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三千萬,失業三億,電商興旺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反面之人性的弱點


有些人認為電商興起讓很多實體商家破產失業,而且就電商自己來說,也是開得快倒得快,利潤很低,假貨屢禁不止,電商興旺其實是一種虛假繁榮,弊遠大於利。

我認為這種觀點帶有很大的偏見,縱觀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說我國是電子商務發展最繁榮的國家,從城市到農村,從汽車到零食,電子商務幾乎無所不包,不知道您有沒有從網上買到過什麼讓您感覺不可能買到的東西?“萬能的淘寶”確實讓我感到了只要你想到的,就能買的到。

有人卻說,我國電商獨大,說明我們方向走偏了,電商對實體經濟衝擊太大,應該限制電商的發展。那麼,回到話題上來,我國電商獨大有哪些原因,是不是弊大於利呢?

  • 首先,電子商務的發展並沒有替代實體經營活動,只是把實體經營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提高了經營效率,擴大了用戶群體,東西還是那些東西,本質是經營方式的改變,怎麼會走偏呢?

  • 其次,我國之所以電商發展迅速,主要原因是互聯網的發展,而最重要的基礎是因為人口眾多,居住集中,很難想象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如何發展電商,所以電商發達符合我國國情。
  • 第三,電子商務大發展離不開幾個重要的拓荒者,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阿里的馬雲,噹噹的李國慶,京東的劉強東,以及不斷跟隨的拼多多,分期樂,還有轉型的蘇寧、國美等等,電商發展離不開他們的創新思維。
  • 第四,電子商務離不開移動支付,移動支付隨著電子商務而發展壯大,移動支付被稱為“新四大發明”之一,可以說是電子商務發展的衍生品,說明電商會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壯大。
  • 第五,電子商務的關鍵是最後一公里,我國因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成為一個強勢產業,一時間讓包裝箱價格翻倍,更是創造了數百萬的就業機會,說明電商在一方面會減少就業,另一方面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第六,電子商務的發展,讓產品搬到網上,有人可能詬病網購產品的質量問題,但是終究投訴有道,原來充斥農村市場的假貨現在幾乎沒有了,為什呢?其實是網購消滅了它們,因為農村快遞普及後,偏遠農村也能方便地享受到電商的便利。說明電商不是假貨的始作俑者,而是假貨的尅星。

不可否認電商興起的過程中,確實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整體上看,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方便了百姓生活,迫使實體店改變經營模式,提高經營效率,實現優勝劣汰,好處是遠大於弊端的。


互金直通車


對我個人來說就是利,我沒有文化,沒有經商經驗,沒有資金,打工還是最低的職位。

如果沒有網絡我估計這輩子都沒有希望,沒有出頭之日,我嘴笨,膽小,不敢和陌生人隨意聊天,所以我知道自己肯定做不了老闆和做不了生意。擺過一次地攤緊張害羞到難以形容。

可是命運讓我一個初中畢業生能從網絡中找到客戶,我做外貿鞋子10年,身邊大把人後來去做生意了的,我也有資源,可是我不會開店,沒有錢開店,有資源又能怎樣?可是網絡是一個好東西,不管那在天涯海角,都能找到我。打工15年最高工資沒有超過5千,16年時候,現在我一年可以2-30萬,這在我以前是不可以想象的,我做所以拼的是資源,外貿貨,所以只要要識貨的客戶還是不錯的,要做的就是吸引客戶。我很感謝生在網絡時代,不然再過幾年估計打工老闆都不要我這種人了。

但是對於整個來說,網上賣東西還是有點傷害,我的親身經歷,在中國想做好東西高品質的產品很難,你得有一個非常能吹牛逼的團隊,中國很多賣的好的產品都是靠的營銷,不過沒有什麼好東西。忽悠人是真,中國製造業的一群人都在拼低價,賺快錢,做品牌的很多都沒有錢賺











東莞鞋子哥啊隆


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它的快速和繁榮是不容置疑的!它是英國在亞洲經營最久的地方,所以對它的影響很深遠!

1.以香港人的精明,不能不知道網絡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同時它也知道互聯網對經濟的影響的壞的方面!

2.發達國家對大企業一直都有防範之心,對壟斷企業的拆分不遺餘力!例如一直對微軟的壟斷調查,持續關注!對零售的小商戶有很多保護,發的超級市場每週都會停業一天。

3.現在的阿里巴巴……等代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他們代表的是金融資本的力量,金融資本天生嗜血逐利,對實體經濟的滲透無處不在!

