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管好“三资”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资金、资产、资源如何物尽其用,变存量为增量,实现保值增值。响水县探索出“3213”、“1+1”摸底、“6个探头”监管等创新模式,提高农村“三资”管理水平,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运河镇运西村冲西组村民王建花,最近想承包村里鱼塘养鱼,她经常到村务公开栏看看,村里有没有塘口发包。在公开栏里,还有她和村民都关心的村集体财务收支和资产资源变动情况。

王建花口中的“图册”是村里公共资源图,也是该县创新三资管理方式,“1+1”工作法结出的硕果,利用卫星定位和测绘公司实地勘查相结合,形成分村绘制成资源图,形成每组一册、每村一图,对农村资产资源进行精准核查,摸清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家底”。

摸清“家底”后,把钱用在刀刃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才是目的。该县采取“3213”资金管理模式,实行财权与事权、收支、公私“三分开”;预决算和支付管理“两集中”;一个信息平台对外公布;镇农经站、村监会、镇纪委“三条线”协同监督。不仅确保村集体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也保障了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乡村振兴步伐更快、更坚定。

同时,县纪委监委、财政、审计、信访等六部门联动,规范运作程序,明确监管责任,“6个探头”扎牢“三资”管理的篱笆。通过“三资”管理系统,该县对村居土地资源登记和交易进行实时管控,实现农村资产资源应进必进,从源头上守住、管好“三资”。

截至目前,响水县县、镇两级产权交易平台已登记项目506个,完成项目标段585个,成交金额达5.62亿元。其中通过核查新增集体土地3万亩。所有村居平均清理登记各类资源346.86亩,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利益,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