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文 / 董小琳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近一个月,连续发生了几件事——

歌手王源在表演中,突然情绪崩溃,泣不成声;

上海一位17岁男孩,因为和母亲发生口角,跳桥轻生;

杭州一位小伙,骑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突然怒摔手机,嚎啕大哭。

三件事连在一起,让我突然想到了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到的一句话:

有时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举动,可能就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可能是骆驼,也可能是人类,抑或是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在某个时刻,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个来得太早或太迟的决定,就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而这,都是人类生命、历史、文明的「闪耀时刻」

二、最后一棵稻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积累。

这种感觉,在我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时,尤为强烈。

也许你已经对这本书很熟悉了,但我还是想隆重地介绍一番: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人类群星闪耀时》用文学纪实的笔法,截取了14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时刻——

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瞬间;

列宁从苏黎世返回彼得堡,准备掀起革命大潮的瞬间;

工程兵上尉鲁热在几小时内完成《马赛曲》的瞬间;

纽约商人菲尔德决定铺设大西洋电缆的瞬间;

托尔斯泰83岁决定离家出走,死在一个小火车站的瞬间……

其中,有政治事件的拐点,有探索自然科学的惊喜,还有重大思想突破的激荡。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这本书的作者,是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斯蒂芬·茨威格。

就像那高踞山顶,俯视众生的古堡一样。在文学领域里,茨威格因一部《人类群星闪耀时》,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

他用手中那如椽大笔,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命运的重要时刻。向我们展示怎样的小人物、怎样的瞬息之变,才让今天的世界,以如此的状态呈现!

与我们以往读过的历史著作不同,书中的英雄史观非常严重。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历史上少数关键人物在极短时间内的行为,可能会直接决定数个世纪的历史走向。

但,这并不是说茨威格是一个宿命主义者。他只不过是把目光,集中在了「闪耀时刻」上。

在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一个民族内部,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才能产生一个天才;同样,总是需要有无数的光阴无谓的流逝,才能等到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

也就是说,「闪耀」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无论好坏。

三、无论历史,还是人生,发展的本质其实都一样。

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作者说:人们常常要等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迎来一个伟大的时刻。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遵循着:平淡、平淡、平淡……闪耀一下,然后继续平淡……的规律。

然而,除了那一下「闪耀」,之前的千年寂静,也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普通。

一个个小事件,小诱因,一环扣一环地嵌套在纵贯千年的历史链条上。于是,当链条绷紧到无以复加的那一刻,就会爆发。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当势能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质变。

比如说,一篇文章,如果每10个字中有3个错别字,你就很难读懂。

但如果10个字里只错1个,你大概还是可以猜出其本意的。

这就是质的差别。

30%的错误率,无法理解;降到10%,就可以使用。

在人类语音识别的探索道路上,这个跨越大概走了30年。

期间的每一年,都有微小量变的产生。

正是这一个个小量变,让我们从不懂到懂,从打字输入升级到语音记录,进而解放了双手。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在人的一生中,又何尝不是呢?

平时看似毫无新意的日子,叠加在一起,就成为了你日后爆发的基础。

网上有一个励志公式,说的就是这个: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365代表着一年的时间。那么,你正处于哪个等式呢?

而且,这种质变,还会逐级叠加。

比如你考入一个重点初中,完成了一次质变。那么,你今后的三年努力,就决定了你下一次质变的走向。并且,与普通学校的同学相比,你的「闪耀」起点会更高。

努力积累,让“大于一”的「闪耀时刻」尽可能多出现,是成就自己的最佳方式。

四、早一天思考「闪耀时刻」,早一天远离烦恼。

国外,人死了要写墓志铭。

这既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也是对其一生「闪耀时刻」的肯定。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在《东吴相对论》中,梁东曾经讲过一个案例:

很多西方国家,教育水平很高的私立学校,都会要中学生做一个功课——给自己写一篇墓志铭。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茨威格

如果我们能在年轻时,花点儿时间,通过慎重反复的思考,给自己的未来盖棺定论的话。就能看开很多当下的烦恼。

比如那个17岁男孩。

如果他能想到自己将被定格在“与母亲发生口角而轻生”的位置上,恐怕就不会如此轻易地放弃生命。

与期待中的“墓志铭”相比,眼下的很多事,其实是不值得做的。

像在台上崩溃大哭,从高架桥上纵身跳下,抑或违反规定在先,还摔手机发脾气。

可话虽如此,有时候情绪到了,仅仅用“不值”两个字,是拦不住的。

毕竟,之前的积累,已经到了该爆发的阶段。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那该怎么办?

你需要:早一天思考自己的「闪耀时刻」,并且对现在做的一切充满敬畏。

如果,你能意识到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会对未来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就自然会向着那个方向努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当你能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俯视自己时,不仅能看开很多,更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不要等到情绪累积到崩溃时,再想起要善待自己。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我们不妨再回到《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茨威格为人类文明写就的一部“墓志铭”。

只不过,它的状态始终是“未完待续……”

将出现在人类历史上的颗颗繁星,记录下来,流传万代。

一方面,是要告诉后辈,前人曾经历过怎样的挣扎与苦难,才将世界打造成今天的样子。

另一方面,则是启发了我们,要站在历史的大角度去观察,判断,努力。才能将这部「闪耀时刻」继续撰写下去,在成就人类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千千万万微小光芒聚合起来,就是一幅群星闪耀的壮丽景象。

老师留作业,要中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用意何在?

你看过这部《人类群星闪耀时》吗?思考过自己的「闪耀时刻」吗?

—END—

我是【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董小琳。

减重80斤的80后宝妈,500强企业主管。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