4.離我們很近的韓國,就是財閥力量強大,人民的生活不容易!大家都應該深有體會,吃一頓五花肉就有過年的感覺!

5.互聯網的APP,只是一個平臺,沒有創新,沒有生產力!他們只是趴在實體經濟上吸血蟲,不段抽走實體經濟的造血的能力,用低價把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無下限的擠壓,導致大量的生產企業倒閉!倒閉了,意味著大量的工人失業,工人迴流,導致城內消費下降需求下降,導致農村生產的農產品無處可去,導致經濟不斷惡化!

6.農村消費能力下降,進一步導致城內工廠的開工不足,惡性循環,經濟不可持續!也許經濟危機真的來了!

7.城裡的夫妻店,是城市的經濟單體細胞,很多夫妻店被互聯網的美團和餓了嗎抽走21%和17%的利潤,進一步掏空城市的根基。京東和蘇寧對小零售店的名字上的吞併,進一步蠶食經濟單體細胞,經濟根基惡化更深!

8.近一年政府熱衷於創城,算一個賬,不算行政上的投入!例如瀋陽,一個攤,一個家庭,一家的消費能力,10000個攤*1000元的營業額*365=3650000000元。36.5億的消費拉動是多大的經濟效應,大家都會有個心裡衡量吧。

9.互聯網和權力是一樣的怪物,需要關在籠子裡,這樣經濟才能慢慢復甦!


上善若水73647989


我直接先給出我的看法:中國當前電商發展已經跑偏,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是弊大於利!當然,電商發展至今,帶來的負面作用已經令中國很多有識之士非常憂慮,明白人都看得出來哪兒出了問題,但是這不是“取締”或者“限制”一句氣話就能解決的。

簡要分析一下中國電商的現狀和“幾宗罪”

一、群起而上、野蠻生長、惡性競爭,把消費市場搞爛了。現在的中國電商,絕大多數平臺說白了就是個網上賣貨的,而且還把很多消費者硬生生的誘導轉化為“銷售員”,美其名曰“消費商”。這其中的貓膩就不多說了,被忽悠過的都知道。在微信群裡看到很多寶媽、退休大媽都在轉發各種商品購買鏈接,微信朋友圈充斥著各種代賣廣告和銷售勵志的心靈雞湯,你就知道這個問題又多嚴重多普遍了!

二、脫實向虛,本來電商應該為實體服務,為製造業服務,結果反過來侵蝕製造業,打價格戰,搞得很多商家都去賣假貨,坑騙消費者。很多實體制造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難以為繼,中國這麼大,勞動力人口這麼多,原本很多勞動密集型就業崗位可以解決很多文化程度低的人的就業問題,現在很多也黃了,這些人本來就缺乏判斷力,又被忽悠拉去做下線,搞低層次的電商銷售員,反而再被電商坑一把。真是雪上加霜!

三、零和博弈,資本遊戲。現在你看看手機應用市場上,幾乎都是買東西的APP,除了直接買東西的APP,還有很多是為了引流而發買東西廣告做的APP。這樣下去還玩什麼?同一個模式,同一個套路,平臺燒完錢還是要割韭菜的。


做個補充:昨天下午隨手答了一下這個問題,出乎意料得到幾十萬閱讀量和幾百贊,幾百條評論。看到也引發很多爭議和誤讀。特此說明兩句:1、我並非實體商戶,不帶有利益衝突和偏見;2、電商的概念,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定義,事物都有兩面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重點談的是社會現實中模式現狀和問題。3、國家應該加強監管和引導,興利除弊,把電子商務和零售業服務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使技術進步有利於社會和普通大眾。


小剛哥說教育


中國電商為什麼能快速而野蠻的發展壯大?

我認為是國家對營商環境的監管不到位而造成的。我在俄羅斯居住過,無論超市還是農貿市場,就連路邊賣熱狗的都是有價格標籤的,而中國市場是什麼樣? 一件衣服要價幾百然後就看憑你自己的講價水平來決定售價了,請問工商和物價管理部門是幹嘛的?

我認為電商就是趴在實體經濟上的寄生蟲不斷的吸血,最簡單的道理,就看全國每天有多少個快遞包裹,這些商品沒網購時都應該逛街去購買的吧?而現在呢點幾下手機就完成了,請問人不出去不流動,經濟能流動的起來嗎?

比如你是一個商鋪的經營者,你賺錢了給房東交租金,然後你還要在本地消費,這是個良性循環。電商開店鋪的租金是把錢給馬雲和孫正義了,請問你能賺到馬雲的錢嗎?

