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一屆全體會議批准將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肯定歷史!肯定文明!這裡有稱作藝術家的天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連續修建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的佛教石窟群。雖歷經磨難,卻也保存下來許多重要的文物。一直以來人們口中提到“莫高窟”這個地方,都是一種仰望!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初見莫高窟,洞窟密佈在南北長約2公里的崖面上,高約40米至50米,坐西朝東,面向三危山。每一層都有許多小鐵門,聽旁邊經過的遊客打趣到:“那麼像JY呢……”,其實說的還是蠻形象的,作為世界遺產就是應該如此牢固,這樣才能保證窟內的泥塑彩繪的安全,進而完整保存下來!一代一代守護莫高窟的人,可敬!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莫高窟窟群全長1600餘米,分南北兩區,現存有壁畫、塑像者共492窟,絕大多數分佈在南區。莫高窟的北區除少數洞窟存有壁畫,其餘則是多達二百五十餘個空窟。莫高窟內嚴禁攝影、攝像,但在窟外卻也能看到許多形態各異的壁畫有佛像群、有飛天神女、彩繪畫等等,可以滿足一些旅遊人拍攝的慾望。然而這麼多窟並不是每一個都能進去的,聽說在不同時間段開放的也不盡相同,這種隨機性也會勾起人們想多來多看的慾望!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第130窟彌勒佛像/ 圖片來自官網

莫高窟第130窟開鑿於盛唐開元、天寶年間,前後費時約二三十年。窟內塑像為倚坐彌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僅次於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因為這尊大佛位於“北大像”之南,因此早在唐代文獻中已將其稱為“南大像”。大佛雄偉的身形倚崖而坐,雙腿下垂,兩腳著地,左手扶膝,輕柔自然,右手施無畏印,頭部微俯,雙眼微合下視,略含笑意,神情莊重慈祥。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第96窟彌勒佛像-九層樓/ 圖片來自官網

第96窟內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彌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時已稱為“北大像”。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僅次於四川的樂山大佛(坐高62米)和榮縣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內泥塑大佛計算的話,北大像屬全國之冠。這尊彌勒佛像是倚坐的姿勢,兩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視,給人以高大威嚴的感覺。大佛的右手上揚作施無畏印,意思是拔除眾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與願印,意思是滿足眾生的願望。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由敦煌研究院主辦的《1650——文明的迴響》紀念展仍在開展中,免費開放!展覽主題分為“眾生營造”“莊嚴淨土”“東西融貫”“萬象人間”和“砥礪新生”五個部分,對敦煌莫高窟1650年的歷史進行了全面的回溯與整理。在這裡有多幅臨摹的窟內彩繪畫,可以滿足看不到多個實體窟內彩塑的慾望——一種近距離接觸!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看完展覽,既看到了莫高窟營建的歷程,也看到了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前身——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自建立以來,在保護、研究、弘揚和科技創新、“數字敦煌”和展示利用等等層面做出貢獻。特別是展覽所用的展陳方式,運用許多科技手段,將莫高窟豐富的內容深度的發掘整理從而展現出來。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如果莫高窟的洞窟沒有看夠,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有“沙漠瑰寶-敦煌石窟經典洞窟複製展”,複製窟是1:1的比例,非常值得參觀。第一展區是八個原大複製洞窟。它們是敦煌莫高窟十六國時期的第275窟、西魏第249和第285窟、隋代第419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217窟、元代第3窟和安西榆林窟中唐第25窟,均屬各時期的傑出代表窟。展現了自十六國至元代一千年間敦煌石窟藝術的風采。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第二展區“敦煌石窟文物陳列”,展出敦煌石窟出土的文物精品,設有敦煌莫高窟的創建、敦煌壁畫摹本珍品、敦煌石窟的創建過程和畫工繪製洞窟使用過的繪畫工具、莫高窟發現的精美的古代比值織物、藏經洞發現的古代寫本真跡、敦煌花磚藝術等陳列單元。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敦煌石窟的發展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文物。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當代人看敦煌莫高窟,心中的期許如何?有話想說

《重讀塵封的歷史記憶》《歷程》這兩個展建議一定要看,實物、圖文並茂直觀地講述了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是早期敦煌人艱苦工作無私付出的結果……撫今追昔,敦煌研究保護進入從所未有的大好時期,瞭解敦煌研究院歷史的點點滴滴,不禁對先輩專家學者們更加欽佩敬重!讓我們更加珍惜敦煌這來之不易的國之瑰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