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權局發話:各圖片公司不得濫用權利

近日,“黑洞圖片”版權問題引發關注。國家版權局重視圖片版權保護,依法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國家版權局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

国家版权局发话:各图片公司不得滥用权利

背景科普:

什麼是“劍網”專項行動

近年來,國家版權局會同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連續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針對網絡侵權的熱點,實施重點監管、分類規範,先後開展了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絡轉載、網絡雲存儲空間、網絡文學、網絡廣告聯盟等領域的版權專項整治,集中強化對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

2018年7月,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啟動“劍網2018”專項行動,此次專項工作重點為開展網絡轉載版權專項整治、開展短視頻版權專項整治、開展重點領域版權專項整治。

一是開展網絡轉載版權專項整治。以網站、應用程序、自媒體、新聞聚合類平臺為重點,嚴厲打擊未經授權轉載新聞作品的侵權行為;嚴厲打擊未經授權摘編整合、歪曲篡改新聞作品的侵權行為;堅決整治自媒體通過“洗稿”方式抄襲剽竊、篡改刪減原創作品的侵權行為;著力規範搜索引擎、瀏覽器、應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網絡轉載行為。集中查處一批違法轉載案件,依法取締、關閉一批非法新聞網站(網站頻道)及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等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


二是開展短視頻版權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短視頻平臺和短視頻作品上傳者未經授權複製、表演、通過網絡傳播他人影視、音樂、攝影、文字等作品的侵權行為;堅決整治短視頻作品上傳者以合理使用為名對他人作品刪減改編並通過網絡傳播的侵權行為;堅決整治短視頻平臺以用戶上傳為名濫用“避風港”規則的侵權行為,並要求平臺企業註明作品來源。將抖音短視頻、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快視頻、美拍、秒拍、微視、梨視頻、小影、56視頻、火螢、嗶哩嗶哩等短視頻應用程序列為本次行動重點監管對象,著力強化對短視頻平臺企業的版權監管。


三是開展重點領域版權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未經授權通過網站、應用程序、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視頻字幕組傳播動漫的侵權行為,嚴厲打擊未經授權使用他人動漫形象製作傳播遊戲、玩具、文具、服裝等動漫衍生品的侵權行為;著力整治網絡直播、知識分享、有聲讀物等平臺未經授權複製、表演、通過網絡傳播他人文字、音樂、口述等作品的行為;進一步加強對網絡影視、網絡音樂、電子商務平臺、應用商店、網絡雲存儲空間等領域的版權監管,突出打擊通過網絡銷售教材教輔、少兒出版物、音樂和影視移動存儲介質以及使用聚合鏈接、設置境外服務器等手段的侵權行為。

新華社評論:著作權要保護

“維權碰瓷”不可縱容!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有人為愛因斯坦的預言被證實而興奮,有人為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而自豪,但也有人看到借所謂“授權”牟利的商機。這場版權鬧劇的結果有目共睹——某些圖片機構自以為“高明”的“搶版權”犯了眾怒,其借版權保護之名“建議”簽訂“買圖協議”的“商業模式”遭遇網友、媒體和相關企業齊聲討伐。

国家版权局发话:各图片公司不得滥用权利

著作權不是一個新詞,但因為種種原因,以前很多著作權人都缺少保護版權的意識,一些機構、企業、媒體,尤其是自媒體轉載文章、圖片時的操作也不規範。近些年,知識產權保護逐步完善,著作權意識明顯增強,這種進步讓多方受益。

不過,在加強版權保護的同時,也讓一些人看到了一條特別的生財之道——一些企業或個人通過技術手段,追查前些年轉載不規範的文章、照片,動輒索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版權費,或藉機提出簽訂“買圖”合作協議的“建議”。據媒體報道,有的圖片機構一年要打數千個著作權官司,賠償標準動輒“每張照片一萬元”。某圖片機構的財報顯示,因訴訟帶來的利潤,已經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

正常的版權訴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助於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問題在於,一些機構和個人趁著作權侵權裁量尚不完善、不規範之機,將著作權維權異化為一本萬利的暴利生意,甚至衍生出一條由照片拍攝者、行業協會、圖片公司、律師等組成的灰色利益鏈。有業內人士爆料,有些機構還存在“釣魚”嫌疑,故意給媒體、自媒體、企業挖坑,然後“躺著掙錢”;還有一些機構拿沒有版權的照片索賠,“能唬到一個算一個”。

有必要指出的是,遭遇這種“維權碰瓷”的,很多都是媒體。與企業不同,媒體轉載一些文章、圖片,通常是出於傳播信息的目的,而且很多二次轉載並不存在侵權、牟利的主觀故意,傳播的也是正能量。縱容“維權碰瓷”之風,勢必吸引更多心術不正之人,既浪費寶貴的司法資源,又會進一步扭曲版權保護的生態,還給正常宣傳報道帶來干擾。對於媒體轉載糾紛必須完善相關法規,當務之急是司法機關應合理甄別故意侵權牟利與合理使用,傳播信息與文化的界限。

今年初,福建省人大代表陳展弘提出,媒體行業出現的惡意訴訟現象已經偏離著作權法保護版權的初衷,嚴重影響到媒體發展的法治生態環境,建議司法部門儘快出臺著作權侵權裁量指導意見。此次由黑洞照片版權引發的風波與討論,正好提供了一個審視司法實踐的契機,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時應該注意,既切實推進版權保護工作,又不給“維權碰瓷”可乘之機。

2019年49期第2條

国家版权局发话:各图片公司不得滥用权利

把時間交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