總結一句話:電商使財富都流入到有資源和生產加工企業的區域了,財富更加集中少數人手裡,和國家脫貧是背離的。


抬槓機長


電商可以有,但不能無節制的發展,等到了電商真的可以消滅實體商業的時候,我相信也就是動亂的開始了!!真不是危言聳聽有點腦子的都能明白,當城市裡沒有了商業區,農村也沒有了小商店大集市,街道除了上下班就只能看見快遞小哥,試問你不覺得很可怕嗎?人們都不在出門因為沒地方去,不可避免的大量失業人員無法謀生,犯罪量會大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動亂將不可避免!!所以國外的打法是不鼓勵發展電商,只要在可控程度也不會去打壓。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像是一池子水,實體店和電商都是在往外取水,而取走的水轉了一圈還會回到這個池子裡,因為錢就是那麼多不論誰轉走了都會再花掉,所不同的是有多少人參與進來,這主要看個經濟鏈的長短,毫無疑問實體經濟參與的人最多,參與花錢的人也多能花錢證明人們有工作有穩定的收入。就像是做遊戲電商只需要幾個人,而實體店需要十幾個人,當沒有實體店的時候電商不要的那些人去哪玩?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消費能力,但生活得繼續啊就只能想歪門邪道了,唉腦殼痛!!!


閤家歡198223936


電商價格透明,惡性競爭,賣的多也不掙錢,一個東西網上一搜,看起來都一樣,有賣100的,有賣80的,有賣50的,有賣30的,特麼的還有9.9包郵的。那麼你靠品質,靠真貨的還賣的出去嗎?你給別人談質量,我特麼便宜!你跟別人談服務,我特麼便宜!你給別人談功能,我特麼便宜!你給別人談價值,我特麼便宜!我特麼便宜!便宜!便宜!大家都去比便宜去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大家都去研究便宜去了,還提什麼精工製造,還提什麼振興製造業,都搞假貨去了,做品質的都搞死了,誰還去創新?國家一直在提製造業強國,一直強調提高產品附加值,什麼是製造業強國?不只是高鐵,飛機,導彈。指的是哪怕一個螺絲釘,服裝鞋帽,化妝品,日用百貨,馬桶蓋,小家電等等等等做精做強,不用再跑到國外去買,這些都是民生基礎,內需巨大。都比價格去了 ,都想掙快錢,誰還潛下心來研究?大家知道什麼叫直通車嗎?你買東西最多翻10頁,為撒你的店能排到前面,不是靠口碑做出來的,你得燒錢得給馬雲交錢開直通車用戶才能搜到你!那麼賣的多掙錢嗎?也不掙錢,因為你要便宜,你要燒錢。燒完了怎麼辦?再來個不怕死的燒。淘寶號稱幾千萬個店,也就前面幾頁的賣賣貨,賺錢的不到百分之10,而這百分之10把所有流量都吸走了,線上其他百分之90都是死的,還搞的線下實體店哀嚎一片,線上廝殺的慘不忍睹,線下實體店都被弄死,這是什麼?這是癌症啊!癌症就是一個小小的毒瘤可它能要你的命!馬雲就像開了個賭場,大家都進來廝殺,馬雲抽水,結果大家都輸了,那麼錢到哪裡去了?都到馬雲那去了!大家都圖便宜,大家都沒錢掙,大家都沒利潤,大家都沒了錢掙,那麼你又去掙誰的錢,電商搞的自己也沒利潤了,實體店還被擠死了,造成大量實體店倒閉,一個實體店後面養活一家人,造成大量失業。只有利潤才是推動經濟的最大的動力,最後大家都沒利潤,都賺不到錢,都沒錢了大家就只有到網上去淘便宜貨,惡性循環!經濟就這麼被搞死了!最後錢都到了大佬手裡。還有江浙滬貨源發達,但全國只有江浙滬嗎?全國有多少個地級市?多少個縣城?多少個鄉鎮?都在網上買東西等於都不在本地消費,那麼對於本地消費也是毀滅打擊。

