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一直留存在你记忆中的故事怎么样?

365日谈


记忆最深的就是我和我的父亲发生的故事,每段故事都让我记忆犹新!

考上大学的那年,正是父亲刚刚创业初期,上学没有钱,那会有两个结果,一是辍学,一是借钱!因为自己的坚持,哭着喊着在家里发泄着情绪,父亲就去借钱,正好下雨的那天,父亲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虽是蒙蒙细雨,能够感受到父亲借钱的痛苦……后来长大后,才知道老爸那天伤心的流泪了,一个男人真的是在最困难时期是什么样子!生活不易,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吧,他们把坚强的一面总是留给孩子,困难留给自己,所以我现在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去教育孩子,永远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坚持2020kelly


我快五十岁了,不但有多年读书生活的经历,也有多年打工的经历,那我就讲讲我在一个餐馆从业的经历吧。这个餐馆离我家很近,步行只要十分钟就到了,餐馆老板的生意做得很大,全国连锁餐馆。主要就是为顾客提供早餐,中餐,晚餐,夜宵,四餐,经营品种有粉,面,油条,豆浆,各种饮料,各种煲,各种小炒,我从事的主要岗位就是打汤师傅,做煲师傅,当然也会下面,各种小炒。说说我的一个早班是怎么度过的,早晨快六点我就必须出门,去餐馆上班,把一些食材要准备好,小葱,香菜要洗净切好,台面上好多调料(用于打汤的,做煲的,还有各种小炒的)要储备充足,早班人流量高峰,一般在早晨十点多结束。餐馆生意很好,一般从七点差一点,我就开始忙碌的打汤,我的同事则配合我专门下面,可以说我俩配合的非常默契,她下面也快,我打汤也快,所以这个岗位我干得挺好,干了大概两年的时间。早餐高峰,午餐高峰,总会有些客人要吃各种煲,所以我下午四点下班之前,为顾客打汤的时候多,做煲的时候也多。在我看来,在这个餐馆打工,我从事的也就是一个脑力活的岗位,和领导,同事相处起来,也是一团和气,所以至今还令我难以忘怀。





春光明媒


我小时候就特别崇拜解放军,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去当兵。10岁那年,部队拉练在我村住了一个月。把我给高兴的,天天早起或放学爬上墙头看他们洗衣服,唱歌。(当时我家地方小没有住解放军,我家隔壁书记家房子多,住了一个排的队伍)。他们有时也给我说话,逗我玩。当时的心情开心的不得了。

一直留存在我心里的最值得回忆的故事也是当兵的,那是1989年,我带着孩子去北京给孩子看耳朵。(孩子两岁听不到)从新乡上火车,正遇上越南自卫反击战,从前线下来的回石家庄的解放军。当时坐火车的人特别多,我们只买上了站票,我们抱着孩子站着。我站着的地方正好和解放军他们的卧铺车箱挨着。火车刚出新乡站不久,有一个解放军同志看到我站着抱着的孩子在睡觉,他就起来把他的卧铺让我孩子睡,我推托了好久,那个解放军同志执意让给我们。他硬是自己站到下车。这件事,使我终身难以忘怀。

英雄解放军上前线拼命的是他们,在后方照顾老百姓的也是他们。人民的英雄爱人民。

向解放军致敬!!!











南太行山脚下小城女人


谢谢:

记忆中深刻的事

就是我的养父养母。

在我很小的时候,因家里兄弟姐妹多,就把最小的我送给了养父母。养父母家的孩子很小时就夭折了(因那时家庭条件有限,思想也有点陈旧,有点小病也不愿到医院去看,小病脱成了大病,而后无法医治就耽误了)所以领养了我。但我也是幸运的,养父母对我很好,倍加呵护。吃最好的,穿最暖最漂亮的,在蜜罐中长大。因为太宠爱的原因,养成了贪玩的习惯,不懂帮父母分担家务,我的养父母除在生产队劳动外,还要屋里园里忙碌,积劳成疾,过早的离世。离开了还不懂得感恩的我,对父母没尽孝的我。追悔莫及。无法祢补,永远的痛


