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童年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大量接觸優秀書籍,會對孩子的氣質、性格、觀念,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被書香浸潤的童年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一個善於閱讀的孩子,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在閱讀的同時他也會規範和整理自己的思路。

——蔡朝陽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同理,慢慢地他會學著規劃自己的時間,最終能好好規劃自己的一生。而對於孩子來說英語的學習同樣如此。

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到1歲時視力才發育健全,才能完全看到繪本里的圖畫和文字。在此之前的英語啟蒙——“磨耳朵”。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有些人會說,這麼早就看書,能明白嗎?這裡告訴你在2歲半到3歲前開始親子共讀的三個好處:

1. 嬰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很順利地延續至整個童年。在這個時候堅持每天親子閱讀能夠讓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把讀書視作快樂、幸福的源泉。

2. 孩子的中文還未強勢,中英文對他們來說處於差不多的地位,你可以盡情給他們用純英文材料磨耳朵而不用翻譯。這個時候中英文兩種語言同時輸入。

隨著慢慢長大,孩子自然能把他們區別開,並知道其中的對應關係,大量ABC(美國長大的中國的孩子)就是走的這個系統。

3.繪本的語言,帶有很強的重複性、節奏感,對增強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十分有利。

父母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聽到大量的詞彙,還可以通過問問題,和爸爸媽媽交流,不自覺地鍛鍊了自己的口語能力。

聽到這裡,可能有些家長就著急了。我們上小學後才接觸英語的,這不是註定要落後嗎?

正確的觀念是:來得及,就儘早,已經晚了也不用著急,只要路走對,總有辦法能讓孩子趕上的。

這裡有家長會問了,我們應該怎樣親子共讀?是拿來一本就讓孩子一頁頁地跟讀,教單詞嗎?這樣估計學不了多久孩子就反感了。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我們拿繪本——“Sheep in a shop”舉例,正確打開方式是:

1.先讓孩子自己學習,家長這時不要急著講英文,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由地看圖、猜畫,通過這些插圖激發他們對繪本的興趣。

還可以在旁用語言引導孩子,加重他們對內容的好奇心。

例如:

樹上釘著張什麼紙?是月曆嗎?現在是幾月?幾隻羊這麼專心在研究什麼?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突然,他們的注意力被什麼東西吸引了?是小老鼠嗎?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以此來激發他們對書中故事的興趣與嚮往。

2. 有了興趣就會要求大人講,這時才開始親子閱讀。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要做簡單明確的翻譯,因為他們的中文已經很強勢,只讀英文會讓他們產生牴觸情緒。

3. 只要孩子願意,一本書應該反覆讀。

4. 家長平時就書中的語言點多加練習。

為了增加孩子對書籍的喜愛,家長們可以根據書中的情節把它排成小話劇,全家人分配角色扮演,會是一個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這樣的親子閱讀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

當然在“親子共讀”時家長們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今天小靈就給大家講解下:

1. 一些家長的英文不好,不敢給孩子讀。

家長要提前做一些功課。現在市售的繪本基本都有音頻,有的自帶,有的可以從網上找到。跟著音頻練習閱讀,不理解的詞查好字典。

還有些家長英文不錯,但是擔心發音不標準,就把孩子推給外教。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

關鍵是給孩子營造學習英語的親子環境,搭配與孩子互動和每日的堅持,通過聽音頻、看動畫等多途徑接觸到純正、原汁原味的發音。

2. 孩子不喜歡看英文書怎麼辦?

解法一,從兒歌開始,轉為童謠繪本

孩子對兒歌的接受度高。很多兒歌都有繪本,而很多繪本都配有譜了曲的音頻。

爸媽可以購買這樣的繪本,先從歌曲入手,孩子喜歡上了,就可以無縫連接到繪本,這個方法很好用喲。

解法二,小話劇

把繪本故事排演成簡單的小話劇,由全家人全員表演,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對英文閱讀的興趣。

方法三,搭菜:一本英文,一本中文

有些孩子很喜歡親子閱讀中文繪本,但是由於啟蒙晚而抗拒英文書。面對這種情況時,可以許諾他/她先讀一本英文書,再讀一本自己喜愛的中文書,完全由他/她自己挑選。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方法,像獎勵看動畫啦,吃美食啦,玩遊戲啦,家長們盡情發揮想象力吧!

其實親子閱讀帶給孩子的種種收穫,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孩子在繪本中學了多少單詞,學到了什麼人生哲理,並不是親子閱讀的主要動力。

最最重要的是,通過親子閱讀帶給孩子多少快樂,帶給父母多少快樂。

如果一味地只追求功利的結果,孩子處於壓力中,親子閱讀就變成強迫孩子的方式,而我們希望的英語學習是在自然中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