電商把利潤擠沒了,線上線下都掙不到錢,現在錢異常難掙,大家都掙不到錢了,都沒錢了,經濟能運行起來嗎?最基本的道理,你掙的到錢,我掙得到錢,大家就都掙的到錢。現在大家都掙不到錢,如何花錢,錢從哪裡來?以前一個小小賣衣服的專賣店光導購都十幾個,現在做不下去,一二十個人失業。都掙不到錢了,惡性循環下去,最後網購便宜貨都沒錢了,電商一樣會跟著倒黴,線下先死,最後線上也會跟著死,電商就是毒瘤啊,擾亂經濟。圖便宜的,鼓吹電商的,經濟是流動的,我是賣衣服的,賺了錢我去買車,賣車的賺到錢了會去吃飯,開飯店的賺到錢了會去旅遊,等等等等,生意是有來有往,大家好大家生意都好做,都沒錢賺,到最後你也會失業(可能只是現在還沒影響到你,電商繼續野蠻發展,到你倒黴也是早晚的事),連便宜的假貨都買不起了!中國是人口大國,都要吃飯,社會還沒進化到那一步,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一個小店後面就是一個家庭,都沒收入了。國家會進入混亂狀態。

電商弄的沒人去逛街了,都宅家裡,以前買東西出去逛逛街,逛完了可以順便去吃個飯,看看電影之類的還可以帶動其他消費。

現在到商場去,一大半都是餐飲?為撒?因為提袋式消費都被搞死,但大家要生活要吃飯啊,生意還得繼續做啊?可原來我是賣衣服的,他是搞建材的,他是賣傢俱的等等等等。現在都做不下去了,怎麼辦,只有盲目的搞餐飲,結果大家都去搞餐飲,搞餐飲的比吃的都多,再加上現在錢也難掙,出去吃飯的也少了,結果餐飲也一個一個倒閉。

很多人還在為電商搖旗吶喊,輿論都在玩新媒體的互聯網的人手上,忽悠的把生意不好做推到房租,

但房東有成千萬上億個,交給房東,房東會養家消費,錢又流出做生意的再賺回去;電商是把錢交給馬雲一個人,都吸到他那去了,肥了他一個,他把錢投到國外,最大的股東還是外國人,他自己能消費多少,錢最後都到寡頭手裡,老百姓沒錢。

還有現在做生意非常難做,一下砸個幾百萬血本無歸的概率太大,又沒其他投資渠道,閒錢怎麼辦,買房子唄,先買幾套房子觀望幾年再說,還有生意不好做的也把廠賣了去買房子,我就是生意現在不知道該做什麼,怎麼辦,連買幾套房子先放那再說,邊玩邊看,這幾年不虧就是賺!這就是為何這幾年經濟這麼差房子還暴漲的主要原因。還有,只要生意好,再貴的租金都有人願意租,為何?因為賺的回來,沒發現越是位置好,越是貴的租金的鋪面越是好租嗎?現在倒是租金下來了,反而租不出去,為何?因為沒生意!更何況現在鋪面租金已經下降了很多,漲價的是住宅!生意好!租金根本就不是問題!

實體是國之根本,高精尖的東西,石油,電信,房地產等等等等賺錢的大生意只有國家國企和少數有錢有權的人才能搞。老百姓只有乾乾中低端的,靠基數大,靠一個個實體店來養家餬口,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大國,現在搞的真是無商可做。

