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吃,是我記憶中對縣南街的第一個印象。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縣南街,攝於1938年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出生在農村的人,大都記得稀粥、隔夜炒飯或者面衣、煮山芋以及青菜醬油湯下飯的日子。我對美餐的渴望,遠勝於如今的孩子對肯德基、麥當勞和必勝客的渴望程度。彼時,父親穿梭於蘇州、上海和常熟農村之間,因此隔三差五地會帶著我們去市區逛逛。輪船穿過昆承湖,在一號橋碼頭停下,從船沿跳到岸上,再穿過總馬橋菜市場,走過彎彎的南門大街,便是松盛糕團店。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父親告訴我:這兒是跨塘橋,是縣南街的頭。在縣南街的頭上,父親會讓沒吃早飯餓著肚子的我們坐下,買好湯糰,看著我們狼吞虎嚥。三十多年後幾乎茹素的我,仍能想起兒時松盛糕團店的湯糰之美味:輕咬一口,輕啜皮子包裹著的肉汁,吸了湯汁吃肉餡,再細嚼柔糯細膩的皮子。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從縣南街的頭往裡走一點,便是新雅酒樓。新雅酒樓以新雅饅頭聞名於常熟。新雅饅頭也是我兒時的夢中美食之一。父親的外甥在新雅酒樓上班,因此,若上午在松盛糕團店吃了湯糰,午餐時分,父親總是會讓我們在新雅酒樓停留。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縣南街老照片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新雅酒樓內部老照片

如今,街市上的早餐攤午餐店鱗次櫛比,偶爾也淺嘗之,但我對食物味道的感受,無一能與兒時縣南街的美食記憶相比。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松盛糕團店老照片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松盛糕團餛飩店老照片,如今也已拆除

縣南街留給我的一個記憶是在城西衛生所的痛。

1980年發大水,我那時候就是一小屁孩,率著村裡的一群孩子,赤腳在曾經撒滿上海垃圾的湖塘裡遊走,那些湖塘裡,玻璃和瓷碎片到處都是。我踩到玻璃碎片的時候,水裡的鮮血像鮮花般盛開,並未感覺到痛。此後的兩個多月裡,當醫生將一層層包裹著的紗布解開,總是發現又一包膿已在那裡。醫生說:要麼你們去縣南街的城西衛生所看看吧。母親皺著眉頭把我從輪船碼頭背到縣南街。那位著名醫師已有點年紀,我依稀記得他姓王。在我的記憶中,他揚起剪刀,剪去了我左腳底一層肉——直到今天,我仍然能記得那天的痛,但我沒哭。他用寸把長納鞋底的線,蘸了點他的秘製藥粉,在清理創口後,在創口中塞入那截線。第二次去時已大大好轉,第三次他就甕聲甕氣地對母親說:這孩子要讀書,就不要再浪費時間過來了,馬上就會結疤了。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攝於2009年,縣南街北入口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攝於2010年,縣南街北入口

要是穿過整條縣南街,到縣南街的另一頭,便可以看到后辛巷了。

那時候,我的老師和師母就居住在後辛巷,后辛巷是他的學生——我們這群嘰嘰喳喳聊不完話的年輕人的一個據點。我們青春期的迷惘和不適應,與父母之間的叛逆,書到用時方恨少之際的臨時抱佛腳,悄悄表露出獲得些許成功後的喜悅,默默忍受著遇到挫折後的不愉快,彷彿都是在後辛巷解決的。在那個狹小的客廳裡,三五個同學圍著一張桌子,享用著師母親自下廚煮的美食佳餚,分享著各自學校裡的趣事;或是讀了某本書,書中的某個情節;或是遇到了某件事,某種感想。當然,我們也聆聽老師和師母講述一些關於老縣場、縣南街以及常熟的舊事舊人,抑或舊事裡現代人的影子。如今後辛巷拆了,但我仍能回憶起在那裡度過的每段時光——后辛巷彷彿是我的一根柺杖,得意時在那裡我能得到指點,令我不至於忘乎所以;失意時在那裡我找到支撐,令我不至於立即倒下。后辛巷在九十年代中期拆了,老師和師母搬去了新的住宅。

后辛巷拆了之後的幾年,縣南街也拆了。我想,此後的縣南街,應該是另一種新天地了。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常熟記憶之:穿過縣南街 常熟人的集體回憶


今年8月17號,因環城南路修路,封閉近十年的縣南街因借道通行,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裡,這條久違的街道,深藏著幾代常熟人的記憶,以致消失十年後的今天,人們每每談論到縣南街,當時的輝煌與繁華仍令人津津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