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日前,申通快遞發佈,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阿里表示,物流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阿里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將物流成本從目前的GDP佔比16%降低到5%,遠低於發達國家,從而提升整個製造業的效率。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

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亮相演講的馬雲的一句話就鎮住所有人:“我告訴大家,一天10億隻包裹,不會超過8年,估計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實現。”,而2017年中國每天才運送近1億隻包裹。

在馬雲講出這番話的時候,臺下聽講的人包括申通董事長陳德軍、圓通董事長喻渭蛟、中通董事長賴梅松、韻達董事長聶騰雲以及百世物流董事長周韶寧等。

馬雲當時表示,靠壓榨快遞員體力,加班勞動得來的市場份額,遲早會丟掉。未來大公司將競爭不過擁有優質數據和技術的好公司。

馬雲不光想教這些公司送快遞,還拿出了“真金白銀”。

3月11日上午,申通快遞公告稱,阿里巴巴將獲得申通控股股東德殷投資新公司A 49%的股權,支付對價為人民幣46.6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而申通將與阿里巴巴在物流科技、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申通控股公告

我們注意到,阿里巴巴此前還投資了圓通、中通以及百世快遞,而這些快遞公司均是排名全國前五的快遞巨頭。受上述消息刺激,申通快遞11日早間開盤即封漲停並帶動快遞板塊整體上漲。截至午間收盤,部分快遞概念股漲幅如下: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有了阿里“真金白銀”的支持,申通在與快遞業老大順豐的競爭中也將更有底氣。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快遞上市公司發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

申通快遞營收增長34.42%,淨利潤增長37.46%。

順豐控股營業收入為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56億元,同比下滑4.57%。這也是其上市以來淨利潤首次下滑。


阿里已集齊“三通”

申通快遞11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德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殷投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結構擬發生變更。

公司去年三季報顯示,德殷投資持有申通快遞53.76%股份。公司實控人陳德軍、陳小英合計持有德殷投資100%的股權。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申通快遞前十大股東

據公告顯示,實際控制人或德殷投資擬新設兩家與德殷投資處於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新公司A”和“新公司B”,合稱“新公司”),德殷投資以其持有的申通快遞股份對新公司出資或轉讓給新公司,出資或轉讓完成後,新公司A將持有公司457,709,848股股份(佔申通快遞總股本的29.90%);新公司B將持有公司246,459,149股股份(佔申通快遞總股本的16.10%)。

德殷投資擬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新公司A的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通過受讓實際控制人或德殷投資持有的新公司A的股權或者向新公司A增資的方式,獲得新公司A 49%的股權,阿里巴巴為此支付的對價為人民幣46.6億元。

若阿里巴巴最終按計劃入股完成,其將持有申通快遞14.65%的股權。

公告顯示,新公司A和新公司B尚未設立。

申通快遞稱,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與阿里巴巴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阿里回應稱,物流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阿里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將物流成本從目前的GDP佔比16%降低到5%。遠低於發達國家,從而提升整個製造業的效率。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我們注意到,這並非阿里首次投資快遞公司。2015年5月阿里曾聯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持股約11%;2018年5月,阿里、菜鳥等又聯手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佔10%。此外,阿里還投資過百世快遞(2010年曾收購匯通)。

成功入股申通快遞後,阿里在物流投資方面已正式集齊“三通”(中通、圓通、申通),為其智能物流網絡添上了一塊重要拼圖。


快遞業老大淨利潤上市後首次下滑

申通過硬的業績或許是此次獲得阿里巴巴垂青的原因之一。申通快遞此前發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營收增長34.42%,淨利潤增長37.46%。

天風證券在此前的研報中指出,申通快遞從上半年的增速落後於行業,轉而逐步超過行業平均,進而到2018年12月、2019年1月,申通均是A股快遞公司中月度業務量最高的公司,公司單量增速的拐點已經出現並穩固,在二線快遞逐步退出行業競爭的背景下,公司高增長勢頭有望繼續持續。

在集齊“三通”之後,阿里的的快遞陣營無疑更為強大,這對追求獨立發展的順豐而言並不是好事——2017年6月1日,曾經的合作伙伴順豐快遞和阿里反目,順豐一度暫停了菜鳥網絡的數據接口。

為了拓寬、拉長產業鏈條,順豐也大舉展開資本運作,但這會影響其短期財務表現。

對於2018年增收不增利,順豐控股在公告中稱是成本上漲影響、公司對新業務進行了開拓性投入,以及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所致。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順豐控股公告

此外,順豐控股自2017年2月24日上市以來,股價一路走高,在2017年3月1日盤中股價最高達73.01元,當天的市值高達2929億元。

截至2019年3月11日午間收盤,股市股價為35.68元,總市值1577億元,較最高點減少1352億元。

阿里集齊“三通快遞”長遠佈局,該業即刻迎來“團戰模式”

順豐控股股價走勢

另據國家郵政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4日至10日,整個春節假期,全行業共完成郵件快件業務量6887萬件,京東物流、中國郵政、順豐、EMS、品駿等5家企業承擔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其中京東物流市場份額佔比最大。人們除了驚訝於京東物流的發展之快,同時也對行業老大順豐的處境感到擔憂。

但有券商依然看好順豐控股的前景。申萬宏源在其研報中表示,公司新業務的開拓影響短期利潤,以三季報為例,在建工程較2017年底增長106.6%,固定資產同比增長13.5%,無形資產同比增長23.6%。

新業務的投入是順豐控股志在長遠的一個投入,一旦渡過培育期,公司盈利能力將會迎來一個快速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