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是深愛還是慾望,埋葬了當年少女心

點上一爐沉香屑,看煙霧朦朦朧朧升起,亂了視線,恍恍惚惚,彷彿又看見那個叫薇龍的姑娘。

那是張愛玲《第一爐香》中的女主人公。沉香的味道最是凝神,卻總帶著一種蕭條毀滅的決絕,有著本想死亡的暗黑氣息,像極了張愛玲沉香屑系列小說下的女子,一個個最終奔向了深淵般的結局。薇龍不是這場悲劇的唯一,卻是我想談的第一。

玉蘭芬芳正年輕,最是初見最難忘

在輕輕合上這本書,腦海裡最先浮現的不是燈紅酒綠後濃妝豔抹一襲華衣的少婦,而是還穿著不土不洋的南華中學的校服的羞怯女孩。那時她還年輕,單純地像一朵白玉蘭,濃厚的花瓣濃郁的清香,潔白的花朵純良的心,最是嬌豔美好的年華。

讀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是深愛還是慾望,埋葬了當年少女心

此時,她正有點怯生生看著香港山頭最是華貴的住宅區,還在因為姑母初見的刻薄還有僕人的冷漠紅了眼睛,正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樣。暗暗告訴自己:“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將來遇到真正喜歡我的人自然會明白的……”

在重讀第二遍的時候,我不禁深深嘆息,因為她最終還是淪陷在金錢名利的慾望中,忘了當初要行端立正的初心,而更可悲的是,她遇到了自己深愛卻不愛自己的男子,只有無盡的利用。

那時,她看著滿壁櫥的華麗衣衫,孩子氣的偷偷試穿,卻意外的發現都合身,恍然明白這是姑母的安排。偷偷試穿華美衣袍的竊喜蕩然無存,癱坐在床上,低聲道“這跟長三堂子裡買進一個人有什麼分別?”

那時的薇龍即便面對著華貴的衣袍,依舊知道自己的初心是為求學,而非其他任何交際。但最後的她,到底是舍不下這榮華富貴,還是那個叫喬琪的男子?

這時,面對司徒協為她帶上和姑母一樣的金剛石鐲子,她還能果斷拒絕,因為知道這份厚禮背後的交易,而交易物是她所堅守的自己。

“無論如何,我得想法子還給他,丟了可不是玩的。”她暗暗對自己說道,那般堅定,為了自己的初心,不能墮落。但世事難料,她最終還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成為當初她最不想成為的人。

玉蘭一般單純美好的女子,對比後來淪陷的女人,讓人更加難忘當初少女的簡單初心。

玫瑰妖豔卻無格,為愛為欲已沉淪

《第一爐香》的故事高潮要從青澀女孩的墮落轉變開始:薇龍愛上一個叫喬琪的男子。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這場墮落,或許那是一朵火紅的玫瑰正在緩緩綻放的過程,正散發著最是妖豔的誘惑氣息。正在盛開,也正在沉淪。

可惜,這朵紅玫瑰卻被一柄名為愛情的利刃割斷了所有保護自己的刺,那把利刃的主人,叫喬琪。一路走來小心翼翼守護自己初心的女孩最終還是不小心弄丟了自己的心。

讀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是深愛還是慾望,埋葬了當年少女心

愛情最初的模樣或許只是好感,那一點點若有若無的喜歡,縱使知道這背後是無盡深淵,也總是不以為意。薇龍最初的好感或許來自於對比,對比盧兆麟對姑母的淪陷,喬琪的堅守倒顯得可貴,又或許是男子風趣的談吐讓她傾服。誰又能準確闡述呢?這是愛情呀。

在和吉婕一次深談後她知道了喬琪並非良人後,便迅速收了自己的那點好感,如同從來沒有過一樣,但是總有一點丁香般的、淡淡的惆悵。

但是能夠壓抑住的感情,也不是愛情了。丁香般的惆悵如同壓抑不住的思念,讓薇龍總是會不停聯想起喬琪:他喜歡在用腦時把臉埋在臂彎,她想去吻他的腦後的短頭髮……她想著他,便感覺到了快樂。這種快樂的感覺,叫相思。這時的她縱使再拒絕再自欺,她的內心已經為他留了地方。這時薇龍對喬琪應該不僅僅是好感了,應該是喜歡。

淺淺的喜歡到深深的喜歡,或許只需要一個瞬間。“她覺得她和她心裡喬琪的一場掙扎,她已經筋疲力盡了,無力再延長下去,她對愛認了輸。”薇龍開始低頭樂,先喜歡的人,總是卑微的。

如果在一段愛情裡太過卑微,那這愛情便已經不是愛情。薇龍或許明白,或許不明白,或許是能明白而不想去明白。這場愛情來得太洶湧,對手太精明。其實薇龍何嘗沒有掙扎?

“我知道我變了。從前的我,我就不大喜歡,現在的我,我更不喜歡。我回去,重新做一個新的人。”她鄭重向姑母告別,也是想向這段荒唐的愛情告別。接二連三的電話,川流不息的送花,都沒有留下這個女子,最終留下她的竟是一場纏綿的風寒感冒。

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後,喬琪不再跟上來了,卻也沒能離開,但薇龍的心也留下了。“我愛你,管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薇龍最後這樣對喬琪說道,也是對自己說道,她總是要說服自己的內心,讓它不至於那樣痛苦,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是好是壞都是應該的。

讀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是深愛還是慾望,埋葬了當年少女心

這般自欺欺人的語言,這場不對等的愛情,只有一方無盡的付出和另一方無盡的利用。太過不平等的權利與義務的分配,讓這場愛情早已變了質,而或許他們之間本來就沒有愛情,只是一個痴情女子的痴心妄想,只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春秋大夢罷了。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最初玉蘭般單純美好的女子,在名利場下逐漸成長為妖豔的紅玫瑰,又被一段不對等的愛情拔掉了保護自己的刺。最喜歡黛玉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薇龍如花一般的存在,花有凋謝時,人無再青春。

倘若她老了呢?當容顏不再,她該何去何從?親人不親她,愛人不愛她,環繞在她身邊的,只有無窮無盡的算計與利用。“她的未來,也是如此——想起來,只有無邊的恐怖。”薇龍是知道自己的結局的,但是正如在知道喬琪沒有真心時卻還是淪陷了一般,她不敢想未來,也不願意想未來。

讀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是深愛還是慾望,埋葬了當年少女心

她只能在日常生活的零零散散中勉強安心,勉強讓自己疲憊的心得到休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或許,這是她最後的結局。但是文中沒有明說。或許會有轉機呢?或許這也正是薇龍所想。

但是我們都知道,基本不可能了。沒有明說的悲劇似乎更是悲情。這是一個女子的墮落,這是一個靈魂的淪陷。當初簡簡單單青澀美好的少女心,就這樣迷失在不知道是深愛的深淵還是慾望的糾纏中。

香爐裡的沉香氣味淡淡,有著一種難言的悲傷,香燃盡了,或許,薇龍的故事也就謝幕了。

王小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