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戒掉壞脾氣的人,做到了這2點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不同的人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心態。

比如有的人會比較急,經常和別人發生摩擦,導致和周圍的人關係比較緊張。而有的人心態就比較好,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保持平常心,比較包容,因而很少與人發生矛盾。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心態好的人承受力比較強,遇到不平的事能夠忍耐,所以避免了很多矛盾的激化。

這確實是一部分原因,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心態好的人,對事情的認知也有很大不同。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他們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一些東西,所以才能夠以一種更平靜和坦然的心態來面對交往的問題。


那麼,他們到底能看到什麼呢?

1. 我們在表達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準確。

不管是和家人還是朋友相處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有的煩惱:對方不能get到自己的真正意圖。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可是時候卻才發現,兩個人的理解竟然大相徑庭,風馬牛不相及。

為什麼對方就是聽不懂自己說的話呢?

有時候對方不懂並不是對方的問題,而可能是你掉進了透明度錯覺的陷阱裡。

透明度錯覺的意思是說,大多數人頭腦裡都存在一種假設,即認為彼此之間的溝通是透明的。我的所思所想,對方都懂得。

這樣的一種心理傾向就導致了,我們在表達的時候經常會過於簡單。很多意思只是想到了,但並沒有真正說出來,因為誤以為對方應該知道。

但實際上,只要不說出來,對方一般都不會知道。

現實的情況是,別人只能從我們的說話內容,語氣、音調,以及說話時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來理解我們的想法,並不能聽到我們的心聲,能聽到我們內心真正聲音的其實只有我們自己。

當誤解產生時,普通人會從別人身上找原因,糾結於別人為什麼老是和自己作對;而心態好的人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表達的不到位。

2. 我們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可能也沒有真正聽清楚。

表達的時候,容易存在偏差,傾聽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心理學認為,我們傾聽別人時存在一種“認知吝嗇者”的狀況。

所謂認知吝嗇者是說:在與他人溝通時,面對對方表達的信息,我們會傾向於節省時間精力,只選擇我們自己感興趣或者重要的內容,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也就是說,當別人和我們說話的時候,表面上我們在認真的傾聽,但是在潛意識的層面,我們會下意識地進行一個篩選:自己感性的,在意的,就會聽進去;自己不感興趣的,甚至是排斥的,就會像耳旁風一樣聽不進去。

所以,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聽懂了對方,其實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理解對方的話語,結果往往會有偏差和誤解而不自知。

那些戒掉壞脾氣的人,做到了這2點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表達還是傾聽,其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差:

你覺得已經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對方也說自己聽明白了,但實際上,可能你並沒有說清楚,對方也沒有聽明白。

正是種種這樣的誤解,造成了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不滿、衝突甚至是彼此怨恨。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喬哈里窗”概念,就是對這種情況最好的總結。

它根據“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兩個維度,將人際溝通信息劃分為四個區:開放區、盲目區、隱藏區和未知區。

那些戒掉壞脾氣的人,做到了這2點

從這個圖可以直觀的看到,我們再和別人溝通時,並不是像我們以前以為的那樣,只要說出來就可以明白對方的想法。其實兩個人都知道的公開區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信息不對稱的地方,比如既有自己知道但別人不知道的,也有別人知道但我們自己不知道的,而這些盲區和隱蔽區就構成了誤解和衝突的主要源泉。

瞭解了這點,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這樣一個問題:

親密關係中,為什麼吵架時兩個人都覺得委屈?

例如吵架的時候,很多人曾這樣想過:我指出你的缺點是為你好,想讓你提升自己,變的更好。但是你卻不領情,還衝我發脾氣。這讓我很生氣,也很委屈。

但實際上,我生氣是因為我們看到的通常是自己的動機和別人的外在反應,我的動機是好,而對方的反應是壞的,所以我會感到委屈。

但我們忽略了,別人只能看到我們的外在表現,而不是我們的動機。也就是說別人只看到你在批評ta,甚至是冷嘲熱諷,而看不到你的動機是什麼,所以他們也會感到很生氣,甚至是委屈。

當兩個人都用自己的動機為自己辯護,而用別人的表現來證明對方的錯時,誤解和衝突就不可避免,兩個人都覺得委屈的現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假如我們意識不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就很容易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倒別人身上,從而導致兩個人關係的疏遠。但是,如果我們能看到人們在溝通時天然存在的這些不足時,就能用一種更平和理解的心態來看待問題,從而避免對立的狀態。

從這個角度說,包容人並不是說能比別人承受更多,而是能比別人看到更多。他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僅能看見自己,還能看見他人,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看見自己與他人互動的過程,會發生什麼。

視野更寬廣的人,心胸才會更博大。

那些戒掉壞脾氣的人,做到了這2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