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店的刺身會有寄生蟲嗎?

汪宗凱


刺身無需烹調,鮮美的三文魚和吞拿魚刺身深受食客歡迎。然而,刺身沒有經過熟化程序,消費者對寄生蟲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2019年4月,《選擇》測試了50款三文魚和吞拿魚刺身,其中31款聲稱是三文魚(又稱鮭魚)及19款聲稱是吞拿魚(又稱金槍魚)。

包括焱丸水產、元気壽司、爭鮮、魚尚、居食屋和民、板長壽司、饗和民、Taste、永旺、惠康、崇光超市、百佳、City’super等知名品牌超市和餐飲店。

測試了品種鑑定、寄生蟲及蟲卵、重金屬含量、獸藥殘留量等4個指標,對比了這些三文魚、吞拿魚產品的真實性及安全性。

結果發現,在元気壽司吞拿魚及魚尚三文魚中發現了寄生蟲,前者同時發現了蟲卵;稻庭養助品種鑑定結果為虹鱒,而不是來自大西洋三文魚。

此外,49款三文魚及吞拿魚檢出了重金屬甲基汞,其中10款吞拿魚的含量超出標準規定。

元気壽司、魚尚檢出寄生蟲

畢竟生食,人們對刺身的“恐慌”還來源於食用生魚片可能會感染寄生蟲。但是,三文魚、吞拿魚等深海魚刺身真的有寄生蟲嗎?

測試結果發現,元気壽司的一款吞拿魚、魚尚的一款三文魚中發現了寄生蟲,兩者均為線蟲,前者同時發現了蟲卵。然而,所發現的寄生蟲並沒有蠕動,因而不確定是否為活蟲。

如果魚肉作生食用途,應將魚肉放在-20℃或以下冷凍7天,或放在-35℃冷凍約20小時,便可以殺死感染人類的寄生蟲。一般市面上所售賣的刺身均經過低溫處理,故日常從正規渠道食用刺身而感染寄生蟲的風險不高。

但是,一般家用冰箱並不能達到低溫冷凍的效果。此外,如果食用前沒有經過適當冷凍程序的魚類相當高危,包括淡水魚和海水魚,比如出海捕撈的魚即時生吃、活魚直接製成刺身。

一款三文魚的品種實為虹鱒

2018年,關於虹鱒魚能否納入三文魚的話題熱議不斷。

2018年5月,一則“我國青藏高原養殖三文魚已佔國內三分之一市場”的報道挑起了三文魚的“身份”爭端;同年8月,《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正式將虹鱒魚列入三文魚類,但消費者始終不買賬。

在美國,FDA明文規定虹鱒魚的商品包裝上不得標註“三文魚”“銀紅點鮭”等名稱,因為這屬於“錯誤標識”。

測試結果顯示,31款三文魚刺身中,30款來自俗稱大西洋三文魚的品種,但是

稻庭養助則來自俗稱虹鱒的品種。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李美儀教授表示:“雖然虹鱒與三文魚都是屬於‘鮭魚’的魚類,不過虹鱒大部分時間於淡水河流及湖泊生活,而兩歲至成年的三文魚則主要在海洋生活。”

此外,測試結果顯示19款吞拿魚全部屬於吞拿魚,分別來自5個不同品種:4款為太平洋藍鰭吞拿魚、4款為南方藍鰭吞拿魚、2款為大西洋藍鰭吞拿魚、4款為黃鰭吞拿魚、5款為大眼吞拿魚。

不過,焱丸水產品種標示為“南鰭吞拿魚”,但實際檢測結果為“大眼吞拿魚”,而南鰭吞拿魚的價格比黃鰭吞拿魚和大眼吞拿魚要高出1~2倍。

吞拿魚甲基汞風險高

世界首次發現由於水體汙染所致的一種公害病——甲基汞中毒(水俁病),讓人們開始重視刺身通過食物鏈蓄積重金屬所引起的安全性問題。

甲基汞為水銀的有機化合物,它對人類的發育具有神經毒性,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尤其嚴重。

香港現行規例對所有固體/液體食物(包括魚類)的總汞(包括甲基汞)最高准許濃度為0.5mg/kg;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將吞拿魚的甲基汞上限設定為1.2mg/kg。

檢測結果顯示,30款鑑定為大西洋三文魚的樣本中,只有元気壽司沒有檢出甲基汞,29款甲基汞平均含量為0.028mg/kg,範圍在0.013~0.10mg/kg。而測試為虹鱒的稻庭養助檢出的甲基汞則高於大西洋三文魚,含量為0.14mg/kg。

