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房宮到秦嶺別墅,帝王將相、達官富豪為什麼瘋狂迷戀終南山?

yybukn


附庸風雅罷了。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終南山隱士和秦嶺別墅的新聞可謂是喧囂一時,大家的目光逐漸的被終南山隱士生活與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吸引。在讚歎隱士們心靈的純潔與高尚之後,大多數人會思考自己的精神世界,多數都是邊思考邊否定,直至最後得出:“塵世多喧囂,隱居淨心靈”這一結論。

我們普通人有這種想法,達官顯貴自然會有。我們現在有這種想法,古代人自然會有。但是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正的追尋心靈的平和,有多少人是帶著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或者有多少人是真的厭倦了這塵世,有多少人只是在附庸風雅?

為什麼是終南山?

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離西安不遠。西安說自己是中國第一古都,能有資格提出反對意見的也沒有幾個。在很久之前,我國的術士和方士等言怪力亂神之人認為中國有所謂的龍脈,而最大最好的一個就是秦嶺。

這是自古以來就流傳下來的說法,說明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大家是默認了的。秦嶺之所以能夠超越其他所有的山脈成為最好的山脈,在筆者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位置好。秦嶺的位置在古代是非常好的,正居中原,周圍沒有比它更高大的山脈。

周朝發源於岐山,岐山在秦嶺附近;秦朝的咸陽也在秦嶺附近;長安城也在秦嶺附近。也就是說我國在元朝之前的歷史,所有穩定的封建統治的首都都在秦嶺附近。

秦嶺附近在很早之前生活著最多的人。在秦嶺的地位確立好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中原地區,別說廣東了,就是浙江南部都是蠻夷流放之地。古人對神秘的東西向來都是很尊重的,對於離自己並不是很遠,而且很神秘的秦嶺就更不用多說了。

終南山是秦嶺靠近西安的一部分。隱居終南山這種說法在漢朝才有的,漢朝的首都是長安。而終南山是靠近長安的所有山中最高大,最險峻,最神秘的一座。所以一旦達官貴族想要逃命,或者參悟透了人生,第一個要去的自然是離自己不太遠的地方,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否則,他們為什麼不去廣西貴州呢?山更加險峻,一如深山,找都找不到。還有就是終南山是有人家居住的,而且在道家以及術士們的口中是“天下第一福地”。為什麼是福地?還不是人封的嗎?人之所以封就說明人對這個地方瞭解,並不是荒無人煙。

終南山帶給筆者的思考。

附庸風雅是中國人一大傳統,所有虛無縹緲的精神層次都是風雅。也許古代隱居是為了避禍,遠離俗世的紛擾。今天隱居要不是在社會中無法立足,要麼是去浮躁。

現如今的社會是名利的社會,這不是什麼壞事。沒有慾望就沒有進步,沒有進步,社會就是一潭死水,沒有意義。但是人心就真的那麼浮躁嗎?浮躁的人心就非得隱居才能平靜嗎?隱居能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嗎?我認為不能,隱居就是出世,遠離社會。社會是無處不在的,離開了別人,個人是無法生存的。

社會每一次的進步都是把人類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現如今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分工合作。隱居者並不是獨自一人,也需要幾個人一起生活在一起的。這不也是社會的一種形式嗎?只是一種低級的社會形式而已。

所以現如今的隱居並不是出世,而是對現在社會的否定,是迴歸原始社會的一種行為。但是有這種必要嗎?這個社會就真的沒有一塊淨土?內心安靜,不爭不燥的本心才是每個人的淨土。而不是尋找一塊安靜的地方,與世隔絕。

現如今,罵社會浮躁,罵人心壞成了主流聲音。這沒有什麼不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正確面對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發現了問題就一味的批評,一味的遠離。遠離能解決問題嗎?隱居不是風雅,而是逃避現實的懦弱。魯迅曾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隱世沒有不好,只是個人的生活方式,追求不一樣而已。而為隱世一面加油吶喊,一面只批評社會浮躁不肯從自己做起解決問題的人才是最浮躁的人!何為浮躁?不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

