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大行动” 积蓄发展动能

聚力“三大行动” 积蓄发展动能

投资一亿元的哈尔滨中药六厂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

3月春晓,静美的岔林河泛着冰凌,巍巍兴安岭还在冬眠中伸着懒腰。小兴安岭南麓、岔林河畔的通河县,已经用大项目开工的第一锤,催醒了老树新花。

年初以来,通河县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通过实施“品牌农业构筑行动”“优势产业集聚行动”“文旅康养突破行动”,着力提质增效,不断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绿色+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

据通河县发改局统计,今年,通河县计划实施市重点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13.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5个。截至3月末,已开复工项目4个,完成投资3300万元。4月底前开复工项目3个,8月底前开复工1个。

“抢”秸秆“摘”榛子,通河资源大有可为

作为农业大县,通河每年的秸秆产量达100万吨,可收集量在85万吨左右。全域禁烧背景下的秸秆既是眼前困扰,亦有可能变废为宝,成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有着国家“千人计划”技术背景的黑龙江臻品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腐熟剂生产项目”慧眼独具奔向秸秆资源丰富的通河,轻资产入驻。今年,该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进行厂房扩建改造并新增6条生产线,达到年产腐熟剂5000吨,可解决250万亩秸秆低成本还田问题。

在通河,不但有企业远道而来“抢”秸秆,还有企业争着“摘”榛子。通河大果榛子种植面积近20万亩,约占全国的1/6,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榛子第一县”。总投资1.3亿元的黑龙江臻品生物科技公司山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已于3月下旬复工。厂房装修、设备购置安装完毕后,今年年底即将投产。这个大项目是通河县为打造“全国大果榛子第一县”、延伸20万亩大果榛子产业链条上马的精深加工龙头项目,项目启动后可产出榛子油、榛子蛋白粉等8种健康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通河县坚持抓大不放小,力争有大项目“顶天立地”,也有小企业 “铺天盖地”。今年,不但谋划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万华秸秆生态板材加工、投资2.8亿元的“德麦”高端啤酒生产等13个重大项目,还成功引进了汇园卤制品加工、瑞源峰蒲公英茶加工、五谷信合米芽素加工、田园农林杂粮加工等20余个小项目。

“三大行动”立足比较优势选定主攻方向

在吃透国家政策、把准市场趋势、摸清县情的基础上,通河县立足比较优势、选定项目主攻方向。

3月以来,通河县连续召开5次关于产业项目建设的专题会议,把产业项目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开关”“牛鼻子”来抓。

为使今年谋划的项目数量和质量实现双丰收,通河县启动实施“三项行动”指向性明确:“品牌农业构筑行动”调整种植结构,“一县一业”重点发展大果榛子产业,用现代品牌的思路整合提升传统稻米产业,提升通河大米价值链;“优势产业集聚行动”紧紧立足一产优势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打造食品和药材精深加工、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两个产业集群;“文旅康养突破行动”建设铧子山休闲康养小镇。这“三项行动”均突出和符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

“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轮驱动

“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一个都不能少。

通河县双轮驱动,树立“招商引资更要招才引智”的全新招商思路,注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招商引资及产业建设的促进作用。通河县与清华大学共建全省首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省九〇四地质勘察院共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基地、与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共建榛子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与稻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稻米深加工“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都是通河县的“外脑”和“智囊”,合作共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

通河县还积极筹建政府引导基金服务平台,为产业项目和特色种养基地协调贷款支持,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