此外,19款吞拿魚全部檢出甲基汞,含量在0.11~1.48mg/kg,比大西洋三文魚高。值得一提的是,板長壽司、德美壽司、焱丸水產、居食屋和民、梁山泊日本料理、爭鮮、APITA、崇光超市、City’super、松坂庫等10款甲基汞含量超出香港法例標準;其中爭鮮、松坂庫檢出的甲基汞含量更高於CAC為吞拿魚而設的上限。

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在2003年將甲基汞的暫定每週可容忍攝入量(PTWI)確定為1.6μg/kg·體重。

假設一個體重為60kg的育齡婦女,按PTWI計算,即一週可攝入甲基汞的限量為96μg。如果一片吞拿魚的重量為12g,以甲基汞最高的爭鮮為例,一片便含有17.8μg甲基汞。換言之,一個育齡婦女每週進食6片該吞拿魚便超出限量。

香港婦產科專科學院代表譚永雄教授指出:“如果經常食用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甲基汞便會隨年月慢慢在體內積聚。雖然身體可以自行排出甲基汞,但過程非常緩慢,恐怕需時超過一年,體內的甲基汞含量才會大幅下降。”

吞拿魚是位於食物鏈高層的肉食性魚類,海洋汙染物會積聚在魚的脂肪內,而體型越大,代表隨年月累積的汙染物越多,比如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提醒:“幼童、孕婦及計劃懷孕的婦女,宜避免進食體積較大或捕獵性魚類和甲基汞含量可能較高的魚類,例如金目鯛、鯊魚、劍魚、旗魚、橘棘鯛、大王馬鮫魚和體型較大的吞拿魚品種。”


刺身小知識

1. 不建議淡水魚生吃,刺身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海水魚,沒有淡水魚的寄生蟲那麼多,但仍然有感染風險;

2. 在品嚐刺身時佐以醬油、醋、芥末等調料,因接觸時間短且濃度較低,不足以殺死寄生蟲;

3. 孕婦應儘量少吃深海魚類,尤其是旗魚、鮪魚等,由於食物鏈的累積,重金屬含量較高,可能影響胎兒腦部發育;

4. 如果沒有進行冷凍處理的條件,不主張從市面上買活魚回來自制刺身。如果想要生吃海鮮,一定要從可靠渠道購買,比如主流超市、專業性和口碑好的電商等。


消費者報道


這個問題就讓擅長烹飪海鮮的壹碟,來為你解答吧!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個事實,無論是什麼樣的生食材,都有寄生蟲的風險!所以生肉要經過高溫烹飪,才能降低寄生蟲的風險。

但是刺身的話,經過高溫烹飪,就失去了該有的鮮味,和口感!所以,食用刺身,是有一定的風險!

但是食用刺身,被寄生蟲寄宿的風險有多高?這取決於你食用的刺身,是什麼類型的。

接下來壹碟就介紹幾個重點,解開喜歡刺身的吃貨們,對寄生蟲的疑惑。

海類和內河類刺身PK:

壹碟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海內的食材,寄生蟲數量,要少於淡水河內的食材!

原因1,內河的汙染程度要高於海內,而且海內的食材,由於深海水壓力問題,不適合大部分的寄生蟲生存。

原因2,寄生蟲基本都是吸附在動物的內臟,和血管之類,可流動性的地方,但是刺身級別的海產品,都較為新鮮,在上岸後,都會進入急速冷凍狀態,寄生蟲是無法進入肉纖維內。所以,刺身級別的海產品,被寄生蟲感染的機會極小。

內河類食材,普遍的有:醉蝦,淡水鱸魚,鯉魚,鯽魚等,再南方也比較常見,這些河鮮,如果生食,感染寄生蟲的風險要比海魚高得多。其原因包含了:內河汙染,不經過低溫冷凍,和處理方式不得當,都會加大被寄生蟲感染的風險!、

其實咱們只要看日本(刺身盛行的國度),長年累月的吃刺身,並沒有多少被寄生蟲感染的病例,就可以得知,其實食用海內刺身,是很安全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從古至今都在食用!

壹碟總結,想要食用刺身,降低被寄生蟲感染的風險,要記住以下幾點:

一定要食用刺身級別的刺身,越新鮮越好。

儘量不要食用內河鮮刺身,風險更大。

吃刺身,儘量食用肉身,少食用內臟,例如魚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