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今年济南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评析

济南市2019年3月高三一模考试结束,本次考试以全国卷考试大纲为蓝本,遵循往年一贯的特点:

坚持通性通法的考查,不回避课堂教学热点,重点知识,重点方法重点考察,试题基本遵循“稳中有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下面小e就从试卷的整体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由评卷老师转述给小e的干货整理),以及分数线,二轮复习建议等方面给大家带来二模的语文评析。

试卷总体分析

济南一模与2018年高考的题型做同向对比,具体题型分布如下:

2019今年济南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评析

济南一模与高考难度对比

从表格分析不难看到,一模考试的难度在18年高考的难度基础上略有提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语言特色分析为去年全国2卷的考查内容,以往全国1卷考查较少,应该引起重视。另外第21题的图文转换除了考查概括能力外还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的连贯性,对考生要求较高。但是整体难度适中,具备参考价值。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语文学习目标意识的缺失。一些学生不明白语文学习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不明白语文学习的中心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核心能力是听、说、读、写、思,不明白语文学习最终是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为适应现代社会和创造美好未来打下能力基础与知识基础,只知道为语文考试而学习。为着考试而学习的语文目的观,使得我们部分学生极为功利,哪些学科能迅速增分,哪些学科能立竿见影,就去抓这些学科,以致严重忽视了对自己一生来说最重要的语文学科。

2.语文学习积累习惯的缺失。语文学习,有大量的东西需要存贮,这就要有积累的习惯,而一些学生缺少的就是积累的习惯。不愿意去背诵,认为背诵是“笨”的表现;不愿意写日记,哪怕是周记也舍不得花上时间;不愿意读,受各科时间挤压,早读、晚读情愿做其他学科的习题,也不愿意去开口背诵,因为语文要读的范围太广,读了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不如不读;误认为语文就在课堂,因而忽视了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感悟、生活语言等生活积累的重要性。

3.语文学习提取能力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语文积累习惯,所以也就无法进行语文提取;另一方面是一些学生有所积累,但没从语文教师那 里学到存贮的技巧,所积累的东西混乱不堪。这样一来,就不知提取什么,或如何去提取。从语文积累来看,大致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素材、语文经验方法等,而这三方面又包括众多的内容,这就得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分析,分类贮存。从语文提取能力来说,一是要有意识。有的学生宁愿胡编乱造,而不愿从语文课本中提取素材;有的学生从文言词义推断,不善于温故知新,由今而古。二要讲方法。语文提取是讲智慧的,首先要思考提取什么,其次要考虑从哪里提取,如何提取,最后要分析提取的东西如何用好。

4.语文学习运用意识的缺失。语文是运用性极强的学科,语文源于生活,又将走向生活。如何学好语文,可利用广阔的生活空间学习语文,而不仅限于课堂;如何学好语文,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社会生活,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一句话,为生活服务。语文运用意识淡漠,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引导。

5.学生答题策陪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轮复习建议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近两年来,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第二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练习中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语言表达题,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换用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课本第一

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效率至上

计划性强。考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

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读、译”。“选”的关键是精。选好后不凭借任何辅助读物自己去读它,有读不懂的地方要善于“推导”和“借助”,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译”的关键是准确。

总之,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