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野蠻人”入侵

瑞幸咖啡:“野蠻人”入侵

瑞幸咖啡開設第一家店至今僅一年半,多項記錄已經被打破。

首先是開店速度。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門店總量為2370家,其中包括2163家提取門店、109家休息門店、以及98家送餐廚房。去年年底,瑞幸咖啡還對外宣稱,2019年要再開2500家店。而入華20年的星巴克截至2018年底的開店的數量約為3400家,每年以500家的速度擴張。

其次是IPO速度。4月23日,瑞幸咖啡提交赴美上市招股書,將登陸納斯達克,刷新了拼多多、趣頭條創造的IPO速度。

快速擴張、燒錢補貼、“槓”星巴克以及大額融資,瑞幸咖啡像野蠻人一樣闖入傳統咖啡行業,打破持續數年的寧靜。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在2018年營業收入約為8.41億元,淨虧損為16.19億元;2019年Q1,瑞幸營收為4.79億元,淨虧損5.52億元。這意味著瑞幸咖啡目前的虧損近22億元,日均虧損400萬。

瘋狂燒錢以及不按套路出牌,也讓瑞幸咖啡招致很多爭議。但與此同時,瑞幸咖啡還在不停地擴張,2019年要在門店和杯量上超過星巴克。瑞幸咖啡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我們試圖通過三個關鍵詞來理解它。

一、新物種

如果以傳統咖啡店的模式來看瑞幸咖啡,它根本不是一門生意。

以星巴克為例,其在中國採用的是穩妥、低風險的發展路線。1999年,星巴克以和中國企業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將中國門店經營權分別交由香港美心集團、臺灣統一集團和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代理。

2006年,星巴克逐步在中國站穩腳跟,並開始收復經營權,並花了11年的時間完成這一工作。2017年,星巴克在中國擴張門店,覆蓋的城市數量比上一年增加25個,開設門店遍佈130個城市,在非省會城市擴張。每年新開店的規模在500家左右。

與之相比,瑞幸咖啡的發展速度簡直太快了,目前已經有2370家店,計劃在2019年達到4500家。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4月,瑞幸咖啡開店的城市僅36個。其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顧客步行5分鐘就能觸達。

瑞幸咖啡CMO楊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門店以寫字樓店居多,依然是主攻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咖啡門店數量還遠未達到密集的程度。

在門店種類上,瑞幸咖啡分為快取店、悠享店、歪賣廚房店三種模式。其中,快取店佔門店總數的91.3%(截至3月31日)。快取店特點為座位數量較少且通常位於對咖啡需求量大的地區,比如辦公樓、商業區和大學校園。而且,快取店的成本更低,這也是瑞幸咖啡店面規模能夠快速增長的原因。

目前,瑞幸咖啡61%的訂單都為快取訂單,這與傳統意義上去咖啡廳休閒、社交有著本質的不同。

同時,瑞幸咖啡還在不斷增加商品品類,比如健康輕食、BOSS午餐、鮮榨果蔬汁、小食等,這一系列遵守著“低糖,低卡路里”這一條例來製作。

無論從產品還是服務形式來看,瑞幸咖啡和以星巴克代表的傳統咖啡有本質的不同,也不能再以原來的經營思路來理解它。瑞幸咖啡更像是白領人群規模壯大之後催生出來的新物種,以靈活方便的模式服務這些消費者的早午餐需求和零食需求,它也在培養白領用戶新的消費習慣。

二、驅動中國咖啡消費

賣咖啡需要燒錢補貼嗎?這是瑞幸咖啡被質疑最多的問題。

瑞幸咖啡成立初期,幾乎重現了幾年前互聯網領域燒錢大戰的玩法。“新會員即可免費獲得一杯咖啡”、“邀請好友註冊成功,即與好友均獲得一杯免費咖啡”、“買2贈1,買5贈5”等營銷手段成為拉動瑞幸咖啡訂單增長的猛藥,相比起星巴克、咖世家動輒35—40元的單價,瑞幸咖啡的咖啡單品分為21元、24元、27元三檔。在“買5贈5”的優惠下,平均十幾塊錢就能購買到一杯現磨咖啡。

