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首張大仙
首先,要知道每個人對待風險的偏好是不同的,比如你去銀行要理財,那麼銀行一定先要給你做一個風險偏好測試,這個是你對投資中風險和收益的看法,有的人會傾向於保本保收益,有的人會傾向於浮動收益,有的人則會接受一定得損失。
那麼銀行儲蓄為主的人,一般是保本的保守心態。
第二,資金量不同也導致了風險承受能力的差異。比如你有100萬,你50萬儲蓄,剩下錢裡30萬保本理財,20萬風險投資,如果你虧了這20萬對你來說無疑是個打擊,但是對你的消費能力損失不大。
但是有的家庭,可能只有50萬,這種情況下,即使損失10萬,對家庭的消費也是降級的,因此,越低的資金量,風險承擔能力越低。
第三,銀行理財不用操心,適合一些精力不夠以及對理財沒有了解的人。
諮詢師天生
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儘管理財收益普遍高於定期銀行存款利率,但定期存款保本保息固定收益,極低風險,支取靈活等特點還是會吸引部分投資者,只是比例較小而已。
定期存款仍然是保守型投資者的首選。2018年4月,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理財產品加速向非保本淨值型轉變,2020年底將成為最後期限,意味著過去懶人理財,躺著賺錢的時代即將成為歷史。徹底打破剛性兌付,發行機構不再對產品保本兜底,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這對於厭惡風險投資者而言,一時是難以接受的。而定期存款不僅保本保息固定收益,而且還有50萬以內的最高限額償付,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這對於普通大眾投資者而言,也具有一定吸引力。畢竟在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市場中,各種暴雷違約事件頻出,其實口碑效應並非想象的好。
理財產品不僅具有風險屬性,收益隨行就市,而且還有門檻條件。在銀行定期存款市場中,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例,大額存單利率高達4.2625%,部分小銀行5年期利率也在4-5%區間。而銀行系理財產品最新平均預期收益率現在已經降到4.3%左右,與小銀行定存利率已相差無幾,但風險顯然高於定期存款。而所謂的高收益理財產品,無非是網貸平臺理財和信託集合理財等。對於前者雖然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6-8%,但違約頻出,確實令投資者難以放心。至於後者,雖然預期收益率在8-10%區間,但起投門檻高(一般100萬起投),且普通投資者的抗風險能力是與其不匹配的。在風險測評中,肯定不是合格投資者,不能投也投不了。
定期存款不可能走向消失。選擇定期存款的原因是多樣化的,不僅僅是安全可靠,口碑情懷,資產多元化配置等的需要,還有避風港和儲錢罐的作用。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天弘餘額寶總規模摸高2萬億,可是隨著監管趨嚴和資金市場流動性變化,僅2018年三個季度規模就縮水4400多億。而當年全國居民住戶存款高達72.44萬億,比2017年末增加7.24萬億,增速達到10.2%,連續三年實現持續增長,再次證明銀行定期存款的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