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在三台县城以北18公里的涪江西岸,有一个由涪江冲积而成的面积约5.3平方公里的平坝,这就是刘营镇石鼓坝,刘营作为连接绵阳与三台之间的一个点,早已经是涪江上的命门,素有"涪江之上的剑门关"与"重要的军事要塞"之称呼。曾有话说"蜀汉兴亡系郪涪",也就是说在于三台县郪江镇和绵阳市区为中心的郪县、涪县地区。南梁时在今花园镇设始平县,后改成了涪城县,而刘家营就处在涪江之滨,刘营镇的水路与陆路都是很方便的,码头是涪江边上最繁荣的景象。因为刘营离花园镇近,所以成为了涪城县与郪县水路上的一个军事要塞,凤溪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镇,这个凤溪也就是现在的刘营镇,在当时是涪城县四大镇之一。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刘营场镇

东汉末年时期,刘璋占据蜀地,为抵抗张鲁,邀请刘备入蜀,刘备率2万大军通过长江、涪江进驻今绵阳市,刘璋"率步骑三万馀人,车乘帐幔,精光耀日,往会之。"哥俩一共在涪城(绵阳)集中了约六万大军,场面异常壮观,史称涪城会。这次会晤后,刘璋回成都,而刘备则北上到葭萌关,装模作样地对张鲁作战,实际却是趁机收买人心,并暗中计划夺取西川。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刘营,就是刘备当年设的兵营,刘备在此地屯兵的地方就是今天刘营的石鼓坝,大围坝这一带。同时,设下了军事较场,驯马场,烽火台等,准备兵马随时开始攻打刘璋的行动。刘备为了掌握刘璋的情况,确保驻地的安全,便在刘营镇后的山顶古道上由南朝北设置了军事传递的烽火台,当地人称山坡为"烟堆坡"。刘备在此修筑烽火台的主要原因是此地山形独特,连为一体的五座山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形似面向涪江而卧的牛(当地人俗称"金牛"),且与北面的玉泉山、五层寺在一条直线上,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来的敌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刘备为了让所有将士沾上"牛气",于是将第一座烽火台建在了高大的"牛头"上。据历史记载,刘璋之子刘循拦江筑坝、横断涪江而水淹涪城时,烽火台及时传递了消息,保住了驻扎在刘营一线的屯兵与将士的性命。目前留有遗址"武显街"即北校场。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特在北校场附近修了一座庙宇,取名"武显庙",以此来作为对那些曾在此操兵练武将士的纪念。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石鼓坝的得名由来是因为刘备屯兵此地,张飞为了大振士气,大壮军威,曾在此地"击石为鼓",为"操兵练武"的将士呐喊助威,后成为一段佳话。

在离石鼓坝较近的龙沟村的"道士山"顶,专门设了一个驯马场对骑兵进行训练。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既能看见南边"扎营地",又可以看到北边"烽火台",当年曾有无数的骑兵在驯马场和通往"烽火台"古道上训练,场面十分壮观。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在刘营石鼓坝以北5公里的涪江边,有一座长约400米、高约100多米的山,当地人俗称冬瓜山。在山的南面山脚下,有一股灵泉,因此泉旁边的草木秀丽润泽,泉水味道甘甜清冽,饮后可以精神焕发,因此被当地人称为"玉泉",此山因而得名"玉泉山"。因为玉泉山山体高大,站在山顶就可以看见老马,花园,建设等地,刘备在刘营期间经常骑马来此山观察敌情,还特意将一块石头用来当拴马桩为其拴马。

在刘营镇以西6公里的柏木村有一座山,山顶平坦、方形、山体形状如"斗",人们称之为观斗山。观斗山有一奇观,在山脚下的南端,有一座低于观斗山许多、尾联观斗山、身体和头部向南延伸300余米、形状如"狗"的"寿狗山",在狗头以西约200米的地方,有一座小于寿狗山而形状如"猫"的"猫儿山",在猫头以北约500米的地方,有一座小于猫儿山而形状如"鼠"的"耗儿山",均以严肃的面孔,摆出了一副"一物降一物"的阵势。这令人惊奇的相克相生奇观,使观斗山名声远播。据说,当年刘备在石鼓坝扎营后,曾数次带领人马到观斗山夜观天象,卜吉凶,测祸福,顺天而行。清王朝时期,官府多次考察地理,还为此出了一道"观斗山离寿狗山之间的距离有多远"的考试题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大围堰

在镇政府旁,有一座倚山而建的名寺——慈航寺,该寺位于刘营古渡口旁,是西渡去河对岸和经大围古道北去玉泉山的必经之路,当年,刘备率军在石鼓坝扎营后,经常路过此地,并到寺中敬香祈福,祈求佛祖保佑顺利夺取西川,早日实现大汉一统,也正是因为刘玄德的光顾,使得寺庙香火旺盛。寺庙造型别致,四四方方,宛若一颗印,庙中的释迦牟尼佛等菩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据说释迦牟尼佛很灵验,前去朝拜的人很多。

