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增活力 农民得红利

4月20日,长治宾馆。一场题为《深化农村改革 推动乡村振兴》的开班报告会正在进行。

当日,长治市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培训会。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赵鲲受邀作开班报告。培训会为期2天,还邀请了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资产处处长余葵、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山东省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军清作专题培训。

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当前开展的全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市委将“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为“长治市改革发展”20个课题之一。

此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培训会,是我市贯彻省委“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部署的实际行动。

起步早,开局好。从2015年到2018年期间,潞城区、襄垣县、屯留区分批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上党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我市承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省最多、亮点最多,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每年都承担国家级、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市,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的职能部门和具体落实农村改革任务的重要部门,市农经局挑重担、啃硬骨,对标对表、多策并举、抓实抓细、精准发力,全面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清产核资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二,一批成功经验被全国、全省推广。

高位推进——

突出战略站位,“一把手”抓改革,“市级组织实施、县村具体落实、部门协调推进”,构建“上下联动、齐谋共抓”工作格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建高规格、强有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组,市委书记孙大军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勤荣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唐立浩和副市长郜双庆为副组长,高点站位、高位推进。

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3次专题研究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全面夯实责任。

突出“一把手”抓改革,12个县区均参照成立领导小组,并延伸到乡镇、村一线。坚持“市级组织实施、县村具体落实、部门协调推进”,层层夯实、压茬推进,构建起“上下联动、齐谋共抓”工作格局。

强化时效意识,精准发力。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主体、任务分工等;组织召开市县乡三级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逐级传导压力。同时,从各县区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加强业务指导、加强统筹推进。在市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为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财力保障。

强化交账意识,持续用力。市农经局先后多次邀请农业农村部黄延信、余葵、胡辉等专家培训授课,并组织各级业务骨干到贵州、重庆等10省市专题考察,开阔眼界,借鉴经验。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营造微信、电视、墙报、展板等全方位、全覆盖宣传发动氛围,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市县乡村“四级”层层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倒排工期、扭住节点、保障进度、确保成效。

强化一流意识,实处着力。建立“周报告”制度,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全市重点督查任务,建立日常督导、重点督导、联合督导制度,及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顶层谋划着眼长远、衔接有序,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正统筹推进、快马加鞭!

扩面提速——

突出政策引领,“三利用”公平公开厘清资产,“三围绕”因地制宜确定成员,“三坚持”合理配设股权股份,让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

大胆试、大胆闯!

我市通过“三利用”,公平公开厘清资产,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不漏、不落、不差,资源、资产、资金及债权债务清楚,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打好坚实基础。

何为“三利用”?

利用已有成果。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林权和国土资源二调成果,由村老书记、老村长、老会计、老组长、老党员“五老”人员参与,对村集体机动地、四荒地、林地、新增资源、建设用地、厂房等所有资源资产进行精准测量,并分别建立台账、“三榜”公示,确保精准无误、群众认账。

利用“三资”平台。对账内资产资金、债权债务和村级资源等,采取以账找物、以物对账、账物相符的办法,做到账目清、资产清、类别清,实现账据、账账、账款、账表、账实“五相符”。同时,对于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按照经营类和非经营类划分,做到分类登记、分册管理。

利用中介机构。针对集体资产量大、情况复杂的村,采取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方式进村开展工作。

如何界定成员身份?

我市的做法是: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方针,围绕清底数、明身份、保权益目标,合理界定集体组织成员身份。

民主定成员!以村为单位,以户籍为基础,进行分类登记,由村“两委”进行资格初审,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张榜公示;对有异议的,由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对嫁出嫁入、空挂户等人员,坚持依法依规,集体讨论、逐一排除,民主投票确认。

酌情定身份!通过“三明确、三议、三公开”确定成员身份,即:明确原则、明确条件、明确方式;村委会评议、党支部审议、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全体村民公开、评议结果公开、决议结果公开。

依法定条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通知》,关注出嫁、离婚、丧偶、农嫁非等特殊妇女群体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工作,避免多数人侵害少数人的切身利益。

如何配设股权股份?

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原则,量化股权配置,以成员股为主,提倡不设集体股;坚持静态管理,减少变动;坚持由集体成员商定设什么股、每股设多少。通过股权细分,既合理又凸显差异,让每个成员都满意。

创新探路——

突出探索导向,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交易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去年底,我家7口人,分红了8万元!”上党区永丰村村民、62岁的王俊明高兴地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永丰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尤其是理清了华泰水泥、洗煤厂权属,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加,村民分到手的股份也相应增多。

永丰村集体资产增加,是我市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目前,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全市已进行股份分红的村达185个,累计分红4520.64万元。

在改革基础上,我市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交易体系、发展集体经济,深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制定农村集体产权股权抵押、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潞城区、襄垣县开展试点,探索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

“潞城区出台办法,建立政府基金补偿机制、抵押物处置清偿机制、多元主体担保机制,减少贷款前置环节,规范抵押流程,降低农户准入门槛,2018年发放股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亿元,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潞城区农经中心主任张李春说。

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促进农村资产保值增值,我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产权交易联动机制,免费为流转双方提供统一规范合同文本,积极引导农户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规范流转土地经营权,避免私下交易产生各种矛盾。

连续举办两届长治农合发展博览周,成立长治市农民合作社联合会,“长治神谷”带领旗下产品进北京、驻杭州、跑会展、进社区;作为全省唯一资产收益扶贫整市推进市,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模式,成为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的主要方式;制定《长治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探索拓宽10种发展渠道,从财政、用地、金融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多渠道、多层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市积极探索“合作社+”、资产收益扶贫、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模式,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行动,充分释放改革活力,带动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走进春天,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广袤的田野上正焕发勃勃生机!

记者:常珍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