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莫名而來的“古代第一禁書”之名

《商君書》——莫名而來的“古代第一禁書”之名

​長安城

本來不打算繼續《商君書》的話題,但隨意查詢《商君書》時,總能看到它揹著“禁書”之名,進去查看,卻又多是“神化”(誇大其“危害”也是另種神化)《商君書》與商君,暗示(或者直接說)古代王朝統治者或者“儒家”官僚們不想更多人學習這本書以防他們“篡權、造反”的調調……

恕我直言,這些人沒看過《荀子》《韓非子》《資治通鑑》吧,若論帝王術,這幾本更勝,若說權謀,也有唐時趙蕤所作《長短經》(《反經》),古代所謂“帝王學”研究甚至可以延續到清末。古代封建王朝的統治,在本人上一篇文中有所提及,從來不是單純依靠個人“權謀”就可達成,而是反過來,正因為成為“帝王”(或者擁有帝王之基)才需要“帝王學”,可以說這種書籍所記載往往多是“屠龍之術”,反而不如“天文曆法書”“陰陽讖緯”“宗教相卜”等書對封建王朝的危害大。

《商君書》——莫名而來的“古代第一禁書”之名

楚簡《周易》

所以《商君書》既沒有那麼神奇,也從不是禁書,最多在秦朝(是的,採用法家治國的秦朝)“可能”是禁書。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秦朝禁民間私藏的書除了我們以為的“儒家學說書籍”還有“百家之說”,代表禁止民間藏書(明確下,這裡包括官僚貴族私人藏書)的“挾書律”(秦始皇時規定)至漢惠帝(漢高祖劉邦之子)時才被廢除。

《商君書》——莫名而來的“古代第一禁書”之名

漢惠帝

為了嚴謹一些,我簡單列幾條可能的問題,並做解答:

1.歷朝是否有明確禁止《商君書》

答:並沒有。

只有在秦朝(秦始皇一統)時有過大規模焚燬各國史書,“非博士官所職”(應該是秦朝禮制、文學官)禁民間私藏、學習百家之說。而後兩漢廢除秦朝的“挾書律”,到晉武帝時,由於讖緯的影響,開始明令禁止(並做處罰)讖緯與星氣(天文)相關書籍。南北朝時前秦苻堅禁“老”“莊”之書,北魏曾禁“讖緯”“天文”“佛道”類書籍,實際上,此時所禁的書籍為後世王朝沿用,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宗教”“鬼神說”極容易蠱惑百姓,動搖封建王朝根基(賦稅、兵員、田產),不過因為南北朝政權不穩,這些“禁書令”實施並沒那麼容易。

到隋唐和宋元時期,各朝控制力加強,開始嚴格禁絕民間、私人研究“讖緯”“佛道”“陰陽”“相卜”等“妖書”,其中包括未經朝廷認可的“佛經”“道經”(如元朝禁《道藏》)。宋朝禁書主要包括“陰陽”“兵書”“天文”等,其次是黨爭時勝利者禁失敗者所作書籍,並且首開鼓勵告密藏禁書的做法,被後世沿用。

明清時代,由於印刷出版業發達和戲曲小說盛行,除了以往各朝禁止的書籍,不同時期也對各種“淫豔露骨小說”做出禁止,其中禁絕手段包括禁出版、禁發行等,至於清朝……不多提了。

總之,歷代王朝更重視容易影響民間百姓思想的書籍和對朝廷有詆譭、毀謗、諷刺的書籍,其次是鬼神奇詭、淫豔露骨、鼓勵“造反”“反抗朝廷”的小說、戲曲等和野史、私史。

《商君書》——莫名而來的“古代第一禁書”之名

古代市井

2.是否各朝沒有明確禁止,但私下禁止學習研究

答:並沒有。

《商君書》初在《漢書·藝文志》中被提及,而《諸葛亮集》中的“漢昭烈帝遺詔”也曾告誡劉禪“可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總不成全都是劉備佔據蜀地後才跟諸葛亮讀這些書。

兩宋時,有鄭樵、晁公武、陳振孫等人都曾看過《商君書》,清朝時有嚴萬里的《商君書》校本,而《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中也載有《商君書》。

3.禁止民間百姓研究學習,不禁皇室、貴族、高官乃至士紳學習

答:這基本不可能。

首先是我國古代的識字率,而且普通民眾很難理解這種學說,其次這種書籍對普通百姓的作用反而沒那麼大。正如我上面說過的,對統治者乃至官僚來說,沒有“名望”“地位”“武力”的民眾乃至地方士紳,研習法家反而不如“佛道”等更能蠱惑人心的宗教學說危險。

實際上,中國古代書籍在隋唐之前,受限於印刷能力,很難大規模普及,兩漢魏晉的世族多是因為本族擁有可傳承的經典(註釋)。

秦時亡佚書籍眾多,反而依賴民間藏書,所謂禁書,自然難以做到。

4.更改版本,錯漏關鍵內容

答:《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商君書》有二十九篇,兩宋時的鄭樵、晁公武、陳振孫看到的版本或說缺少一篇或說缺少三篇,而目前同行的版本為二十六篇。然而這二十六篇中關於商君的思想,並無太多缺漏,畢竟《韓非子》一直存在。

《商君書》——莫名而來的“古代第一禁書”之名

雕版印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