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先說文化起源。

鬼畜=音MAD(用現存視頻、聲音素材配合音樂節奏而來的自主創作)的一種,首先注意這個歸屬,而不是音MAD=鬼畜的一種。

鬼畜原意很多,大概就是殘忍的、非人道的、變態的、獵奇的意思。

現在各位說的鬼畜的詞源來自於東方同人音樂社團COOL&CREATE的東方同音《最終鬼畜妹フランドール・S》。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音MAD文化能夠大量傳播離不開NICONICO動畫的影響,不過類似的玩法是從模擬信號時代就已經有了。2007年3月6日的NICONICO上出現了最早的音MAD,即鍵盤破壞者德國BOY的音MAD(sm662)。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同一天,有人上傳了東方同人音樂社團IOSYS於2006年製作的同音作品《魔理沙偷走了重要的東西》,本曲在之後成為了音MAD的熱門素材。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兩年後,本曲出場了日本業界的跨廠牌動畫歌活動ASL 2008。

2007年7月,有人將2000年代中前期已經於網絡上風行的麥當勞叔叔的廣告素材配上了《魔理沙偷走了重要的東西》製作了一個音MAD(sm593231),堪稱NICONICO三大宗教之一,麥當勞教的開山鼻祖。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2008年1月,有人則將麥當勞叔叔的素材配上了《最終鬼畜妹フランドール・S》,獲得空前熱潮,成為了麥當勞教的大本營(sm2057168)。之後這個視頻經由ACFUN在國內次文化圈傳播,造成了國內圈子裡不小的熱度。這波潮流漸漸形成了各位現在看到的“鬼畜文化”。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利用聲音素材的自作創作當然不只是音MAD這一支流派。另外一支流派同樣重要,這就是用現存的聲音素材通過剪切、調整、重新填詞變成另外的音樂作品。在2000年代初期該分類早已存在(sm123729)。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而在NICONICO動畫上,這個流派則是由《偶像大師》的玩家們開創的(sm437130)。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這其中最初的大熱門作品是wanda P用偶像大師的人物天海春香在原作遊戲中的一段哼唱素材拼接出了星球大戰黑武士的主題曲(sm581757)。製作了這個視頻的wanda P的技術力、審美品位都非常高。這個流派,一般被稱為人力Vocaloid。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當然,作為正式的,商業的Vocaloid軟件,以初音MIKU為最大代表也在這一年開始火熱,V家調教師們創造了大量的原創歌曲,創造出了空前的熱潮。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自此,NICONICO御三家正式成型,在這個文化成型的背後是90年代中後期開始興起的同人音樂作者們,特別是BMS圈(Be-Music Source)作者們的功勞。這樣的文化當然是傳到了國內,之後就是各位看到的東西了,只是鬼畜文化這一支流在國內的熱度遠遠大過其他兩支。

相對來說,Vocaloid與人力Vocaloid在審美、趣味、技術要求上來說要比純靠大量重複小節洗腦的這一支高一些。當然,支流只是模糊的概念,現在國內優秀的音MAD作品裡自然有將重複小節以及人力調整融合的非常好的作品。

這裡各位還是需要繼續瞭解一下鬼畜文化這一支流最初的構成。在“音”的處理上他和東方同音圈有著密切的聯繫。在素材的選擇上則是繼承了2ch上那種,“有一個東西很生草(搞笑)或者對某一個東西有情緒(多為不滿),拿就把他拿來惡搞”這種萬國共通的網絡玩法。

這之中既有靜止圖的改造,當然也有自作視頻。在NICO動畫之前他們的玩法大多是用FLASH動畫來表現。2000年代中前期被日本網民稱為“FLASH黃金時代”,大量網絡惡搞FLASH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出現的。NICO動畫出現後,這種既有的網絡惡搞玩法加上東方同音圈的名作,文化開始輸出。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要談鬼畜算不算網絡暴力,那就要看作品中惡搞素材的具體性質。網絡惡搞有一部分是繼承原有的搞笑以及開玩笑文化來的。特別是在網絡興盛後,開玩笑、戲謔文化已經構成了網絡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在2ch匿名公告板裡更是不用在意現實中的條條框框,人類的本能或者說“民意”被最大程度的展現了出來。這其中既有覺得麥當勞叔叔的CM拍的很搞笑,然後我們來搞一搞這種常見的動機,也有因為對現實(包括公眾人物與一般人物)人物、機構不滿而進行一種發洩式和抗議式的惡搞。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比如當年2ch上的“田代祭”事件。正因為田代政這個藝人迷之惡行太多,成為了眾多網民的惡搞對象。在某年美國大手情報雜誌《時代》宣佈開放網絡投票決定本年度時代封面人物時,日本網民開始進入田代祭狂歡狀態,使得網站服務器陷入癱瘓。這也是萬國共通。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那這對田代政來說到底算不算網絡暴力呢?原則上當然是,只是要看程度輕重。公眾人物,特別是娛樂圈的,他必須要承擔這種民眾批判,這也是網絡民意的一種表達形式。但是有些做的太過分的就是在謾罵侮辱。不管公眾人物犯了什麼錯,有資格去判罰的始終是法律,民眾能做的就是監督、批評、指導。

放到國內,那位唸詩小哥確實表情生動,非常搞笑。但他既不是公眾人物,各位的惡搞也讓他產生了一定的精神壓力。這是不是網絡暴力,當然是。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音MAD,特別是使用現實人物素材的這部分,很大程度上就是網絡惡搞的延伸。然而該文化在傳播到國內後,經過網絡資本時代下流量為王信條的薰陶下,靠重複小節洗腦的這一支流派中摻雜了太多其他動機。搞笑、取樂、抗議、發洩、批判已經無法涵蓋所有動機了。

當年東方同音圈的幾個異色的電波曲為這個文化的起爆奠定了基礎,之後他們多少進入了商業領域,為現在的商業作品提供了一些樂曲。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B站的“鬼畜”類視頻,算網絡暴力嗎?

部分偶像大師的玩家們靠著高超的技術力也早已進入商業領域。V家調教師中也誕生了一些能夠影響主流流行樂界的才子,這就不用我來廢話了吧。

同人音樂界和商業ACG產業相輔相成,互相培養。而成為了大明星的那些人更是反哺了日本的主流音樂文化。這得益於日本良好的音樂文化土壤,他們的地下音樂、同人音樂有著非常良好的環境。國內呢?兩國在音樂環境和土壤上有著不小差距,國內動漫遊戲產業也尚未形成完善的同人與商業兩立且相輔相成的機制。

雖然國內不完善,但也不是沒有。目前來說,我國的國產動畫主題歌啟用了很多同人翻唱歌手,他們大多有翻唱V家曲以及實際的調教經驗。部分動畫作品的作曲以及音樂監督中也不乏玩V家調教的人。但是這個體系對比日本依然有著明顯的差距。要知道日本早在1998年就已經有了同人音樂專屬的線下ONLY系活動,MUSIC MEDIA-MIX MARKET,簡稱M3。

而國內所謂的鬼畜,在從原意基礎上進行了擴大延伸,甚至有人誤解其可以統領整個“音MAD”。這種大環境下,那些搭順風車的鬼畜作者們能不能多考慮下給我國的動漫遊戲產業做一點實實在在的貢獻呢?對比鬼畜是否構成網絡暴力,我個人更在意這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