很多人又舉例什麼汽車代替馬車,機器代替農夫等等說什麼是科技進步淘汰落後。是的,汽車代替馬車,機器代替農夫是大大加大了生產力,社會的財富增加了,對社會有利。可電商提高了生產力嗎?他生產了什麼,他賣的東西是他生產的嗎?就一個APP,反而降低了生產力,降低了服務(好多東西買的時候還好,可過幾個月壞了,特麼網店都關了,找誰服務,承諾保修幾年,都是空話),降低了體驗(看不到實物,只有去賭,賣的好的集中在排名前面的幾家,只敢在評論的多的店買,可這樣的店買的人多,買個東西累死,靠打字溝通,詢問東西問一句話特麼過十多分鐘才回復幾個字,買個東西要花幾個小時),惡性競爭降低了商品品質,買東西還要幾天才到,到了還不一定合適,給你發個爛包包的快遞,以前還送上門 ,現在還要自己到菜鳥驛站去拿(壟斷綁架快遞,逼你降低成本的結果)。電商只是提供了一個不好監管的惡性競爭平臺,搞死實體,到最後搞死自己,還造成大量失業破壞經濟。汽車代替馬車,機器幹掉農夫,能一概而論嗎?農民失業可以從土地走向工廠生產機器,生產汽車,到工廠煉油,搞汽配,賣機器,賣配件,修汽車,修機器,當司機等等,反而創造了就業,創造了更大更廣闊的其他產業(拿汽車產業舉例,一臺汽車上萬個零配件,會催生多少個生產配件廠家,配件廠家又會催生多少個崗位?一個汽車整車生產崗位會催生20個以上其他輔助產業崗位),開闢了新的需求,收入比以前大量還增加。喬布斯為什麼偉大?因為他創造了需求,創造出了一個產業,一個產業要養活多少人?請問電商創造了什麼,除了幾個快遞還有什麼,壟斷惡性競爭(拿美團舉例,開餐館的還是那麼多餐館,吃飯的人還是那麼多人吃飯,APP一搜價格都出來,一是比誰便宜,二是美團還要抽走20%,開餐館的你做了美團,別的餐館也得跟著也做美團,結果全被電商控制壟斷,競爭比以前更慘烈,利潤還要被抽走一部分,大家都是輸家,電商平臺是贏家。就在剛剛點了個外賣,所以再補充舉例進來,這幾天出差住賓館都在一家店點外賣,剛剛店家自己打電話來了,說我這次送飯裡面有個名片,下次再點不要通過“餓了麼”,他們要抽走幾乎一半,下次打電話你直接點,我自己送,這樣我可以便宜點,我也可以多賺點,小商家可悲啊,可憐啊,都被綁架了) 還要比誰更便宜,反而讓商家都沒利潤,工廠為了競爭為了便宜,降低成本,降低品質,大量裁員,都失業去幹快遞嗎(增加一個快遞就業,造成50人失業)?對!失業的人可以幹別的,都無商可做了請問幹什麼?服務業?中國還處於發展階段,多少人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無法滿足,有多少人能消費的起高端服務?

我不是為了自己說這麼多,我自己錢賺夠了,不做生意也可以保證下輩子衣食無憂,很多年輕人還被迷惑,還在鼓吹虛擬經濟,還在為電商搖旗吶喊!貪一時便宜只是殺雞取卵的做法!電商當然應該存在,適當的存在有利於補充經濟,比如偏遠地區農產品,人們可以在網上找到實體店不好找到的商品等等。但電商只能為輔,成為市場的潤滑劑是很好的,不能為主,任其野蠻發展成為主流,那對經濟將是毀滅性打擊。所以要限制,要加強監管,不能壟斷,打擊假貨,禁止刷單,禁止開直通車,要靠口碑排名,收重稅等措施。

電商的玩法也就是綁架商家都到他平臺上,產生壟斷,他只是提供一個平臺,你給我交錢,我抽成就行,大家無底線競爭,死活我不管,死一個又來一個。他到哪個領域,哪個領域線上線下都死一大片,只有我平臺過的好,這種無底線競爭就像外來物種沒有天敵,他來了你就得死,國家為什麼會限制外來侵略性強的物種?澳大利亞兔子多了還成災呢。所以電商不能成為主流,只能成為個有益補充才行,物極必反的道理這個好理解吧。

一切忙碌皆為利潤,無論你做生意,打工,公務員,忙碌工作都是為了利潤,有了利潤才能養家餬口,企業有了利潤,才會有動能,才會大膽創新,沉下心打造精品,推動社會發展。而不是把每個行業利潤全部吸到一個寡頭上面,就像某網:我們不做中間商賺差價。騙人的鬼話,只是把所有人資源綁架到某一個或幾個寡頭上面。弄個平臺讓大家都進來無底線廝殺,擠掉了所有人利潤。沒有了利潤,大家都死!

最後一句話:熙熙攘攘,皆為利往!都沒了利潤,都沒了希望,誰還有幹勁?


user5451156161167


沒那麼複雜!

1.最大的受益方:阿里巴巴。敢說電商從業者50%以上的利潤歸了阿里。其中最大的支出是廣告,其次是技術服務費,再次是各種收費軟件

2.第二大受益方是:房東,電商聚集地的房東,義烏平均18-20元每平方,普通兩室一廳2萬多一年。

3.第三大受益方:電商從業者,最底層的,最幸苦的,分得最少的。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沒有上下班,睜眼上班,閉眼下班,敢說這是絕大部份中小賣家的現狀。

4.第四大受益方:快遞,這個真不好說,快遞成本並不低,但整個行業都沒有賺到什麼錢。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最大的受益方就是普通大眾了,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

利益受損方:

1.受到最大影響的還是傳統商鋪

2.經銷商批發商,信息透明瞭,沒辦法搞壟斷了


隨遇而安1585447


任何事物存在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而最近幾年我國電商之所以迅猛發展,其實也是正常的一種市場競爭結果,是消費者選擇的一種結果。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電商的崛起讓很多實體店沒生意做,很多實體店紛紛關門倒閉。這對於那些不會上網,不會運營網店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而且相對實體店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來說,電商在就業崗位上就相對少些。比如京東一年的銷售額達到4600多億,創造這麼多銷售額京東只需要16萬人,如果把入駐商家計算在內,估計提供的就業崗位也是在50萬以內。但如果換成實體店,按照單店平均營業額50萬計算,那京東一年的銷量至少相當於92萬個實體店的銷量,按照一個實體店2個就業崗位計算,這些實體店至少可以提供180萬個就業崗位,現在京東只需要16萬人就可以完成這個規模,意味著社會上減少了164萬左右的就業崗位。



所以從就業崗位的角度去分析的話,實體店的迅猛發展確實會對就業有一些衝擊,但是電商有利也有弊,而且利大於弊。

首先,電商在對實體店就業產生衝擊的同時也提供了很多新的就業崗位。

電商的發展誕生出了很多新的就業崗位,比如美工、設計、軟件開發,攝影,運營,物流,快遞員,模特等等,因為電商而誕生的新公司更是數不勝數,比如三隻松鼠這種電商公司創造的就業崗位也是在幾千人,如果把所有的關聯崗位計算在內,其實時電商提供的就業崗位也並不少。

其次,電商的發展讓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的東西。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電商的發展,其實是消費者選擇的一種結果,與傳統實體店相比,電商的價格明顯要有更大的優勢。網店的價格之所以比實體店更有優勢,因為網店在租金、人工成本、流通環節可以節省不少費用。

再次、電商的發展大大的提高了大家購物的便利和效率。

電商沒有出現之前,大家購物都只能到實體店去買,而且得一家一家的看。這樣不僅不方便,而且效率相對比較低。而電商出來之後,大家只需要擁有一部手機或者電腦,就可以在網上自由的選擇,而且選擇的範圍和空間更大,效率也更高。

最後,電商可以釋放更多的勞動力,讓更多的勞動力投入到一些更具有創新的活動當中。

以前實體店確實能提供更多的崗位,但是很多實體店工作崗位都是重複簡單的工作。而電商發展之後因為人工的需求量減少,這樣就可以釋放較多的勞動力出來,倒逼大家去做一些更具有競爭力和創造性的東西,這對於促進社會的創新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電商的發展對實體經濟產生了重大的衝擊,這種觀點是非常荒謬的。其實電商也只不過是一個銷售渠道而已,跟實體店銷售的東西是一個樣的,只不過是一個在線上賣一個在線下賣而已。

而且我們也看到,電商的發展真正衝擊的是那些零售店,而對於生產商並沒有太大的衝擊,反而帶動了生產商新一輪的增長。比如最近幾年,包括華為,小米,海爾等等實體廠家就是通過電商銷售的渠道獲得了很大的銷量。所以到底電商有沒有對實體店造成衝擊?大家只需要去問那些生產廠家就知道了。

至於大家所說的電商對零售店的衝擊,我覺得也不完全怪罪於電商,電商與實體店只不過是一個競爭的結果,而競爭的結果,往往就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至於實體店之所以被電商打敗,因為實體店成本比較高,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租金高,因為房價在不斷的上漲,房租也會跟著房價的走勢走。所以相對於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來說,房價對實體店的衝擊更加直接,更加深遠。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電商的迅猛發展導致實體店倒閉了,就覺得電商有罪,電商是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的一種進步表現,電商讓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電商對一些實體店產生了很大的衝擊,但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了電商的價值。


貸款教授


電商沒有限制地發展至今,全國實體經濟已經哀嚎一片,崩潰衰敗,實體經濟一旦完全垮臺,想要重振國家和民眾的損失及代價將會是巨大的!市場一旦失去想要振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付出千萬倍的努力可能因為國家的一個政策就可能一夜之間完全失去意義!大家試想一下這樣的情景:街上再也沒有了人山人海繁華景象,滿街空蕩蕩還有什麼生活的意義?全國各地的城市再也沒有了繁華,就像一座座死城,商店都被集中到一些便於發貨的城市倉庫,想要急用購買一些商品卻到處找不到實體商店和超市,電商最快也得兩三天才能到貨,本來實體店鋪和超市及專業市場平時起到了墊資、庫存累積產品的作用,現在垮了,龐大的備用生活用品佔用了老百姓太多的資金和存放地方而生活拮据、滿屋垃圾,這不是科幻片,這是電商無限制發展下去中國遲早要發生的情景,大家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