帝王將相、達官富貴才是入世最深的人,不肯面對自己遇到的一切,不肯解決自己應該解決的一切,只想著到時候隱居。說什麼追求內心的平靜,從沒在哪裡見過孔繁森說過這樣的話,也沒聽過焦裕祿說過。哪有什麼社會浮躁,浮躁的不過是人心罷了。


無筆史官


中華祖龍崑崙山發脈,分北中南三龍。

其中中龍便是由一千六百里的秦嶺作為主脈。


龍脈很多,秦嶺不是最老。也不是最大,但她最重要。因為她居中。秦嶺為中國地理南北分水嶺。南面的水流入漢江匯入長江。北面之水流入渭河匯入黃河。

長江黃河構成中華龍的兩大血脈。而兩大江河都發源於崑崙山脈。而終南山居於秦嶺北麓。中龍在終南山形成一升一降之勢,有一種騎龍昇天之象。


這裡史帝文商,儒釋道法,田河峪林,關諡要塞,一座秦嶺,半部中國史。

秦朝在這裡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劉邦在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建立大漢王朝。隋唐在這裡建都。造就萬邦來朝的盛世輝煌。

終南山在中龍秦嶺腹地,在這裡開始向東北方行龍。產生一種上升之感。造就了騎龍行風騰飛之勢。所以從阿房宮到今日人們都把終南山看做聖地。來此修行。


靈虛子000


因為終南山位於中國的一條龍脈上。在風水學上,崑崙山是是中國的神山,是萬山之祖,相傳元始天尊、西天王母在崑崙山接引有緣人登天。明朝的劉伯溫在《堪輿漫興》裡面就說:“崑崙山祖勢高雄,三大行龍南北中。”就是說,中國有三大龍脈,皆出自崑崙。

北龍:從青海、西藏、到東北三省再到白頭山、日本列島。這裡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平壤、首爾青瓦臺。

中龍:位於黃河、長江之間,秦嶺、終南山一帶。坐落於此的城市有西安、洛陽、濟南。其中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洛陽是九朝古都。

南龍:雲,貴,兩廣,福建,南京,臺北一帶。有一種說法就是,臺北歸來之時,就是三龍聚首之日,也是中華民族崛起之時,看來也不無道理。

現在,應該明白終南山秦嶺一帶為啥有那麼多違章建築了吧。因為人家建在了龍脈上,不僅自己飛黃騰達,還能子孫萬代興隆。

風水這東西有時候不信還不行。傳統的風水講究左青龍,右白虎,後玄武,前朱雀。

舉個例子,滿清的龍興之地在哪裡?東北,東北正好處在北龍的延伸線上。明朝的朱棣之所以遷都北京,一方面北京是自己的封地,好管理。再一個因素就是北京正好處在龍脈上,風水好。

再舉個例子,韓國總統老是出事,沒有一位總統善始善終,你看朴槿惠讓人給整的可憐啊!

看看青瓦臺的風水:當時建設青瓦臺的時候,中國的風水大師親自過去點的穴位,也算是那裡最好的風水寶地了。青瓦臺依北龍脈洛基,左邊有青龍山——駱山,右邊有白虎山——仁王山,前面有河水環繞形成玉腰帶,玉腰帶前面還有朝山——案山,可以說都佔全了。

但是據風水大師說,有一個不足之處,左青龍、右白虎講究降龍伏虎。就是那個白虎山要扒著,不能抬起頭來。看一下青瓦臺的白虎山——仁王山就知道,老虎一直高高抬著頭,形成了白虎銜屍之勢,太高亢了,一直壓著青瓦臺。這樣對主人來說,不是很好,要麼不順,要麼生病。你看朴槿惠,不光不順,還確實生了病。


咱中華大北京就不一樣了,看一下:北京左青龍是外興安嶺、太行山;右白虎是雲貴高原;後玄武是青藏高原;前朱雀是泰山;格局有多高,天佑我中華啊!