冰之缘7989


小时候在老家,邻居大叔对我很好,每次我路过他家门口,他都会教我写两个字,有时候会变出两块奶糖给我,可是大家都说他是个疯子。让离他远点。有一天一大早一街坊大娘急匆匆过来我家说疯子死了,让姥姥去他家帮忙,不知为啥姥姥拉着我的手就往他家去,到了他家她就去帮忙了,而他的尸体就躺在正屋地上的一张木板上,已经穿好了寿衣。那年我5岁多,大人们都在院子里忙,只有我站在他旁边一直呆呆地看着他,我很想叫他起来,这时忽然看到他半张着的嘴里有个铜钱撑着,我感觉他很难受,就想伸手把那铜钱拿掉,结果邻居大娘突然从后面拉住我的胳膊,往屋外拽:“你这孩子,快回家去,你没看他脸色那么黑,是枉死的。还敢靠他那么近。”我被拽走了。可是这件事一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



玄幻月影2907


一个报摊,也曾是他的一方天地。

我曾住过的老小区门外有一个书报摊子,所谓摊子,可能是我们本土方言,实在是很简易,大概就是一个小桌子上面再垫个木板作为延伸,可以多展开些报纸,守着书报摊的是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看起来总是很安静,听街坊说他曾经当过老师,后来有一次中风很严重,从此之后,腿脚就很不方便了,处于“半瘫痪”状态,年纪也不算大,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歪着头坐在旁边的靠背木椅上,穿着已经洗的发白却很熨帖的袄子与棉裤,口水不时的流在一条崭新的红围脖上。后来不知原因为何,小摊又搬到了不远处工商银行ATM机旁,没有人去“打扰”,也算是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一次我上班走的很早,大约是五点半左右,正是严冬时节,寒风刺骨。当我路过那个小摊位时,(看到一位中年妇人,应该是她的妻子,后来得到了证实)正搀着那个男人沿着墙边走过去,他喘着气,用手竭力的去撑着旁边的墙面,似乎是想替她省些力气,短短的几步路,却已满头大汗。我看着这幅场景,只觉得鼻头一酸,揉了揉眼眶,迈着步子向着地铁口走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城里的乞丐也多了起来,乞讨的形式也很是五花八门,他们通常是得了一种很让人同情“软骨病”,一跪在地上就是一整天,面前散落一些零钱。或是闭着眼睛拄着拐杖,另一手则是不停的摇晃着碗里的硬币,使其更加响亮一些。起初我常常从兜里掏出一块两块,后来被媒体证实了是假的,我就再也没有理会。

那天我快要回到小区,听到了一阵响声,于是我便停下来寻着声音看去,这个正在努力讨钱乞丐不停地用他可怜的目光扫射着周围路过的人们。他看起来瘸了一条腿(其实是把腿弯起来藏进了裤子里,低劣骗术早已被曝光),躺在一个安装了轮子可以滑动的木板上,木板上还放着一个音响,循环播放着请求救助的话,正是这声音的源头。呵,又是一个骗人的故事,我偏过头去,看着守书报摊的男人,他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侧过身弯着腰去整理那些书报,这一瞬间我内心猛的震颤了一下,觉得他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好像他站了起来,身上发着光,完全盖过了旁边的正在乞讨的乞丐。

春夏秋冬,日子也一天一天过去,他每天会准时的出现在那里,坐在木靠椅上守着那个书报摊,我则时不时会去光顾一下,买几份报纸或者买几本杂志,周边相熟的邻居也都如此,大家默默地替他维持一下基本的生活,他的脸色愈发的红润了,笑容也多了起来,每次我们去,都会咿咿呀呀的努力说“来了”这两个字,我们也相视一笑。

因为工作原因我搬离了这个小区,很久没有回去了,有时候看着路边的乞丐,也会突然想起那个执着的守着书报摊男人,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如何。近日又听到老邻居们在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那个老小区热火朝天的整修翻新,还要创建文明社区。我真替他们高兴,他们向往的新生活即将到来,不过不知道,那个男人在这个城市里是否还有一平米的容身之所。


365日谈


穷的一无所有,人不要太善良,


二爷6044


被我妈打……


臭屁的小跟班


童年的回忆,生活的轨迹!出生在东北,欣赏北国风光,小时候最开心无忧无虑,玩泥巴,跳绳,滑爬犁,滚铁圈,捡野菜,野游山水好不自在,父母的教育让我和姊妹在那冰天雪地环境长大,这就是我人生最好的生活!


可心88862


我发表的小文也有我的小故事,很有可能你不感兴趣,所以等以后有文化了我再写更生动的故事给你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