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維股份“戒酒”,迴歸主業求生

時代財經APP記者 王言

维维股份“戒酒”,回归主业求生

上世紀90年代初,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維維豆奶趕上了消費升級的熱潮。憑藉著親民的價格、優良的品質,維維豆奶離開了徐州老家,風靡至整個淮海地區,繼而席捲全國。

不過眼下的維維正面臨一場挑戰,這位豆奶大王多年來以跨界的方式進行擴張,但頻繁的轉型反而將自己推上了業績下滑的尷尬境地。

增收不增利 變賣資產止損

4月27日,維維股份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0.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471.8萬元,同比下降29.3%。

營收不斷上漲,利潤卻不斷下降,維維股份在公告中將原因歸於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合計9347.8萬元。同時,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66.6%,影響利潤的增長。

實際上,維維股份近兩年的盈利,主要是依靠賣資產來獲得。從其財報來看,2018年維維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1.1億元,2017年這一數字則高達1.45億元。如果扣除上述數據,維維股份的業績表現可謂慘淡。

事實上,通過變賣資產進行止損甚至獲益,已經是維維股份的“常規操作”。

2006年,維維股份開始涉足白酒領域。當年11月,維維以80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江蘇雙溝酒業38.27%的股權。2008年,維維再次增資雙溝酒業,持股增至40.59%。

2008年雙溝酒業實現銷售收入15.07億,比上年增長47.14%,創歷史新高。維維股份從中獲得收益2942.74萬元,佔公司全年淨利潤的58.07%。

但到2009年,為響應宿遷政府回收雙溝酒業股權的要求,維維股份將所持雙溝酒業的股權轉讓至宿遷市國豐資產經營管理。通過此次股權轉讓,維維股份獲得了2.1億元的淨收益。

2012年,維維股份出資3.57億元對貴州醇酒業進行股權投資,收購了其51%的股份。2016年,維維股份耗資2800萬元,再次收購貴州醇4%的股份,由此持股55%。去年12月,維維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將所持有貴州醇酒業55%的股份轉讓給控股股東維維集團。

不過,相比轉讓雙溝酒業獲得盈利,維維對於貴州醇卻是虧本出售,2.75億元轉的出售價格相比當年的購入價,差距並不算小。

頻繁跨界 屢戰屢敗

或許是從雙溝酒業的業績增長看到了白酒市場的商機,維維股份開始加碼白酒領域。

2009年,維維股份以3.48億元收購了湖北枝江酒業51%股權。2012和2016年,維維股份相繼兩次出資,對貴州醇酒業進行股權投資。2013年,維維股份出資2.4億元進一步收購枝江酒業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71%。

此後,維維開始介入兩家酒企的經營管理,並利用自身渠道協助其建立全國性營銷網絡,以擴大其銷售規模。不過,無論是枝江酒業還是貴州醇,都沒能延續雙溝酒業的成功。

從2012年開始,枝江酒營收接連下滑。公開數據顯示,其2011年的營收達到新高,為19.99億元,2012至2017年營收從15.59億元滑至5.19億元。淨利潤方面,2012年為1.78億元,此後連續下滑,2013年的1.27億元。2014年淨利0.14億元,2015年淨利0.31億元,2016年淨利0.22億元,2017年則虧損193萬元。

而維維股份轉讓貴州醇酒業股權的原因,也與其近年來欠佳的業績表現欠佳有關。據時代財經瞭解,自維維股份對貴州醇酒業進行股權投資以來,從2012年到2017年,貴州醇酒業的淨利潤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五年累計虧損3.08億元。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向時代財經表示,維維股份在收購貴州醇酒業時,中國白酒處於量價齊升階段,白酒資本整合活躍。“維維股份應該是從雙溝酒業的轉讓中獲利頗豐,所以出於資本戰略投資的目的入股貴州醇。”

但蔡學飛還提到,不同於雙溝酒業,維維股份在入股枝江酒業和貴州醇後,國家對“三公消費”進行了限制,中國白酒業進入調整期,此後名酒渠道下沉,區域酒企擠壓嚴重。維維經過多年的經營,這兩家酒企的業績依然不振,拖累了維維股份的業績。

如今,業績不佳的貴州醇已經被維維出售,同樣深處困境的枝江酒業是否也會淪為“棄子”?關於公司未來對於白酒業務的規劃,時代財經曾多次聯繫維維股份孟召永,併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對方回覆。

除白酒外,維維還不斷開始跨界多個領域,嘗試多元化佈局。

2001年,維維進軍乳業,先後收購新疆呼圖壁怡然乳業公司、武漢香滿樓乳業等乳企,2018年,維維又推出了常溫酸奶。至此,維維已經涉獵了包括白酒、房地產、金融、煤炭和茶葉在內的多個行業。

但從2018年各產品對於維維業績的貢獻來看,包括豆奶粉在內的固體飲料仍以16.8億元的營收佔據著維維業績的大頭,其他業務大多處於下滑的狀態:酒類營收為5.83億元,相比去年下滑0.75%;包括牛奶在內的植物蛋白飲料在2018年的營收為植物蛋白飲料全年營業收入為5億元,比上年減少5.78%;茶類營收為7094萬元,相比去年下跌6.44%。

維維當初跨界的初衷是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但從其經營結果來看,頻繁的跨界反而拖累了公司的整體經營。

業務瘦身 迴歸主業

面對多項業務不佳的狀況,維維也曾喊出聚焦主業、迴歸主業的口號,並多次轉讓旗下子公司,對業務進行“瘦身”。

除了2009年和2018年轉讓貴州醇和雙溝酒業,2013年,維維還轉讓了旗下能源子公司100%股權。2016年,維維又轉讓子公司維維乳業全數權益,同年年底,維維還將房地產子公司的股權以1.9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控股股東維維集團。

不過,即使維維迴歸主業,其在豆奶市場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維維豆奶在2000年上的市招股書中表示,維維豆奶粉早在1997年銷售額就達到13億元,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70%。

但在上市後,維維豆奶這一主業的增長開始停滯不前。根據其官方數據,維維豆奶粉的年銷售量始終保持在8萬噸左右,並沒有大規模增長。而植物蛋白飲料則在2013年至2018年間下滑了4萬多噸。

與此同時,豆奶市場的競爭也早已不同以往,維他奶、伊利植選豆奶、豆本豆等品牌逐漸冒頭,豆奶市場迎來了更為激烈的競爭態勢。

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維維股份面臨著“主業不強、副業不成”的問題。“在中國消費品不斷升級的同時,維維在整個豆奶產品沒有做進一步的開發和投入,錯過了產品結構升級的最佳時期。而自己開發的副業,基本上都是失敗的。目前中國豆奶市場的空間依然足夠,摒棄此前的跨界產業,聚焦在豆奶這一老本行才是最好的出路。”

一個好消息是,從2018年年報來看,維維股份16.8億元的豆奶粉業務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相比上年增長11.04%,主營業務的向好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聚焦主業才是提振業績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