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之前聊了不少关于相声演员姓氏的问题,今儿聊点玄的。

相声界一百多年历史中诞生了不少以姓氏命名的相声家族,比如我们熟悉的马、侯、常三大家族,此外东北有冯家门,济南有孙家,北京还有一个不显山露水的于家。

有些姓氏的相声演员就是有些神奇,好像这个姓氏的艺人成材率就是比较高。笔者之前写过相声界六口“大锅”,还有十二条“大鱼”,今天写相声界十二块“粘糕”,看看高姓中出过哪些著名相声艺人。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1、 高闻元家族 ,师承:沈春和,冯昆治

高闻元是德字辈的上一辈,他的师父沈春和是朱绍文的师弟,也就是说高闻元的师爷是张三禄,师大爷是朱绍文。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朱绍文是现代相声开山祖师,但他当年为了壮大相声队伍特意代拉了两位师弟共尊张三禄为师,其实张三禄谁都没教过他们,这就是一个形式。三位师兄弟中,朱绍文代表了浑门相声,阿彦涛代表的是清门相声,沈春和则是第一位评书相声两门抱的艺人。

高闻元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高德光、高德明和高德亮,其中老二老三的辈分问题成了相声界老生常谈的话题。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老大高德光始终没有师承问题,他师父是冯昆治。高德明的师父则有冯昆治和卢德俊两种说法,而且还传闻是他到卢德俊的坟上磕了个头拜的师。不过考虑到他们的三弟高德亮也是拜师冯昆治,笔者大胆猜想当初高德明坟头磕头拜师也许只是入门说相声权宜之计,等到合适机会才又拜师冯昆治。高冯两家是世交,没有三个儿子中老二单独降辈分拜师的逻辑。

高家三兄弟最有名的还是高德明。他当年在北京城有两个外号,一个是西单笑林五杰之一。另一个则是和曹宝禄合称“槽糕”,曹是单弦艺人,高是相声艺人,两人垄断了北京城曲艺界的堂会,谁想去堂会赚钱必须要经过他们,对此台湾省著名相声艺人吴兆南曾有清晰的回忆。而侯宝林在回忆录中曾提到一位讽刺挖苦他的穴头大概率也是高德明,因为侯宝林曾经偷师高德明被他发现。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高德明徒弟中著名的则是马四立的妻子于佑福,天津人口中的于老姑。此外他师父冯昆治的孙子冯大荃也拜了他为师。等于冯大荃的师爷就是自己亲爷爷,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马家马小川,侯家侯军身上。

高家兄弟老三高德亮著名在于他的一个徒弟高凤山成为了高派快板开山人,高德亮比他师侄张寿臣小了十二岁,比徒孙辈赵佩茹仅大三岁,虽然最终的相声家谱上高德亮仍然排在德字辈,但据说当年他一度还是以寿字辈自居才能和同行相处的。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谢芮芝和谢舒扬

5、高玉峰,师承:恩绪

欠图。高玉峰是德字辈,在家谱上他是恩绪徒弟,实际上他没见过马三立的外公,他是和搭档谢芮芝一起被李德钖代拉入门的。

谢芮芝就是现在德云社谢金的曾祖父,他和高玉峰当年以清门相声走红,然后被李德钖看中代拉入门,他们也是较早完成清门浑门合流的代表艺人。高玉峰不幸患病瘫痪,之后谢芮芝放弃相声专攻单弦开创了名噪一时的谢派单弦。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高笑林

6、高桂清高笑林父子,师承:马德禄、马三立

高桂清是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徒弟,他在相声界比较有名的一是单口相声,比如著名的《九头案》传承下来也有他的功劳,二是贯口,他是早期比较有名的贯口特长艺人。

此外高桂清还是山东相声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晨光茶社创始骨干,日后定居济南一直到去世都是山东曲艺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还被称为山东相声总教习。

有意思的是,高桂清的儿子高笑林(高笑临)也是马家相声传人,他的师父是马三立。他父亲是山东相声开拓者之一,高笑林则是安徽相声开创者,他一手支撑起安徽省曲艺团来。后来马志明还曾投奔过他,八十年代在安徽合肥还举办过全国相声大赛,范伟就是在那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崭露头角的。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8、高凤山,师承:高德亮

著名高派快板开创者,高凤山从小先学快板后拜师高德亮学的相声。和他师父一样,由于年纪太小没法坚持自己的辈分,他只能拜张寿臣为干爹获得照顾,也许和王凤山李润杰都为宝字辈艺人有关,八十年代重修相声家谱时高德亮依然被排在德字辈,而高凤山duang的一下落到了宝字辈。然后他的徒弟石富宽也跟着定位到了文字辈。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9、高元钧,师承:常连安

山东快书高派宗师高元钧也有相声门师承。高元钧是河南人,从小家里太穷流浪,直到碰到山东快书宗师戚永立才跟着学会了山东快书,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和改进,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山东快书影响了全国,为了和扎根山东的杨派山东快书区别,他被称为高派。

常氏家族开创者常连安只有高元钧这一个徒弟,而高元钧徒弟中有名的有李立山和石小杰,高派山东快书在整个部队文艺系统中是占据重要地位的。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10、高英培高玉庆父子,师承:赵佩茹,侯耀文

高英培是大家很熟悉的相声演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高范组合在全国炸响,高英培脆爆的表演风格一时风光无两。有意思的是,他师父赵佩茹其实一开始是把他按照常宝堃风格培养的,谁想到最后会说成这样。

高玉庆算是侯耀文的人情徒弟,毕竟在侯耀文拜师赵佩茹过程中,高英培是中间联络人,是他联络的李伯祥促成此事。而在侯宝林收师胜杰时,也是高英培代表侯宝林去相声队伍里打招呼,毕竟师胜杰算跳门。由此可见,高英培和侯家关系非常密切。高玉庆拜师侯耀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就是说高英培成了自己儿子的师大爷。

可惜高玉庆并没有继承家学和侯耀文相声风格,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影视圈,只是这么多年来也极少有出色代表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出演微不足道的配角,在《芈月传》中他出演的赵臣多少还有些名气。

相声界十二块“粘糕”,高家搅乱族谱,德云社走红巧合定数

12、高峰

十二块粘糕,高峰和高玉庆都是明字辈。高峰就不需要多介绍了,他从小宗马,拜师也是马三立的徒孙范振钰,如今相声风格也无限贴近马氏相声,他可以说是德云社中传统相声和传统相声表演风格的代表人物。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德云社相声水平排行前三的三个人,郭德纲、于谦和高峰,他们三个人的姓氏都属于相声界比较出人才的姓氏,这是巧合呢?还是定数呢?或许这就是巧合了定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