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卓效管理之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一、管理者應該忙,還是不應該忙?

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另一個問題,即什麼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通過他人對企業的最終的成果產生影響的人,如果這樣來定義管理者,有些管理者就說,既然是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那麼我天天坐在辦公室裡喝茶,好不好哪?如果你天天做在辦公室裡喝茶,團隊的績效很高,員工也很有工作熱情和主動性,這也無可厚非,如果你天天忙的暈頭轉向,團隊績效卻一塌糊塗,那麼這也一定不是好的管理。反之也是一樣的,所以管理者該忙、還是不該忙,不應該是管理者思考的問題,或者說他是一個偽命題,有效的管理者應該問我應該忙什麼,忙什麼才有效,這才是管理者應該時刻思考的問題。

管理層“忙”而無效的三大特徵:第一、在部門內你最忙、你最累;第二、經常在員工面前炫耀自己的一線操作技能;第三、員工只動手、不動腦。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二、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性

我記的有一次在自媒體上我寫了一段關於管理的話,即管理就是在堅持和妥協之間取捨的一種藝術,舍是境界,取是能力。當時引起很大的爭論,其中有一位西方的學者,就給我留言:“閆老師,管理在西方叫做‘administration’,您能不能用你這段話給我分解一下?”,我說你不瞭解中國人,中國人有四大名著,其中有一部叫做《紅樓夢》,裡面有一段話,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如果你能用英語翻譯出來,我就給你分解一下這段話,即“真是假時假亦真,假是真時真亦假”,翻譯吧,累死他也翻譯不出來。

我們不能否認,近幾十年中國人受西思維方式的影響是很大,所以,在中國企業管理的應用上,要特別小心,如:你學習很多西方的管理思維,看了很多西方的管理書籍,但是完全照搬過來管理中國人的團隊,你就會發現對了,並沒有什麼用,反之,學習中國式管理時,不要掉進另一個誤區,即如果你沒有一點的高度和層面,你就會越學習、越糊塗。

‘學問’的基本理論都是一樣的,只是思維方式不同,不應該分中西,各有千秋。引用毛主席說的一句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為妙。

西方人看問題是二分法,即是非分明;中國人看問題是三分法,即是非難分,大家謹記中國一定不是是非不分,而是是非難分。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三、看清問題之三大系統性思維能力

  • 系統性思維能力一:即全面性。

問題的複雜性,從整體到局部駕馭組織。組織中的每個細節(局部)的變化,都會影響到組織另一個經營要素的變化,如:員工工作效率低下,就會導致產品生產成本上升;部門之間溝通不暢,就會導致客戶服務投訴率增加等等,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任何組織的問題都不是單一存在的,我經常講,組織中一個問題的解決措施,可能就是組織另一個問題產生的因,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者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的根本原因(如:產品生產成本下降了,可能就會影響產品的客戶體驗感;客戶投訴率降低了,又導致組織部門間的溝通成本增加)。

其二,管理中,因和果在空間中不是一種線性關係,也可能是一種循環或曲線關係,所以我經常在課堂上講到“問題的發生,往往不在事情本身。”因此,管理者遇到問題,要多層面解決問題,即要考慮到問題的緊迫性(即短期利益),又要考慮到問題的重要性(即長遠利益),其中,危機公關管理就是管理緊迫性的考量。

全面性看問題,就是管理者不要簡單的用線性思維來看問題,而應把問題當作系統問題的一部分。我習慣把全面性看問題叫做“橫向”看問題。如:員工的執行力不強,管理者不能單純的認為,就是員工責任心不夠,也有可能是能力問題,也有可能是員工不知道什麼工作是最重要的問題,也或許是壓力太大導致晚上失眠,休息不好等等原因,當然責任心也是其中一種,在沒有經過調查取證之前,不要盲目下結論,否則就會導致你的管理措施無效。

全面性看問題,就是不要一葉障目,重要的衡量標準是:你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 系統性思維能力:即辨證性:

企業的經營者要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問題,現象是多樣性的,而本質確是不變的

全面性看問題稱為“橫向看問題”,辯證性看問題稱為“縱向看問題”,縱向看問題就是深挖問題背後的問題。如:員工的執行力不夠(假如經過調查主要原因就是員工工作責任心不夠所導致的),那麼為什麼員工責任不強哪?是因為員工老認為是給別人乾的,所以多幹一點就覺的虧;為什麼員工老認為是給別人乾的哪?是因為員工在組織中看不到未來:為什麼員工看不到未來,是因為員工的職業生涯通道不暢所導致。。。。縱向看問題,就是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找到問題的根結,可能你找到的並非單一問題,但不要超過三個,因為導致問題的核心要素一般不會超過三個。

縱向問題分析:就是要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縱向分析可以更容易抓住問題的本質,一針見血的指出關鍵問題之所在,可以運用槓桿性事件撬動整體。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 系統性思維能力二:即動態性:

動態就是要發展的看待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隨時覺察環境的變化及對做事情時機的把握。

從動態看組織,有些刺手的悖論難題實際上完全不是什麼難題,它們只不過是由於放棄了“過程”思考方法,而用“拍快照”方法所形成的人為難題。

動態來看組織的經營活動,組織就是一個有生命的生態系統,而“拍快照”你的速度再快,也只是一張張僵硬的照片,是沒有生命力的。不能動態思維的看問題,在組織經營上就容易陷入被動管理;其一、管理決策沒有前瞻性的;其二、管理者只能針對看得見的問題進行決策;

引用第五項修煉裡的一句話,系統思考能力的修煉實質是心靈的轉變:

看清各種相互關聯結構,而不是線性的因果鏈;

看清各種變化的過程模式,而不是靜態的“快照圖像”。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四、管理者GPS精確定位與職責

管理者同一種角色的不同時期,承擔不一樣的職責,即兵頭將尾,兵弱將出。

軍隊打仗時,正常的情況下,是士兵在前,將軍在後,即兵頭將尾,但管理者要具備動態看問題的能力,如當一個山頭班長打不下來的時候,誰上?排長上,排長打不下來連長上,連長打不下營長、團長都得給我上,這就叫做兵弱將出,首先先要把山頭打下來,這是首要任務。

就像團隊管理是一樣的,當你的部門剛剛成立,兵不強,馬不壯的時候,部門的管理就要擔當起打衝鋒的責任,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也有了左膀右臂,管理者這個時候還在打衝鋒這時就是不務正業,管理者這個時候應該向後退,給下屬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管理者這時應該坐下來做管理,承擔起管理職能(即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指揮的職能)。再發展,管理者就進入了樹威信的階段,管的目的是讓員工完成組織要求的規定動作,理的目的是激發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工作熱情。

管是樹威,理是立信,威可執行,信可主動,合起來就是員工主動的去執行,既有執行力,又有創造力。

管理者樹威立信,才能張弛有度,收放自如,駕馭全局。(本文閆明老師原創,勿侵權)

卓效管理——有效管理認知與精確的GPS定位  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