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日本動漫的主角都是學生?

O細嗅薔薇O


動漫中確實很多主角都是學生,他們的年齡大多集中在10—20歲之間,其中又以12—17歲這個年齡段最多,當然要說那個年齡最常出現,非12歲和15歲莫屬了

火影裡面的鳴人第一部中是12歲,第二部中是16歲;博人傳中博人出場同樣也是12歲

死神中黑崎一護在藍染篇結束之前是15歲,死神代理篇出現是17歲;

海賊王中路飛出場時是17歲

英雄學院中綠谷出久15歲;

全職獵人中小杰出場時是12歲

鋼煉中愛德華是15歲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你會發現,小白舉得這些例子基本上清一色都是熱血動漫,其實除了普通意義上的熱血動漫,還有很多戀愛番也會選擇這個年齡段為主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小白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受眾人群

市場都會根據主要目標受眾去決定作品的類型,很明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動漫的主體受眾都是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為了增強這一部分受眾的代入感,作家在創作漫畫的時候,也會將主人公的年齡貼近主要受眾群體,以獲得這一群體的認同感和代入感,這也是漫畫家和出版社為追求銷量的一個小手段


發揮空間大

不得不說,這個年齡段的主角,其實留給作者的空間很大

這個年齡段算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齡段吧,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雖然有些幼稚,但是這種幼稚也可以理解為坦率和天真,有著無限的可能

同時這個年齡段還沒有接觸社會,沒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也沒有接觸太多的黑暗,他們的想的很簡單,做的很果斷

正如家庭教師中,在未來篇的最後,十年後的綱吉解釋了為什麼會召喚15歲的自己過來拯救世界,原因是那個時候的自己擁有最大的可能性和無窮的潛力


基於以上兩點的原因,很多動漫裡面都會選擇10—20歲年齡段作為主角,但是也並不是這樣

曾經小白也以為,日本基本清一色都是以這種年齡段為主角,但是隨著了年齡增加,小白會選擇更多不同類型的動漫,而這些動漫裡面很多時候主人公都是以成年人的形象出現

這也是小白沒有提及的一個原因,讀者的年齡決定了你會看什麼類型的動漫,當你還是青少年的時候,你對於動漫的選擇雖然在題材上有所不同,但是大體走勢上很接近,而裡面在主人公設定上也很類似,這就造成了你覺得好像日本大部分動漫的主人公都是學生的感覺

事實上, 日本還有很多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動漫,比如銀魂,星際牛仔,蟲師,永生之酒,劍風傳奇這裡面的主人公清一色都是成年人,他們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比起少年時期,又有一番不同的感覺


小白動漫君


一般來說,動漫的對口對象還是青少年,青年,並且一般都會是積極的故事,總是會想為描寫美好、積極,有建設性的故事,主人公是學生帶來的故事的偏向性就容易朝向這些方向的,而且學生時代接觸的環境比較單純,因此故事很“中二”的話也不會覺得離譜,很多“幼稚”的想法也可以堂堂成為主人公的嘴中的教唆,創作起來比較符合大眾的邏輯。另外,學生這個年齡段,可塑性也比較高,潛力也往往是未給激發的狀態,如果你描寫25歲-30歲的主人公,一般都已經定型了,講戀愛、職場題材的話可能比較合適,但如果是冒險題材的話,年輕的主人公往往會有更多的故事可寫,想象一下,《火影忍者》的鳴人已經30歲,都沒有一點成為火影的資質,那麼40歲才成為火影,這樣的故事一點不勵志,起碼沒有描寫15歲的鳴人努力10年25歲成為火影的故事來的勵志。大致就是這個道理。說個不是動畫片的例子,以前就有人問過,為什麼圓谷公司拍攝的奧特曼裡沒有佐菲為主角的個人電視劇,有人回答就是,圓谷公司拍攝的《奧特曼》系列中,必定是以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的故事為主題,因此佐菲、奧父,奧王這些前輩只會作為指引出現,不會講述他們現在的故事。


T哥小站


為什麼大部分日本動漫的主角都是學生?而且大部分都是高中生?初中生有非常可觀數量的中二病患者,所以以初中生為主角的動漫並不多,而為什麼高中生的動漫主角就那麼多呢?