品讀春秋001


在平時生活中,人們經常會被生活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讓人生起隱居的心思,當然了也不是真的隱居,現代人用習慣了WIFI、網絡、手機,讓他們去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待一個星期估計都待不住。不過古人就不同了,他們時常有隱居之舉,但要說起隱居最好的地方,那麼很多古人都會告訴你,終南山。

翻閱一些史書可以看到,歷史上有不少有名的人,對終南山十分推崇,認為那裡是距離神仙最近的地方,因此很多修道的人,都會選擇在那裡隱居,而且古代的帝王們,也想把行宮修建在那裡,從古代的阿房宮,到現代的秦嶺別墅,為什麼這些有權有錢的人,都喜歡往終南山跑呢?我們先不說理由,先來看看終南山在哪兒,終南山屬於秦嶺山脈的一小段,距離西安不遠,古代有許多術士認為山川河流都是有神靈的。

並且還有龍脈這一說,秦嶺這條山脈,也是古代人認為最好的龍脈,因此帝王將相們,都希望居住在這裡,這也不難想到,秦嶺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了,古代人都相信風水的說法,但凡請人建造屋子,或者裝修什麼的,都要請一個術士,先來家裡給看看,什麼地方該放什麼,不該放什麼,不然容易犯忌諱,讓自己受損。在後世人眼中,這只是在忽悠而已,但在古人的眼裡,這可是個大學問,無論是皇帝貴族,還是庶民對此都深信不疑。

終南山在中原最好的一條龍脈上,崑崙山又是神話中,元始天尊、西王母接引下界人上天的一個途徑,因此終南山秦嶺一帶,從古至今有那麼多人追捧,想必大家也很清楚了,因為人家居住在龍脈上,自己不僅可以飛黃騰達,子孫後代還可以受益,不過這都是風水所說,像講究科學的現代,就不會這麼容易迷信了。不過風水這個東西,你說是假的,但其實又有些玄乎。

你若說它是真的,也沒有那麼管用,但現在還是有人對此深信不疑,中國的歷史上,龍脈與國祚綁在一起,按照風水師的說法,如果建在興旺的龍脈上,那麼國家可以永垂不朽,反之亦然。

但我們再來看秦朝,始皇帝的陵墓,選在中原最好的位置上,但始終還是無法庇佑他的兒子們,大秦該亡還是得亡,根本不會因為位置的關係,而延長國祚,如果風水的說法是正確的話,那麼就不會出現那麼多朝代更迭了,大家一開始去佔個好位置不就行了嗎?何必南征北戰。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古代人推崇迷戀終南山,是因為迷信的緣故,認為風水說的有理,但現代人迷戀終南山,就有些附庸風雅了,終南山是很多隱居人士的首選,但有些有錢人為了裝,便大肆在秦嶺上搞建築,孰不知隱居不是享受,而是對自己的考驗罷了,心靜才是修道的基本。


木劍溫不勝


終南山這塊地方,之所以能夠成為歷代以來無數的士子們想要隱居的地方,最為重要的是得益於它獨特的位置。


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分支,從地圖上來看,繁華盛世的長安城就位於終南山的正北方向,而且正好是在整個終南山的中心點上。


這種獨特的位置,也讓終南山成為了很多人所向往的一個地方。



其實,歸隱終南山成為很多人的一個理想的心靈的棲息地。


無人打擾,也遠離塵世間的喧囂。


2008年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新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因為真的有人在終南山找到了歸隱的仙人,當然了,這裡的仙人也是咱們尋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群眾一樣,只不過他們久居終南山的那股子飄逸之氣深深的打動了當時的尋訪者。


此後的大把時光,人們在終南山中偶爾遇到的人也僅僅是一些佛家僧人,真正的達官顯貴其實已經很少有人願意來到終南山中歸隱。


而在古代歸隱終南山的人,更多的是一些厭惡了朝堂險惡的士人,而他們又不願意去朝堂做官,於是才有歸隱終南山這一說。


當時的百姓很少有人願意歸隱到這裡的,遠離人世間的生活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坦然選擇的。


