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業可持續發展!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常熟市慈善總會緊緊依託常熟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弘揚慈善文化作為重點工作系統安排、有序推進,城鄉慈善氛圍與日俱增,愈發凸顯了整座城市的慈善氣質。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藝術牽手愛心

一本滿載愛心的年畫,在常熟成為尋常百姓家中的一抹亮色。在慈善總會的策劃下,紅紅火火的年畫以“善”為主題,借書畫家之巧手,書寫善意之句,描摹愛心之花。這本畫冊贈予與人為善的企業家和個人,表示對他們善行的鼓勵;贈予被幫助的普通人,激勵他們帶著希望前行。無論是掛在家中還是辦公室裡,年畫讓人“開門見善”,潛移默化中給民風帶來了有益的滋養。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這一本年畫從創意到實施,也實現了慈善、藝術和商業的牽手。2018年初,慈善總會牽頭與江蘇新合作常客隆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簽訂“慈善年畫送萬家”戰略合作協議,由新合作常客隆公司全額出資,慈善總會協助年畫策劃定稿,每年製作並向全社會發放年畫不少於1.5萬份。而慈善總會還為此集結了常熟市愛心書畫家們組建了常熟市慈善總會書畫院,吸收了十多位市書協委員中的青年骨幹加盟。2019年春節前夕,為感謝在過去的一年裡助力本市慈善事業的所有愛心企業、愛心企業家,書畫院的13位書畫家為他們創作了迎新書畫作品。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故事加載善意

“古往今來,常熟這片土地都不乏慈善人物。孔子的七十二賢徒之一言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公益慈善理念的人之一……”常熟市慈善總會會長徐永達說起常熟慈善歷史如數家珍。為培育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今年3月25日,慈善總會牽頭組織編撰領導小組,尋根常熟慈善文化,編寫慈善故事。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行善真好——常熟慈善故事》重點挖掘整理本市從宋代起湧現出的樂善好施的慈善人物故事,將原本口口相傳的慈善文化書面化、系統化。該書啟動編撰以來,得到了常熟社會各界支持,僅4個月時間,編撰前期工作全部完成。

在編書的同時,慈善總會還傾力發掘文化資源,打造屬於常熟的“慈善之歌”。常熟人自己作詞作曲的慈善之歌現在也已有了雛形,詞曲朗朗上口。

善愛浸潤城市

一座城市的慈善氣質,源於慈善文化的點滴涵養,流露於街頭巷尾的善愛細節。常熟就正在打造這樣一座“處處有善,處處有愛”的城市。

在城市中心區域,一幅巨大的慈善海報取代了商業廣告,十分醒目。健身步道上隨處可見慈善標語。在辛莊中心小學,校門口電子顯示屏不停刷新著慈善警句格言。最惹眼的則是教學樓內那條百米慈善長廊上一幕幕愛心奉獻故事、一條條學生心語便籤、一幅幅慈善活動圖片。評彈興趣社團則鼓勵師生取材慈善故事自編、自彈、自唱。一部名為《慈善送暖好榜樣》的自編評彈曲目,走入了省臺乃至中央臺,將當地好人黃阿雪無私奉獻、扶助孤老的感人事蹟唱出了常熟。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梅李鎮的聚沙園則是另一個慈善文化樣板。漫步亭臺水榭之間,耳濡目染的盡是慈孝文化。公園的一角安放著一面特殊的“愛心牆”,上面由各種字體的“善”字組了一個心形圖案,每一個“善”字背後都有一個慈善的故事,目前已經集了80多個。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通過豐富載體、打造陣地,與媒體形成戰略合作協議等全方位的工作,市慈善總會正使慈善文化更加深入社會各界,平等互助、依法行善等現代慈善理念得以傳播,激發了越來越多的善行義舉,讓千年古城常熟由內而外散發出慈善的城市氣質。

爆料丨18915661029

版權聲明:本微信中原創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歸常熟日報、常熟新聞網所有,未經常熟日報、常熟新聞網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微信中常熟日報和常熟新聞網擁有版權或經許可使用的任何內容。

在看點這裡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