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各路资本依然扎堆 生鲜电商的出路在哪?

当电商发展遭遇天花板之后,各个平台将目标指向了生鲜等新兴电商服务之上。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在争夺生鲜电商地盘,但是实际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2017年,至少倒闭了14家。那么为什么各巨头还在争夺生鲜电商市场呢?

“危机四伏”各路资本依然扎堆 生鲜电商的出路在哪?


生鲜即刚需 未来市场无限

一直以来,生鲜的消费牢牢占据着一个家庭消费的大半壁江山,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发现,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各种便利生鲜业态的出现,消费者购买生鲜的行为,也从原来的一次买齐各种鱼肉菜蛋多个品类,逐渐倾向于一次只购买1-2种品类。除了线下门店零售之外,生鲜电商也在崛起。阿里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百果园,每日优鲜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另外,云格数据发布《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全行业回顾报告》显示,自2016年起,生鲜电商便保持着超过40%的超高增长率,及至2018年,其市场规模已增至2000亿,是新零售中当之无愧的潜力股。第一梯队的每日优鲜、京东到家与盒马生鲜月活依次为478万、353万和142万,与第二梯队拉开巨大差距。当然,生鲜电商市场目前还没有定格,依然在变动排名之中。

新零售是生鲜电商新出路

尽管生鲜电商市场十分繁华,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生鲜电商系统平台与衣服、3C、家电等商品相反,生鲜商品具有单价低、非标品、高损耗的特点,在跟传统生鲜市场的竞争中,难以获得成本优势。针对于此,生鲜电商即需要线上平台的搭建,也需要渠道,物流大提速,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买到最新鲜的生鲜食品。正是前期建店投入较大,回本较慢,使得不少生鲜电商淡出大众视角。

当生鲜电商遇到新零售,线下店面的建设便是新的机会。有资料显示,较大7FRESH的小目标是2018年覆盖全北京,未来3~5年在全国铺设超1000家门店;百果园已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门店超3600家。连苏宁的苏鲜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小目标:2018年新开50家线下门店,2020年累计达到300家店!巨头们积极完善线下,都是在争分夺秒,保证生鲜真正的“鲜”度。

不可否认,生鲜电商是电商领域稍有的“一块肥肉”,但是线下渠道建设,线上体验建设才是下一轮竞争的重要点。最终的目的都是保证生鲜产品的鲜度,满足消费者如同店内购买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