歸隱終南山這件事,有一部分人是情懷,另一部分人則是受到了“群體效應”的影響,當原來元多的士人們開始厭惡朝堂之上的風風雨雨之後,他們很容易效仿之前那些歸隱於終南山之上的那些士人們。


歷史總探長


太乙近天都,連天接海隅;白雲回望合,晴靄入看無。

這兩句詩其實已經已經把這個問題解釋了大半。無論是從它的位置、地貌來看,都是一個尋仙問道的好去處。



終南山挾秦嶺之腹,騎於震龍之脈。

中國歷史上,王朝國祚的傳承最看重的就是龍脈一說。

虎頭城向江心起,龍脈泉從地底來。

“龍”,可飛可潛,可隱可現,就如同山脈的起伏高低,蜿蜒曲折。龍脈源於腳下之土,如同春芽一般破土而出,只要佔得龍脈,便可佔得生機。

終南山位於秦嶺腹地,而秦嶺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大龍脈之一:中龍(震龍之脈)。



我們華夏大地上龍脈有三條,護佑華夏北、中、南三地,皆有騰飛之勢。秦始皇掃六合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後傳至“千千萬萬世”。

古人信奉風水,講究遇龍抬頭。秦國國都在咸陽、又築阿房宮在秦嶺之上,為的就是能夠佔據這條龍脈,汲日月靈氣、普天地精華,使得秦國能夠萬世永傳。

一支龍脈被秦國所佔,北、南仍各有一支。據傳秦始皇擔心日後這兩處龍脈之地會孕育出曠世奇才與大秦爭奪天下,便費盡心機斷絕龍脈:北築長城和南擊百越。

三條龍脈只剩其一,華夏大地所有的運勢都歸於中龍,而終南山又騎於龍脈之上,那些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怎會不迷戀於此。

因聚集靈氣,先後有十三朝建都於終南山

西安,古時稱長安,是十三朝古都,先後有西周、秦、西漢、王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安身於此。



而長安又位於終南山偏北,古時“北”即為“上”,建都長安即為建都在龍脈之上,必能護佑國祚的永恆。

現如今,終南山仍有“隱居聖地”的美譽

終南山的地貌自然不必太多的修飾,光看圖片就能知道此地堪比仙境。




清晨遊於竹林間,聞窸窣鳥語,望壯麗河山,沏一壺茶,品人生百味。這樣的生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今人何況如此,古人甚是相同。


摯潷畫畫紅塵


終南山作為道教聖地,為何自古受到帝王將相、達官富豪的青睞?

其實個人認為,這些人迷戀的並不是這座山,而是這座山背後的故事。

歷史上如老子、伊喜、姜子牙、鬼谷子、張良等人先賢都有過遊訪或隱居終南山的記載,這也為終南山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為何很多人都瘋狂迷戀終南山?

如單純解釋成風水,或許可能有風水原因,但也並不足以說明什麼,畢竟不是誰人都懂風水,也不是誰人都信風水。

我認為,歷史上的先賢前輩、帝王將相、達官顯貴之所以看重終南山,就是因為這座山有“先聖”的背景。

作為普通人,多少都有“朝聖”的心態,都有追逐聖人腳步和痕跡的願望,想走一遍聖人走過的路,故而這座山從有了第一個故事後,就出現了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相信去往終南山的人並不在少數,但是被歷史記住的,與終南山融為一體的,並不多。


人對社會的認知分很多層面,大多數人都應該是這個過程:

第一個層面是溫飽,首先要活下去。

第二個層面是活得好,不但要活下去,還要活的好,說通俗一些就是富有。

第三個層面就是追求社會認同,當人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享受到了一切錢財能帶來的改變,這時候,勢必會把下一步重心放到追求社會認同上,可能是通過追求比別人更高的權力獲得,也可能是追求讓人讚譽的名望獲得。