下面我就根據我瞭解的來分析一下,有沒有道理,大家來評判,因為我自己也是知識淺薄,我先從受眾群體入手,再到經費、人物關係塑造、小說改編等方面給大家逐一分析。

受眾群體

日本動漫的受眾群體主要以青少年居多,可以增強他們的代入感。青少年對世界是最充滿幻想和渴望的,在這最美好的年齡段中,中二病也很容易形成,我自己也感受得出來,我以前,包括現在都很中二,特別是近年動漫的題材都是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而製作的。

比如每月新番基本都會有穿越題材和後宮動漫,從而滿足年輕氣盛的心。而且動漫周邊雜誌等作品往往都是青年和青少年購買居多,當然以他們的“個性”作為基礎啦。


經費不高

說省錢,大家應該都懂吧。

沒錯,就是為了省錢,動漫中除了男女主之外,還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路人們,雖然可以用不畫臉的方法來省下一筆製作,但衣服肯定不能都是一樣的吧。但是如果是高中生的話,大部分學生的衣服都是校服,一樣的衣服自然也就很合理了,這樣又能省下一筆製作費用了。

人物之間的關係更方便塑造

如果是高中生的話,他們在校園相遇,這種機緣設定更合理,觀眾更容易接受。年級制度和同班同學關係是天然的關係網,事件的發生也更加的方便。更別說什麼校園祭、花火大會、修學旅行等等,故事劇情的構建就有了保障。

輕小說讀者多,以輕小說為題材改編更受歡迎

日本最受歡迎的小說類型就是輕小說類型的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言情小說,我以前初中的時候全班人沒有幾個不愛看的,所謂“青春是美好的,一旦失去,不可復返。”在夕陽下奔跑,那是我們失去的青春!

除了原創動漫之外,大部分動漫都是輕小說或者漫畫改編的,高中生擁有著相當美好的時間點,有夢想、有感動、有努力、有狗血。這樣的時間點當然被小說漫畫拿來用啦,然後再加上動漫化,自然而然地以高中生為主的動漫就多了。

總結

在學生時期,每個人的幻想能力都特別強,大家都幻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個有異能,超能力者或者擁有魔法,成為天使/神/魔王……特別是上了初中,在同齡的人群中就有了一種常病——中二病。而日本的動漫大多都是作者們對動漫中的角色的嚮往,希望自己也能像自己作品中的人一樣,能夠重返當年的青春。在日本,工作是艱苦的,而在學生時期,特別是中學時期,則是比較輕鬆的時候,也是令人懷念的時候。(但是實際上的中學生也不輕鬆,也是像中國的學生一樣,對升學的緊張的)。我初中的時候中二病也挺嚴重的,而且又特別喜歡看以高中為題材的小說、漫畫、動漫,後來我上了高中之後發現一切都是不同於小說、漫畫、動漫裡面講述的。總之,中學時代,那種幻想,是美好的,珍惜自己的青春,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不管怎麼說,高中回憶是我學生生涯裡最美好的回憶,如果叫我選題材的話,我也會選擇高中生作為題材的,高中生的發展空間大,可塑性強,學生題材可能更貼近生活,相比較描寫職場而言校園似乎更容易,畢竟社會的複雜遠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八幡說動漫


大多看動漫的還是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為主角容易有代入感,加上學生的背景通常在學校,這樣比較方便增加新角色。還有就是青春期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敢於挑戰,敢於冒險,這些性格特點下漫畫製作往往會塑造成學生的形象,有利於擴大動漫宣傳與影響力。無論是熱血的校園生活,亦或是緊張刺激的冒險旅程,都能在學生中得到認可,所以學生的形象無疑靠近了這隻龐大的受眾群體。





奕世布衣


而且主要是高中生。日本高中生是一個神奇的職業,戀愛、打怪無所不能,什麼都能碰上…哈哈哈…


230萬光年的思念


少年漫畫居多,自然就這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