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等待〕人生之路

〔星历戊子十月廿一〕

人生就是不断地面临岔道口,回头却发现一直只有一条路。

〔独自等待〕人生之路​人生之路,一条长满荆棘的路。

从你呱呱落地开始,这个世界就有三种关系你无法逃避: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好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必独自去面对。因为有学校,我们可以从那里学习到前人的经验。有些人认为,从学校出来后,学习也就结束了。但事实上,恰恰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

学校里教给我们的基本上都是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而进入社会后,更多要面对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虽然没什么地方能够获得那张“人际关系文凭”,但无可厚非这是你走出校门后要上的第一课。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只会让你的人生举步维艰。

其实还有一种关系,经常会被忽视,那就是人与“自我”。人与“自我”的关系,虽然也可以通过学校和社会去学习,但更多时候需要自己去体会。就好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却无法直接从别人的那里复制,否则会失去自我。正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人才会区别去其它动物。

〔独自等待〕人生之路​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我”呢?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莫名其妙。其实“自我”是指由自身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性格和行为。简单的讲,就是“先天”。孔夫子的《三字经》里讲: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都只不过是“先天”的表现。有句俗话:三岁定八十。可见“先天”的影响力之大。人类的摄食、繁衍、哺乳等行为,贪婪、自私、欺骗等性格以及这个世界的很多“欲望”,大概都是它衍生出来的吧。

那么,是不是人一出生就什么都无法改变了?那倒不是,因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先天”与“后天”的组合。虽然遗传物质无法再更改(我是说目前的技术啊^_^),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后天”。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着与自己的“先天”做搏斗的人,和尚、僧侣和道士的修行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先天”来说,繁衍应该是人生的第一使命,而这些人经常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独自终老一生。

〔独自等待〕人生之路​当然说这些,并不是要你跟自己的“先天”过不去,非得和它抗争,而是让两者更好的和谐相处,克制人性里自私和阴暗的一面。上次去青城山,看到了一位算卦的白胡子老先生,年事已高但精神抖擞。现在想来,抛开心理因素,算卦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好比《周易》里面的很多学问,博大精深。可能有时候,它揭示的就是来自“先天”的一些规律吧(也许现在很多人笃信的星座命理也是)。真后悔当时没有算上一卦,假如那个“自我”与我要走的道路比较一致的话,大家可以好好合作嘛!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讲到,基因(诞生于地球“原始汤”里的可复制单位,遗传物质的功能片段)是如此巧妙地被安放到我们的身体里,就好比建造了一座摩天大楼,本来只需要保存一套图纸,却在大楼的每个房间都存放了一套——我们的每个细胞里都有一份完整的遗传物质。那为什么要留着这么多的“图纸”呢?因为我们只是“基因的容器”,它们世世代代都生存在里面。看上去不可思议,却是有些道理的。

〔独自等待〕人生之路​很多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物种的进化,其实是基因的进化。世界上的每个人只不过是基因编年史上的一次偶然组合,永远不会再次出现的那种(当然不包括克隆技术)。可能你认为,虽然我们是基因的偶然组合,但是总有些东西在流传着,比如子女一般像父母。很正确,不过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儿子只有父亲不到 1/2 的遗传信息,孙子不到 1/4……你会发现过不了几代,你“优秀的基因”已经荡然无存了。而恰恰相反,一个基因的寿命可能通过我们的繁衍绵延上百万年,有的甚至贯穿整个人类的历史。

这么说下去的话,会让人有点悲哀,但你还是觉得有些东西在流传着。你的直觉没有错,确实是这样。虽然“先天”有基因这个秘密武器,但是“后天”也有与之抗衡的东西,并且能够摆脱“先天”的束缚。与前人相比,在纯粹的智力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在退步,那到底什么使得我们能够站上巨人的肩膀上呢?是“媒密”(英文叫 meme,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科学家认为它是人类“文化汤”里诞生的新复制基因)。人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使用“媒密”的生物。我们是作为“基因的容器”而被建造的,但由于“媒密”的存在,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抗我们的缔造者。

〔独自等待〕人生之路​也许,正如道金斯所说:“行星上具有理解力的生命从其领悟自身存在的道理时起,这一生命才算成熟。”

正确的认识“自我”,不要只做“基因的容器”。

〔独自等待〕人生之路【独自等待·奇星亮的故事·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