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過去是一窮二白的小村莊,如今脫胎換骨變成了生態宜居的亮點村。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濮陽市範縣東張村找到了鄉村振興的密碼。系列報道《鄉村振興的河南實踐》請聽第三篇《東張村的變遷》。

(河南臺記者王發豔、濮陽臺記者袁鑫)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這幾天的範縣東張村特別熱鬧,不少附近的鄉親過來圍觀。原來東張村首個集體旅遊項目——柳溪小鎮親水旅遊項目快要建成了,目前正在做亮化,最快五一過後就可以向大家開放。曾經乾涸、長期閒置的集體坑塘,如今是一副小橋流水、樹木鬱鬱蔥蔥的景象。村民張存剛也算是見證者,他告訴記者。“以前村集體也有地,但是都拋荒著呢,沒收入,村民也不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東張村位於濮陽範縣王樓鎮東部。緊鄰黃河與國道,水利和交通條件優越。本來村裡有大量的集體坑塘,因為權屬不明、無人管理,而被長期閒置。村民於青芝介紹,之前沒承包(折股量化)時候,那個時候(發展村集體經濟)確實困難,村民看不到以後的發展趨向,所以不太積極。

面對大量浪費的集體資源,東張村開始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探索。清產核資、確定成員身份、折股量化資產,東張村組建成立了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東張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了村集體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根本轉變。村民張存剛介紹,現在最明顯的是大家參與村裡發展和建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成了股東,集體資產用到哪兒,怎麼用,收益是多少,都關係著我們分多少錢。”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就在去年11月16號舉行的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推進會議上,東張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獲全國首批、全省首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東張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村黨支部書記張存勝拿著這張證特別開心:“你看我們的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全國是第一個證。這就好比我們的‘身份證’一樣,有了它,我們的合作社就相當於有了合法的戶口,今後就能獨立開展經營活動,大膽地去搞經濟、闖市場啦!”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監製!編號001!

村裡正在建設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教學樓


目前,依託村內的坑塘集體資源,東張村的水產養殖、稻鴨共作等特色產業風生水起,“潔田”有機大米也成了品牌。繼首個集體旅遊項目“柳溪小鎮”即將開門迎客後,東張村又開始了新步伐。省水利廳駐東張村第一書記郭東生介紹,村裡正在建設農村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大概到五月底就建成了。像這一年就能產生幾十萬的收入。現在因為還沒有直接產生效益,我們只是做了一個測算,兩個項目大概一年能產生35萬左右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