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餵飯的慈母變成狠心放手的媽媽,如今兒子出了事她仍說不後悔


中國有句古話:慣子如殺子。兒子劉壯羽八、九歲了,陝西咸陽的陳先英女士還經常跟在後面追著餵飯;小羽稍有些感冒發燒,陳女士就趕緊向老師請假,讓兒子在家休息。

追著餵飯的慈母變成狠心放手的媽媽,如今兒子出了事她仍說不後悔

為此,街坊鄰居常在陳女士背後指指點點,笑話她把兒子寵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當這些話傳到陳女士耳中後,她卻既沒有進行辯解,也沒有改變對兒子的“溺愛”。

原來,小羽六歲那年,一次感冒發燒,暈厥了過去。陳女士急忙把兒子送到了醫院。經檢查,小羽得了急性心肌炎。而更令陳女士憂心的是,檢查還發現小羽智力略顯低下。為了不讓小小年紀的兒子承受別人歧視的目光,她便從此默默替兒子揹負起了一切。

在陳女士的細心呵護下,小羽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穩定,性格也很開朗。雖然文化課差了點,但接受其它事物卻很有靈性,炒菜、包餃子、洗衣服,看幾遍就學會了,而且做事非常認真,衣服、被子疊得特別整齊。陳女士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追著餵飯的慈母變成狠心放手的媽媽,如今兒子出了事她仍說不後悔

小羽已經四個多月沒有回家了,奶奶每天在門口等待

17歲那年,小羽去附近的一家酒店做傳菜員。當陳女士聽到酒店經理評價兒子“做事認真賣力,幹得挺好”時,她暗暗在心裡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她要慢慢放手,讓兒子多去外面闖闖,多見見世面!

後來,小羽跟著大伯搞裝修,跟著表哥去廣東佛山打工、去西安送貨,都沒有出現過異常。看著小羽一步步走向成熟,陳女士深感欣慰與幸福。

追著餵飯的慈母變成狠心放手的媽媽,如今兒子出了事她仍說不後悔

在家門口等候的奶奶

誰知就在去年,小羽在西安市廣安路廣泰門附近一家足療館打工時,受環境影響,不僅養成了好逸惡勞的壞習慣,還經常惹是生非。陳女士多次前往西安勸說兒子,但收效甚微。本想著慢慢引導教育兒子,卻不料就在去年年底,陳女士突然接到小羽於12月6日失蹤的消息!據足療店負責人講,小羽於當日早上7點從店裡離開後就再沒回來,當時兜裡可能只揣著六塊錢!

追著餵飯的慈母變成狠心放手的媽媽,如今兒子出了事她仍說不後悔

自從小羽失蹤後,陳女士便四處奔走,打聽兒子的下落,可惜始終沒有任何線索。數月的勞累與憂慮,導致陳女士經常恍惚走神,失眠怕黑,疾病纏身。但當筆者問她,是否後悔自己當初做的那個決定時,陳女士的回答只有三個字:“不後悔!”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中唯一的孩子,智力還有些低下,是應該把他緊緊抱在懷中,養在家裡,還是大膽放手,讓他融入社會呢?筆者特此呼籲廣大愛心人士、志願者及網友們,多多關注轉發,用我們的愛心致敬偉大的母愛!如有劉壯羽的相關線索,請速與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聯繫。萬分感謝!

追著餵飯的慈母變成狠心放手的媽媽,如今兒子出了事她仍說不後悔

(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 潮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