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

水仙的欢悦却胜过涟漪;

有了这样快活的伴侣,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喜?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每当隆冬风厉、百花凋零、山水寂寥之际,水仙则以一身冰雪,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宛如水中仙子,踏着凌波微步而来。

水仙,得水能仙,却又雅俗共赏。文人墨客喜欢它清绝出尘的神韵,老百姓则喜欢它迎春吉祥的寓意。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侔诸名花,厥唯北窗下之一盎水仙,差足得其仿佛,然则水仙亦尤物矣哉。

岁暮天寒,花事衰落,纸阁芦帘间,绝少可以点缀者。而玉盎中蓄水仙一丛,佐以雨花台文石,杜门却扫,镇日读书吟啸其中,直堪鄙视党家之徒解销金帐底,浅斟低唱,进羊羔美酒也。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一勺清水,几粒卵石,置于案头窗台,远远望去,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六瓣鹅黄,瓣瓣纤薄才贵,三两翠叶,根根稀少才净。

寒冬腊月,不与百花争艳,借水为名,洗净盈盈仙骨。难怪人言:清香可压荼蘼,拒寒不输梅花。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水仙是一种文人和寻常人家都会爱的花,它好看,叶子翠绿,白色的花被像盘,黄色的花冠像杯盏。它清香,古代的女孩子把水仙花戴在头上,或者置于几案间,水仙的香气会“袭人衣袂“。

北宋的黄庭坚爱水仙,《与李端叔帖》里记载:“数日来,骤暖,瑞香、水仙、红梅皆开。明窗几净,花气撩人,似少年都下梦也”。白色的,黄色的,紫粉色的,红色的花一起开,眼睛里有好看的颜色,鼻子嗅到好闻的香气,像是少年的京城梦。

清代的李渔也爱水仙。《闲情偶记》里说,丙午之春,李渔度岁无资,衣囊质尽,水仙花开时,已是强弩之末,无钱购买。家人劝他算了吧,一年不看这花没什么大不了。李渔说:“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汪曾祺也在《岁朝清供》里说:“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冬春时节,家家案头窗前,离不开一盆在阳光下倾吐幽香的水仙,传送着令人神往的春天气息。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关于水仙的神话和传说有很多,中国人将她比作湘妃、洛神、甄宓。这也是水仙最清绝出尘的地方。她美得不染尘埃,质本洁来还洁去,如一个年过三十的女子,仍干净得似少女,久经风霜,却又整洁透明得看不到岁月的留下的痕迹。

水仙在水里自顾自地和自己恋着,一枝只开一朵,从不迎合,迎风独立。她永远不想为了证明什么而伸手接住自己根本不想要的东西。小小的花,亦能散发水一样的清香。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凌波仙子,得水能仙丨美在中式生活



出品人丨林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