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率先在全省成立民營企業發展服務委員會 建立新型政商關係

鞍山市率先在全省成立民營企業發展服務委員會 建立新型政商關係

4月26日,由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的網絡媒體遼寧行活動走進鞍山市,據瞭解,鞍山市全省率先成立民營企業發展服務委員會,建立以“親”、“清”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政商關係助推城市經濟全面發展。

打造新型政商關係

獲批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試點市以來,鞍山建立中小微企業金融信用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線上融資16.8億元。“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建成全市政務服務“一張網”,審批服務辦理時限壓縮68%,審批環節壓縮54.9%,政務服務事項進廳率達到79.8%,“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93.5%,審批環節壓縮了54.9%,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5個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實現“32證合一”營業製造,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成為我省在該領域唯一獲得表揚激勵的城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20.8萬戶,約佔全部市場主體的96.7%。後英、紫竹兩戶民營企業進入銷售收入超百億元行列,2018年民營企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5億元,增長25.5%,佔全市比重達52.1%,鞍山民營經濟拉動力顯著增強。

7億元振興資金花在刀刃上

爭取的7億元振興資金給鞍山老工業區的轉型升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企業搬遷改造方面,已有鞍山製藥有限公司等50家老工業企業搬至工業園區,企業在搬遷改造過程中加快技術改造升級,實現資產重新配置,技術升級產品更新換代與人才引進,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據瞭解,鞍山目前累計改造32個老舊社區,改造老舊居民樓800棟,建築面積377萬平。修建小區道路51.8萬平,新建人行道板39.7萬平、改造綠地面積56.25萬平、修復排水管線4.7萬米、為小區安裝配備了路燈、休閒座椅、健身器材等一批便民設施,惠及居民6萬戶,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傳統與新興產業齊飛

經過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升級成效明顯。加快鋼鐵、菱鎂、裝備製造產業創新發展,2018年鋼鐵產能減量置換和裝備升級全面啟動,“雙鞍”融合取得積極進展,共同推進鞍鋼鋼絲繩製品生產線等7個項目試生產,鋼鐵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菱鎂產業綜合整治推動了優勢企業效益提高。後英集團等6家企業菱鎂礦浮選項目達產。菱鎂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4%;裝備製造業呈現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福鞍集團10兆瓦燃氣輪機組試製,宏成電力世界首條鈉離子電池生產線、中德汽車配件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裝備製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

與此同時,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激光、電子信息產業深入推進,鞍山市新興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20%,

鞍山振興把握三個“聚焦”

鞍山市發改委認為,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三個聚焦:一是聚焦振興政策,強化頂層設計,在國家未出臺的振興東北政策之前向上提出意見建議為鞍山市尋求頂層設計支持,在振興東北中贏得先機;二是聚焦振興發展,強化戰略謀劃,在已出臺政策中為鞍山市振興尋找支撐載體,全面爭取政策試點先試先行;三是聚焦振興宣傳,強化項目爭取,全面打造東北振興發展宣傳平臺,在國家常規政策中為城市爭取政策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