刘营镇月亮岩与里程乡的回龙村之间的这段涪江河河面较窄,也很平坦,适合渡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古人曾在此地建起了渡口(今称为刘营古渡口),方便了两岸百姓的交流来往。刘备当年率军在石鼓坝扎营后,在古渡口上下两岸,停泊起了他来自荆州的数千艘战船。刘备常常乘船而渡,来往于东西两岸,了解军情、民情。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蹇家寺

在涪江西岸,有一段古道,是通往玉泉山的,这条道就是今天的大围古道,其道以险峻著称。此古道在刘营境内南起青山碥,朝北经慈航寺,刘营古渡口,月亮岩,文家碥,大围坝,蹇家寺古渡口,王家碥,杨家碥,进入芦溪镇,全长16公里。刘备屯兵刘营后,常骑马经大围古道,往返刘营石鼓坝,大围坝和花园、小围坝,涪县与涪城之间。至今,这条古道依然保存着,走上去时常散发出浓浓的古味。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刘营小学

刘营场镇后有一条溪,叫凤溪(今天俗称三道河),凤溪上有一条桥叫龙桥。凤溪的源头有三条小河,一条源于刘营镇安宁的苗家店,另外两条分别始于芦溪的四平陈家沟与胡家湾,三条河形如三根张开的"凤尾",因此而得名凤溪,在刘营镇的映河村汇聚合流后,曲折流经映河,五洋,龙沟,卫星,机坪五个村,在青山碥注入涪江,是为"凤身""凤颈"和"凤头",因形如"凤"而得名"凤溪"。而龙桥是因传说得名,传说在龙桥河道出现了三根石条,其中有一根石条呈现出"龙"形,龙头、龙身、龙尾都十分清晰,后人认为此条可以镇邪,带来风调雨顺,希望其长留于此,便在此地附近修筑了桥,取名为"龙桥",将流过的沟取名为"龙沟"。刘备屯兵扎营石鼓坝后,常到龙沟漫步思考问题,每到龙沟前,刘备总喜欢站在龙桥上观望鱼戏凤溪之水的景观,也正是历史的碰巧,在刘营除了龙以外,还有凤,注定了刘备与刘营有永远的不解之缘。在刘营这块有龙有凤的地方,暗示了刘备一生的两件命运转折之事。其一,刘备失去荆州时,曾有人荐贤提示,得龙凤,安天下。后刘备一生一度龙凤兼得,在刘营又一次遇到了龙凤合一的溪流,印证了事业成败与龙凤有关,其二,刘备两次屯兵刘营,此地一度呈现出两龙(龙桥、龙沟)、两凤(凤溪、凤雏)的吉兆。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刘备后攻打成都,从石鼓坝,大围坝撤军向涪城进军,将简易的营房交给了当地的百姓居住,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刘备,便将此地改为刘扎营。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地百姓便将"刘扎营"改为"刘家营",也就是今天的刘营。

在刘营场镇的历史上,曾修筑过宏伟的八大会馆,这些会馆大多是入口向街,依山而建。除江西与陕西馆外,其他的会馆均修筑了戏台酒楼,馆后是千姿百态,神采奕奕的佛像(因为历史的原因,神像早已经荡然无存),馆内是能容下千人的戏场坝。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一部分外省人就迁移到了刘营,到了这里后,根据各省的性格和风俗习惯,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建立起了用于"祭祀原籍乡贤神灵"和"凝聚在川的同乡籍人"的会馆,专门供同乡集会,娱乐之用。刘营曾有湖广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江西会馆、陕甘会馆,广东会馆、川南会馆、川北会馆即观音寺等八大会馆。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馆,位于刘营镇正街中段,距古渡口约500米,是刘营镇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客家会馆,距今已150年历史。馆舍占地积2746平方米,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山门、乐楼、正厅、正殿等主体建筑坐西向东,随地势逐级提升,布局完整而严谨。馆内现存有牌匾20多块,每一块都是一部记载客家传统文化和客家辉煌历史的教材。其中,为对孝敬父母、品高德纯的乡亲而称颂为"奠不尊亲""宗族称孝""道德盛传"匾和为祝愿乡贤连科及第官运亨通,并且多子、多寿、多财的"两润三多"匾(两润指典出传统书斋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黑香")最具有特色。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广东馆