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大概就是處於這第三個層面。


當然,還有下一個層面。

那就是“朝聖”,當人的知名度,財富,權力都達到一定頂峰,那他勢必還要去追求一些“形而上”的東西。

所以有些人迷信鬼神,有些人信奉前賢。因為只有這些,才是在主體意識上高過自身的。

一個普通百姓,還在擔心溫飽問題,擔心下一代的教育問題,擔心工作問題,他們是不會迷戀終南山的。當然,真心向往終南山背後文化的除外。

大多數人在這個階段都不會迷戀一個地方,因為還沒有追求這個精神層面的物質基礎。

其次,迷戀終南山也未必是迷戀這座山,而是指背後的文化。

如果這個文化出在黃山,嵩山,那後人也就不會再迷戀終南山。

這座山只是文化的載體而已。

就像並不是很多人都迷戀西藏,因為那個文化與我們所習慣的有差異,比如喇嘛會雙修,大多數人不理解,所以也沒那麼迷戀,對風景的嚮往多過文化。

僅此而已。

唉,一看到西藏的圖片內心就激動,今年抽空一定的去一趟。

括弧,我單純喜歡風景,不是羨慕他們的雙修。


梁宇航


《秋日翠微宮》 [唐]李世民秋日凝翠嶺,涼吹肅離宮。荷疏一蓋缺,樹冷半帷空。

在大唐的帝都長安,南面就是鬱鬱蔥蔥的秦嶺,在秦嶺腳下,有一座屬於大唐皇帝的別宮,這是唐高祖李淵給自己建造的太和宮。李世民即位後,重建了此宮,在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重建完畢,改名翠微宮。太宗便開始在此避暑,處理朝政。

為什麼唐代的皇帝,要放棄大唐帝都的繁華,跑到這深山中呢?

劉禹錫有詩云:
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
湯餅賜都尉,寒冰頒上才。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終南山下的離宮別苑,有點像現在的避暑勝地。不過也確實是這樣,夏天的關中平原,還是比較悶熱的,此時的終南山,就比較涼爽,因此也是天然的避暑之地。正所謂:“千章古木蒼煙合,數尺殘碑碧鮮封。獨喜滿懷吟興時,參天花朵玉芙蓉。”

見慣了大唐長安的塵世喧囂,這一方山間別院,自有幾分清淨。

所以不僅皇帝喜歡這裡,長安的富豪也紛紛到終南山下建別墅,好不熱鬧。

更有無數厭倦紅塵之人,到終南山裡靜修,也成為終南山的一個動人傳說。



歷史寶藏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所有選擇終南山隱居的人,都不是真隱士。真正的隱士不會選擇終南山隱居;而“隱居”於終南山的人也一定是另有所圖的。

中國有一條成語叫終南捷徑。這一典故出於《新唐書·盧藏用傳》,講的是唐朝有一個叫盧藏用的書生,因為沒有考取進士,於是與哥哥一道在終南山隱居並開始經營自己的“江湖”聲望。後來他名聲越來越大,終於引起了朝廷的重視,朝廷遂徵其為拜左拾遺。盧藏用當上官之後開始虛假諂媚,為世人所不齒。後來司馬承禎欲隱居,盧藏用勸他去終南山隱居,司馬承禎便諷刺地說道:“終南山是當官的捷徑啊!”

終南山雖是福地,但距離唐朝的都城長安非常近,所以達官貴人也願意在此修建別業,於是終南山算是最接近江湖的廟堂。因此,隱居者在終南山的作為很容易形成對長安朝廷的影響力——而古代皇帝出於各種各樣的因素,也願意在江湖之遠求賢,所以終南山又算是野賢據點中最接近廟堂的一站,這樣大好的地理位置,當然會被有心者利用。所以,終南山算是達官貴人的後花園,也算是草根野心家步入廟堂的捷徑,這樣亂烘烘的地方,真正的隱士怎麼會來呢?


切割地球


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