑿了一處園林,因為位置在原來的新繁縣署東面,所以被稱為“東湖”。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李德裕本是河北趙縣人,曾任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等職,兩次拜相,封衛國公,有削藩裁冗、籌邊、理財等業績,曾先後兩次入川,深受蜀地人民愛戴,因此人們又稱東湖為“唐李衛公東湖”和“唐賢勝蹟”。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名為“東湖”的公園很多,但是新繁東湖是個例外,在它的公園大門上雖然也有“東湖”兩次,但在兩邊的牆壁上各有一行“唐李衛公東湖”的題刻,這些字跡由清同治時期的新繁縣令程祥棟題寫,使得新繁東湖區別於一般公園。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在已經過去了近1200年時間的今天,雖然園內的建築在清代時經過修繕,但它的園林佈局依然保存完整,它具備了我國古典園林中幾乎所有的建築形式和表現手法,我們仍能從現在的東湖公園內領略到唐代古典園林的風貌。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園中共有亭、臺、樓、閣、廊、舫等古建築20餘處,古木名花掩映,假山流水環繞,氣質幽雅不凡,北宋時期新繁縣令王益(王安石的父親)曾作《東湖瑞蓮歌》,盛讚東湖“荷花千柄並蒂開”的美景,官至龍圖閣的新繁進士梅摯作詩相和,因此東湖美景聞名西蜀,有“西蜀名園”之稱。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唐朝時期的園林講究“自然山水”,園林構建以水為主,所以在東湖一萬八千平米的面積中,水的面積佔了三分之一,湖、溪、渠、池遍佈全園各處,水流四通八達,並且園內基本採用活水,水質乾淨可清澈見底。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除卻園林景觀,新繁東湖還有濃厚的人文氣息氤氳,新繁自古出人才,園內彙集了眾多名人專祠,如三賢堂、青白江樓、四費祠、懷李堂、瑞蓮閣等,同時也吸引了歷代名人志士到此遊訪,並留下了大量詩詞書畫、匾聯碑刻,其中不乏稀世文物。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三賢堂”內,祀有功德於新繁的唐代宰相李德裕、北宋新繁知縣王益、身為新繁人的北宋龍圖閣學士梅摯,“青白江樓”為紀念一生清廉的宋代成都知府趙抃而建,“四費祠”則為紀念明清時新繁鄉賢費密及其後代中的六位學者和詩人所建,瑞蓮閣專祀治理新繁有功的王益,懷李堂則專祀李德裕李衛公。

隱藏在成都小鎮公園內的唐代園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新繁東湖作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唐代古典園林,也代表了新繁鎮的歷史文化,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蹟勝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