刘营的武圣宫,始建于清初,由陕甘移民后裔而建。相传,清嘉庆年间白莲教大军围攻三台未取得胜利,便沿涪江北上,转攻绵州。据当地传说途经刘营时,忽然见到了关公骑赤兔马、手握青龙偃月刀,领万千人马呐喊杀敌的场景,对此,教首冉天元大惊失色,急令大军撤退。刘营镇得以秋毫无损后,镇上的武圣宫开始在三台境内驰名。1883年,李,蓝起义军围攻三台县城仍未成功胜利,也沿涪江北上,转攻绵州城,在途经刘营时,也同样被突然出现的关公所带领的神兵吓得抱头鼠窜,后来三台诗人陈谦听闻后,特作诗一首《纪灵应,七言古风》一组,刊入《萝溪诗草》。于是,刘营的武圣宫更加广为人知。清朝同治年间,刘营镇地方绅士张时亭,见武圣宫"岁月倾颓",便自己出资维修重建此宫。后响应各路诸君,捐资献物者也无不争先恐后的,于是,废者起,坏者易,缺者补,不足者赠,几个月后,武圣宫焕然一新,据记载,武圣宫在重建后,不但规模空前,建筑宏丽,而且其神像体系也十分完备。前殿明间供奉着刘备,庞统,法正;左右分别是以黄忠、魏延和关平、刘峰陪祀,这是刘备溯涪水经刘营等地去往涪城与刘璋相会时在刘营镇石鼓坝扎营时的"全家福"。落成之后,刘营岁贡生赵温其还写了篇《武圣宫碑记》,至于开始写的时间与结束,毫无记载。刘营武圣宫从此成为川北地区香火最旺,影响最广大的"关帝庙"之一。刘营武圣宫及陈谦题的诗、赵芳玉的碑记同时被载入《民国三台县志》。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历史翻到了1937年,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民党当局在刘营镇石鼓坝(今刘营机坪村)建起一座长1200米,宽320米,总面积37.4万平方米的飞机场。竣工后,又将机场编为53号飞机加油站,并在观音寺设置无线电台、指挥飞机起降,把石鼓坝的叶家祠、文家祠改为汽油库。但是,修建成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开始深入中国西南各地,进行毫无人道主义的狂轰乱炸,国民政府的飞机也开始从刘营机场频频起降,最多的一天,机场停机七架。据地方档案记载,1939年,中国军队的一架轻型轰炸机飞机在降落时,不幸被树梢挂伤机翼,坠毁在了机场的北边的罗家梁子上。在刘营,除了飞机场,还有防空洞,在1940年和1941年时,日本曾两次轰炸三台县城,造成了空前的浩劫,据当地的史料记载,有关当局深感刘营飞机场会被暴露,停放飞机是很不安全的,于是,决定在1941年开始在刘营机场以西的石桠山脚下修建飞机防空洞。由北而南,依山开凿10个石洞,每个洞间距在20到30米左右。石洞半圆形,由内外两个同心半圆形石窟组合而成,外窟半径约10米,略大于当时中国单螺旋桨军用飞机机翼的长度,内窟半径约为4米,略大于机头发动机总成的规格。石洞开凿成后,便用桐油煮过的弧形木梁支撑加固。可惜因修筑飞机防空洞的工程艰巨,加上当时的其他因素干扰,不但工程进程缓慢,而且多次因故停止,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也只有部分的防空洞竣工。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刘营自古就是蜀汉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里就发生了无数个故事,这些故事,编制出了一段不朽的历史,就是因为这一段不朽的历史,波澜壮阔,气吞山河。让先人与大自然给予了刘营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值得让当代的我们去挖掘,保护,宣传与利用,传承。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麦冬种植

穿越百年的历史时光,刘营的古渡口守望岁月风云。刘营的古渡口是刘营附近老马,里程,光辉等乡镇数十万村民通往绵阳,三台,中江,甚至成都等地距离最近、最方便的交通要道。刘营的古渡口是涪江赠予的礼物,自古都是商家往来的重要渡口,正因为古渡口的地势险要,在历史上,多次被当做为兵家必争的圣地。在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刘营渡口曾出现了一度的辉煌与盛景,当时,各个省的移民都先后在刘营场镇上修筑会馆,那时的广东,福建,广西,陕西,江西等省的移民在此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刘营的渡口就自然成为了客渡与货运的重要码头,真可谓是政通人和,商贾云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往的人增多了,木船也就无数满足百姓以及过路人的需求了,当地的人就便开始考虑是否新建浮桥。据地方人说,当时,清道光年间,地方上就成立了新建浮桥的协会组织,一些好善之上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不方便之苦,纷纷将自己的土地共计200多亩施舍给了浮桥协会进行出租,再用收回的租金购买木材,在这里建起了一座长250米,宽2米,用"井"字形木支架作支撑,铺木板作桥面,中间高、两头低呈弧形的浮桥。来往的船只从浮桥下的支架通过,当洪水季节来临时,就必须拆除,汛期结束后又重新搭建。这样的运行一直延续到了1930年,因为当时民国政府为了修筑潼(川)绵(阳)公路,此桥就被全部拆掉,再次改为了人为船渡。

三台县刘营镇,因刘备屯兵扎营于此而得名

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在刘营镇,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笔迹与诗篇。诗圣杜甫曾到刘营香积寺"官阁"访古揽胜,题写下了《七律·涪城县香积寺官阁》,诗中是这样记载的: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一个地方离不开文化,也不能缺少美食和特产,刘营镇盛产麦冬,刘营的麦冬产区依山傍水,一马平川,涪江河水绕径23公里,常年种植麦冬3000余亩。

无论是文化历史,还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留笔,还是本土的特产,无一证明了刘营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是个好地方。


作者:蒋林志(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由刘营镇政府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