這樣激烈的補貼讓瑞幸咖啡遭遇了鉅額的虧損。招股書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運營虧損為人民幣5.271億元(約合785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運營虧損為人民幣1.252億元。

是不是大規模燒錢就意味著走不遠?這個問題在網約車、O2O燒錢大戰的過程中已經被討論過很多次了:燒錢能夠幫助一個新的消費模式快速得到用戶的認可,培養使用習慣,但很多O2O創業公司並沒有走太遠,是因為並沒有通過燒錢培養出新的消費習慣,甚至平臺之間陷入燒錢的惡性競爭中。

其實,咖啡也是一個未被完全開發的市場。數據統計,中國目前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為5杯,而美國日本咖啡消費量為350杯,差額即是中國咖啡市場未來的規模。

對未來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的測算一般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咖啡的有效消費人口數量(20-45歲、城鎮範圍);二是單次消費價格;三是消費頻次。這三部分目前都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

楊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咖啡文化的普及是星巴克完成的,他希望咖啡消費的普及是瑞幸咖啡來完成的。至少三到五年之內,補貼依然會是瑞幸咖啡的發展戰略之一,停止補貼的事情可以在五年之後再討論。

瑞幸咖啡的補貼確實帶來了用戶規模的高速增長。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2018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月交易客戶為433萬人,而在2018年第一季度,交易客戶僅為17.95萬。在今年1月的發佈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透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出杯量達8968萬杯,消費客戶數為1254萬,三個月內的復購率超過50%。

最主要的是,瑞幸咖啡在用戶高速增長的同時,獲客成本在不斷下降。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的當期新客獲取成本,從2018年一季度的103.5元不斷下降到了2019年一季度的16.9元。

咖啡的消費習慣正在養成。

三、星巴克也被改變了

如果要總結瑞幸咖啡這一年多的貢獻,最大的是其改變了咖啡行業的經營思路。

瑞幸咖啡在品牌推廣上,常用的策略是diss星巴克,要做星巴克的顛覆者。從公司體量來看,星巴克是巨頭,瑞幸咖啡只是一個還沒有盈利的創業公司。瑞幸咖啡顛覆星巴克頗有蚍蜉撼大樹的味道,但實際上,星巴克也並不是堅不可摧,在這個野蠻的新物種面前,也不得不做出改變。

首先讓星巴克焦慮的是業績下滑。在二十年裡星巴克一直保持著行業“領頭羊”的位置,遠超其他同行。但2018年第三季度,星巴克遭遇了二十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中國/亞太區市場營運收入上升46%到12億美元,但營運利潤率下降7.6個百分點到19%,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

對於星巴克在中國市場業績下滑,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星巴克的業績下滑一方面是由於類似的競爭者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是星巴克原有的定位和模式也面臨對消費者吸引力下降的問題。

星巴克做出的調整是聯合餓了麼改變營銷模式和服務模式,從線下向線上發展。在瑞幸咖啡之後,星巴克也走向了互聯網化。而且,今年星巴克在上海開了主打輕食和酒飲的新店,星巴克的咖啡店也上了輕食。星巴克的這些調整,很難說沒有瑞幸咖啡的因素。

除了星巴克的改變,還有連咖啡等更多互聯網咖啡的品牌出現,咖啡行業的“歲月靜好”被徹底改變了。

根據品途智庫數據統計,2015年-2017年中國咖啡創投市場熱度持續增加,而2018年更是呈現高增長態勢,2018年5月,中國咖啡市場創投金額已達到3.22億元,是2017年全年融資總額的兩倍——投資人也意識到了互聯網咖啡的成長空間。

一個事實已經很清晰,咖啡行業已經被瑞幸咖啡改變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