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一个住宅模样的房子,连同房子需要的道路、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现在的造价也不超过5000元/平米,在北、上、深等许多地方却要卖10万。中间的差价,是怎样形成的?

新城的价值,前景应该怎样判断?

最近数十年,广州CBD几乎每隔十年变一次,从90年代环市东,到2000年后的天河北,到近年的珠江新城,到未来CBD:金融城+琶洲。品尝到造城甜头的广州,如金沙洲、华南板块,到近年的科学城、朱村,一个个造城项目横空出世。

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其中还包括广州国际金融城、白云新城、天河智慧城、花地生态城、海珠生态城、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空港经济区、广钢新城、国际创新城、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等等数以十计的或成功或难产的新城,总之,广州在掀起全新一轮造城运动热潮。

每个新城区都经历了建筑物漂亮、房间低廉、没有人气、价格抬升、城市重心转移等阶段。当然不是一个新城都是成功的,但成功的是多数。

而城市化主要有三种办法:

第一,原有城市的自然增长,城市不断向外围方向蔓延,就是俗称的摊煎饼,由中心向外逐层扩散。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非常自然,随着城市的扩容,生态自然形成。

第二,成立新区,生地变熟地。和第一种方法相比就是向一个方向扩张,统一规划,扩张成本低。

第三,在农田上建新城或旧厂改造。最易规划,成本最低。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规划能否推进?该痛点涉及新区的规格。到底是市政府主导还是省政府主导抑或属于国家级新区,如果是合作,就看双方的实力。如果是区主导,那多半就要凉了,因为低能级政府主导的新区,首先营商环境难以保证,其次难有高规格招商引资。因为城市级别低,吸引的都是传统制造业企业,而非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都发展不起来,真正推进执行的力度是不足的。

造城痛点:人从何来?规划能否按时铺开?

十多个板块都喊出国际化口号,但其实城市生态并不想想象的一样复杂,有工作,能生活即是一个可以自循环的生态。

许多房地产商在远郊盖了房子很多年炒不旺人气,因为这里能生活不能工作,只能吸引不需要工作的老人。而纯粹的不需要干活老人群体并不多,所有这种住宅社区不容易炒起来。

大的公司搬迁到一个原理城市的郊区,因为人们的习惯加上生活设施暂时不配套,人们往往宁愿住在城里忍受长时间的通勤,也不愿意住在附近。

缺乏工作环境,让新城变“睡城”,而缺乏居住氛围,新城沦为“坐城”。

如果又能工作,又有生活设施呢?

也不会一夜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城市,它还需要一堆新居民。这几个要素都具备,搞一个新城才能顺理成章。

如果你想拥有未来,就必须和代表未来的人在一起,和代表未来的城市站在一起,知识城,就是一个代表未来的城市。

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作为广州东进的桥头堡,在最新的(2017-2035年)广州城市规划草案中,中新知识城被定义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广州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引擎。那么,为何中新知识城能够担此重任?

原因一:中新跨国合作的国家级战略核心地

广州有许多的产业新城,但是,被定位于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却只有这1座。作为中国、新加坡跨国合作的3.0版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4年前考察时就说到,“现在的中新知识城是一片全新的土地,未来,它会成为广州的下一个中心”。

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现如今,作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和东部新城中心,中新知识城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2017年的黄埔区89个重点建设工程中,中新知识城就占到1/3,由此可见国家对这里的重视和投入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原因二:千亿级知识型产业版图

作为世界产城融合的广州样板,中新知识城以知识经济产业为主,未来将建设5大创新园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相当于2941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经过8年的发展,如今的中新知识城已有7大产业集群、数10所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近1000家知识型创新企业,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2000家,其中更拥有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电信、GE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巨头。比如,有着“世界数字经济势能联通”之称的移动、电信中国3大通讯巨头,将在这里打造“华南地区最大云计算及数据中心”,预计年营业收入超300亿。

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根据此前规划,知识城将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汇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打造一座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未来的20年,占地123平方公里的知识城将成为一座具有50多万人在此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的新型国际化城市家园。

正所谓:产随人才聚!人才聚而业成,业成而城兴。

房价5年翻两翻,从不足万元到冲击4字头

2010年,中新广州知识城首批土地正式挂牌出让,当时第一幅住宅用地楼面价连1000都不到,由广州知识城投资拿下,而当时旁边科学城的楼面价7000每平。

至2014年的4月份,知识城第一个项目正式对外发售,当年楼盘开盘的时候,合景天峻公寓房价才7000多,洋房9000多/㎡,不过在当时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公寓当天就卖光。

到2016年下半年已经达到16000元/平米左右,2017年住宅均价已经达到20000元/平米。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中新知识城房价累积涨幅已经高达110.5%。

5年,房价从几千到现在已经全面破2万,甚至最近有楼盘吹风价要卖到4万,可以说知识城造富了一大批人。

不过,知识城楼市未来有重大变革:将减少居住用地比例,增加产业用地比例。将知识城产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从26%提高到37%、居住用地比例从20%下降到15%。这就意味着,未来中新知识城的住宅用地越来越少,同时片区内优质住宅项目将越来越抢手。

广州“造城”20年规划近二十个新城 谁在烂尾谁在崛起?

知识城楼盘交通示意图

例如康大龙祥汇,项目横跨地铁知识城支线【旺村站】、【汤村站】,与年底即将建成的21号线接驳,届时地铁快线4站即可到天河。项目容积率仅为0.9,宜居度全市难觅,主推约106-125㎡复式洋房,约125-140㎡东方院墅,纯正大户设计,圈层纯粹性得以保证,真正做到圈层之道,同质而居。

而改善型客户也有其他选择,例如时代天韵,邻近地铁【何棠下站】,作为项目最后一期的产品,“南向望湖”是三期的最大卖点。三期目前主推115-138平米望凤凰湖的一线湖景单位,两梯四户设计,容积率2.7,绿化率30%。对居住舒适性有较高要求的购房者可以在两盘中进行抉择。

所以,你会怎么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