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铜制剂是最古老的一类杀菌剂,最早在1885年就已有应用。自2009年以来,铜制剂杀菌剂一直稳居在全球杀菌剂销售额前六名,被称为

全球第六大杀菌剂

为什么100多年来铜制剂仍在使用?

国内外100多年使用证明,铜制剂对100多种细菌性、大部分真菌性病害和部分害虫都有一定的防控效果,近年国外大量使用证实:生物刺激素铜(9966有机铜)是更安全、更有效、易混用的铜制剂。

①药效无替代:100多年来,铜制剂防控病害,特别对细菌性病害的药效仍无其他杀菌剂可替代。

②杀菌谱极广而且几乎无抗性:对几乎所有的细菌性病害都有效果,对大多数的真菌也有效果,且去抗性。

③成本低:用好铜制剂预防病害,可显著减少对治疗性杀菌剂的依赖,综合防治成本很低。

④绿色与有机农业:铜既是杀菌剂,又是营养元素,是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首选药剂之一。较少有化学农药的残留问题。

铜制剂主导运用方向

目前,铜制剂对以下细菌性病害,其他杀菌剂无法替代的:①溃疡病类②角斑病类③条斑病类:叶枯病、白叶枯④青枯病类、软腐病类瘟病类。2019年广东省农业厅对主要作物病害防治推荐铜制剂。铜制剂重点推荐在防治难以防控的细菌性病害上,如水稻的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柑橘的溃疡病;蔬菜的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水稻的细菌性条斑病(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柑橘的溃疡病

铜制剂的杀菌原理

①铜离子破坏病菌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减少病菌。

②铜离子使蛋白质变形,病菌生长繁殖活动紊乱,杀死病菌。

铜制剂是一种预防性杀菌剂,依靠铜离子均匀分布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药膜,阻隔和抑制病菌的进入和萌发,使用时机一般是在作物发病前和发病初期。高温时期,植株表面水分蒸发快,无形中加大了已经喷洒在植株表面的铜制剂的浓度,容易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时应该避开高温时间段。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铜制剂的杀菌原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铜制剂的植物毒性:

使用铜制剂后,就等于在植物表面提供了一个含水铜的来源库。含水铜的浓度释放速度决定着铜制剂的植物毒性。浓度1mg/l的含水铜就足以杀死葡萄霜霉病菌,而浓度超过10mg/l则可能产生植物毒性。

①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作物的不同阶段对铜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 表现出对铜安全性不同。如花期、幼果期应避免使用。②气候条件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含水铜的浓度及量,影响植物毒性。如高温时,植物毒性更强,如果使用浓度要低。


目前推广使用广泛的要属有机铜,一般铜制剂不能乱混配其他农药、微肥,一般单独使用。有机铜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以与很多药剂复配使用,微补9966有机铜,不仅承接了相比无机铜安全的特性,还有其独自的特性。

微补9966有机铜三大优点

①水溶性好、混配性好:

其液体呈中性,与大多数农药、叶面肥、水溶肥混用不会使药效、肥效失效;与微补抗力混用效果更好,杀灭多种真菌、细菌病害效果更明显。

②抗病安全:

其杀菌范围广,可防治常见细菌、真菌等病害;相比无机铜制剂而言,有机铜能减少无机铜的铜离子释放过快,阻止红蜘蛛等螨类病害爆发。最重要是无抗性,作用位点多,不产生抗药性。

③内吸传导性好,缓解作物缺铜症状:

有机铜含量高达100g/l,铜含量比农药类有机铜含量高一倍以上,药性持久,不易被雨水冲刷。有机螯合态铜,通过与氨基酸、小肽蛋白、多糖等有机生物刺激素协同作用,能使铜元素快速地通过根、茎、叶进入植物体内,安全被吸收和利用,按照推荐使用倍数使用效果好,不会产生中毒。

【铜制剂】杀菌剂种类多,到底选哪个好?也许这款就是你想要的

微补9966有机铜

保果期生物防控方案

①生物防控微补方案:叶喷

5-7月,每月喷2次微补抗力1000倍+9966有机铜1000倍,间隔10-15天。在高温天气只能早晚温度较低时喷,混配2种微补叶面肥,9966铜倍数要提高到1500-2000倍更安全。

作用机理:微补9966有机铜:喷后吸收快、产品PH中性混用性好、对作物更安全、不诱发红蜘蛛等螨虫害。微补抗力免疫剂:喷后立即发现病菌,三重免疫防控--激活作物体内5大抗体+增加PR免疫蛋白+增厚细胞壁抵御病害。

②生物防控微补方案:冲施

微补9966有机铜0.5-1公斤/亩/次,微补抗力0.5-1公斤/亩/次,易感病的品种,每批梢冲施1-2次,一年3-5次。详情具体咨询微补顾问。

作用机理:根系直接吸收,通过木质部+韧皮部双通道传导至植物各部位,直接杀死或抑制病菌繁殖,将信号传导至未受损细胞,修复受损细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